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让城市与古迹互融共生

http://www.newdu.com 2018-09-03 人民日报 罗艾桦 康 岩 参加讨论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书写了两千余年延续不绝的全球贸易往来、文明互鉴的辉煌历史。同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牵头城市,广州一直着眼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整体价值的保护与发展。
    日前,“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系列活动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启动,开启了广州与海丝沿线各地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旅程。活动于9月正式启航,首赴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及塞浦路斯开展推介活动、进行文艺展演。届时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备的《辽阔的南海——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也将在海丝沿线各地启幕。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持续2000多年的重要港口和商业都会。悠久绵长的海上交通贸易历史,不仅为广州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记载,更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既有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也有保存至今的地面史迹;既有已经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也有考古出土的大量可移动文物。
    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光孝寺、南海神庙、怀圣寺光塔和清真先贤古墓是海上丝绸之路代表性史迹。它们的时代涵盖秦汉、唐宋和明清,属于祭海和码头遗迹、宗教文化史迹、港口遗存等不同类型,与海上丝绸之路关联性强,真实性和完整性价值较高。
    “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非洲象牙、波斯银盒;广州两汉墓葬出土的来自罗马的玻璃碗,以及玛瑙、金面金球等串饰,都是直接通过海路进入中国。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唐代胡人头像象牙印章料和孔雀蓝釉陶器等,都是广州与海外贸易的直接物证。”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副馆长林冠男介绍。
    除了加强实地遗址保护,广州还在文物法规建设、完善史迹点保护档案的大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广州对6处史迹点编制了专项保护规划,并针对每个史迹点制定了环境整治方案,不但做好文物本体的保护,还不断加强对史迹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2016年2月,《广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规定》正式施行,使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史迹的保护得到进一步保障。
    法规有了,技术支撑也要跟上。据了解,广州对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和监控实现一体化互联网式管理,完成海丝标识系统设计、监测体系与平台搭建、档案整理和数据库建设,并通过海丝申遗项目组验收,基本实现海丝史迹点的日常档案、监测工作的数字化。
    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看来,广州这座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融共生的。“广州既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荣兴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也对广州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陆志强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