福建博物院位于福州西湖之畔,由主馆、综合馆、自然馆、艺术馆等建筑组成,馆藏文物丰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其中,西周青铜大铙体量巨大、内涵丰富,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铙是我国古代重要礼乐器之一,福建博物院的西周青铜大铙是国家一级文物。走进“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厅,这件器物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巨大的体量。博物馆资料显示,该器物高76.8厘米、甬长29.8厘米,重100.35千克。 大铙为双范合铸,铙口朝上,因器形较大,推测应是插在器座上敲击。器物造型深受中原商周文化影响。器物两面各有18个乳突状枚,左右各列三行,每行六枚,每个枚为半球状凸起,高约2厘米,上饰涡纹。器物通体装饰以云雷纹,甬的上部两面各饰有一对兽目。旋上以细云雷纹为地,装饰突出的勾连云纹。钟面饰粗大云雷纹。鼓部中央略高起,装饰兽面纹。该铙体量巨大、造型浑厚、纹饰精美,在福建省是首次发现,在全国范围亦属罕见。 在这件青铜大铙的研究过程中,王振镛、王华璇父子两代学者作出的学术贡献堪称学界美谈。据介绍,1978年12月26日,建瓯县(今建瓯市)小桥公社阳泽大队社员在阳泽村东北黄科山开垦茶园时,发现此件器物。当时,福建省博物馆(今福建博物院)派王振镛前往调查。他调查后,将宝物护送回馆,撰写了《福建建瓯县出土西周铜钟》,发表在《文物》1980年第11期。30多年后,其子王华璇经研究撰写《论建瓯市黄科山出土的青铜甬钟》,发表于《福建文博》2014年第4期,对器物称谓、造型及其族属等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 这种青铜大铙主要出自湖南、浙江、广西、福建、江西、江苏等地区,其时代约在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对建瓯出土的青铜大铙,学界围绕其定名、时代、产地、内涵等曾展开过相关讨论。如关于铜铙产地,有学者认为并非福建本地铸造,而是出自中原地区,根据其工艺风格推测铸造地点可能在吴越。 这件西周青铜大铙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为研究福建商周时期社会发展水平、民族文化面貌以及与外地的文化关联提供了重要资料。现在,在建瓯市的闽源文化广场上树立有西周青铜大饶造型的雕塑,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标志。 (曾江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