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存在过多种投掷型兵器,不过大多不适合战阵中使用。只有标枪例外,从原始社会一直用到清代。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过一些硬木制成的矛头,还有一些翼型器,经研究,这些翼型器和矛头可能都是标枪的组件,翼型器的意义在于让标枪能够稳定飞行,与火箭尾翼的作用类似。瑞士里特贝格博物馆里收藏的东周青铜器上,也有当时军队使用标枪作战的图案。汉代人称呼标枪为“鋋”,马融的《广成颂》中有“飞鋋电激,流矢雨坠”的句子,《埤苍》中说,鋋是铁柄小矛。湖南资兴东汉墓出土过两件铁柄小矛,应该便是鋋。不过,汉代人也称呼普通的矛为鋋,如史记中便有“短兵则刀鋋”的句子。 ▲徐州博物馆徐博西汉铁鋋 《晋书·朱伺传》记载,东晋将领朱伺率部和杜曾的军队作战时,曾经接住敌人掷过来的鋋,又反投回去。《晋书·苏峻传》记载:苏峻率领骑兵冲击温峤与赵胤的步兵阵线,但没有成功,在撤退的途中,对方的牙门将彭世和李牵用投矛攻击苏峻,苏峻落马身死。 ▲西汉刘胜铁鋋 在宋代时期,西南的少数民族武装善用标枪,侬智高起兵反宋时,其主力部队标牌军,使用的武器便是标枪和大型盾牌。宋军学习了这种标枪大盾的搭配方式,宋代《事物纪原•戎容兵械•旁牌》中记载,宋太宗听说南方少数民族军队使用标枪和旁牌,就下令宋军也练习这两种武器。 宋军称呼标枪为梭枪,武经总要中附有插图。周邦彦的《汴都赋》中,也有北宋禁军“挥铊掷,举无虚发”的句子,其中的铊就是铁制的标枪。宋代还有一种捣马突枪,而清代的《兵仗记》中说,“执牌人所用者为标枪,若梭枪。捣马突枪、犁头标、紫金标则其类也。”可见捣马突枪也是一种标枪。 ▲筹海图编明代标枪 蒙古人也经常使用标枪,周纬的《中国兵器史稿》中说,蒙古人有三种标枪,一种名为“欺胡大”(Tschehonta),枪柄较长,两头有刃,前刃为三角形,尾刃为花瓣形,即可作为标枪使用,也可作为普通长枪用于搏斗;一种名为“巴尔恰”(Barchah),也是两头有刃、枪柄较长的两用枪,前刃近于斜方形,尾刃作圆头钉形;一种名为“三尾掷枪”,枪头为圆头钉形,杆尾类似于箭羽的三片尖刃。需要注意的是,周纬关于蒙古人使用标枪的描述引自印度人的记录。蒙古人驰骋天下,武器装备的来源也比较复杂,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蒙古军队,其装备也可能有较大差别。 标枪是盾牌手的常备武器。盾牌兵由于手持盾牌,不方便使用较长的兵器。但短兵器和盾牌的组合,又存在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的问题,为了弥补这个问题,盾牌兵便携带标枪,增加自己的攻击力。 ▲皇朝礼器图式清代标枪 明代的藤牌手需要携带两根标枪,作战时先投出标枪,即便无法投中,也能干扰敌军的注意力,然后趁机突进杀敌。标枪除了步战时候使用之外,水战也经常使用。清代时期火器已经普及,因此标枪类武器已无太多用武之地,不过皇朝礼器图式中仍然记录有两种标枪,形制与明军标枪类似。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