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晚明瓷画上演绎的“高山流水”

http://www.newdu.com 2018-08-15 收藏快报 胡剑明 参加讨论

    ■江苏南京 胡剑明
    这是一块晚明天启时期的瓷片(见图),发色非常好,人物画得生动到位,似有琴声传来。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让我们真正领会到“知音”的高妙。在所有人不长的人生中,尤其是你有了人生阅历后,就会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容易彼此误会生出嫌隙,产生隔膜而疏远、向背。知音、知心、知己,是怎样的难遇难得。
    瓷画上绘的是,位于湖北石首市调关镇之西的荆江某交汇处。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俞伯牙乘舟自楚都(郢城)东下,因避风雨在此临时停泊。晚上闲来无事,他不由抚琴而歌,开始一曲意在高山之律,一位叫钟子期的樵夫听后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接着伯牙又弹了一曲意在流水之律,子期则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于是大喜过望,遂与子期结为莫逆之交。一个楚国上大夫;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高山流水遇知音,抵达的就是人生的终极境界。超凡脱俗。无关名利,无关地位,无关职业。
    民间传说,此地就是俞伯牙抚琴调弦遇知音之地,遂命名为“调弦口”,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在他坟前将琴摔碎,断裂的琴弦就成了调弦河。早在宋朝年间,人们就在这里修建了“调弦亭”,只是后来由于年久失修而毁于民国。
    这段佳话,包含了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对此做过诠释,说《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为一曲。初旨在乎“高山”,是言“仁者乐山”之意。后旨在乎“流水”,是言“智者乐水”之意。琴曲《高山流水》蕴涵天地之浩远、山水之灵韵,乃中国古乐主题表现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是不是过于曲高,却并没有流传于世,后人无从领略伯牙所弹之曲的绝妙之处。所以,虽不断传颂这个故事,完全是世间人们“心向往之”的美好情感追求。
    因而,后来的瓷画工匠也将这个故事绘于器物之上,使佳话得以更广地流传。当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断弦绝音,更有一种震撼的力量。岳飞《小重山》一词曰:“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正是伯牙当时心境的反映。作家秦大路曾说,伯牙的绝琴明志,一者作为对亡友的纪念,再者为自己的绝学在当世再也无人能洞悉领会,而表现出深深的苦闷和无奈。想那俞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尔不群之人,他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难以领会其精妙。所以他才会感到孤独,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晚明瓷画工匠特意绘此,透露忧国忧民之心,他们在工作中也表现出知识分子的某些特性。
    明代,是历时最长的朝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由于宫廷和上层社会对于细瓷的追求和废除禁海,致使瓷器产量剧增,青花瓷品种多、色泽艳。
    古陶瓷研究者叶伯瑜告诉我,万历早期仍然使用回青青料,发色浓重艳丽,蓝中泛紫。万历二十四年(1596),回青料用竭,开始使用浙江产的浙料,由于这个时期对青花钴土矿料有了新的工艺,从传统的水选到火煅,迅速提高了青花的发色质量,使得浙料呈色青翠幽蓝,蓝中泛灰,多有晕散,色调颇具沉静感。
    如图瓷片上使用的是浙料,浙料的特点是:发色重则浓红,轻则淡翠。明万历中期以后,由于自正德以来,一直使用的回青来路全部断绝了,景德镇青花瓷器上所使用的青花料主要是浙江金华的浙青和江西上高的石子青(两种青料常会混合使用),零星也有使用遗存的回青料和云南产的珠明料。
    遗憾的是,这块瓷片早先已经被一位不知名的藏家买走。但是,从这张保存已久的照片中,依然可以领略其风采与釉色,若高山流水,让人动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