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战之最要者,莫如船”①,战船在海 防体系中 的重 要性毋庸赘言。鸦片战争中 面对“船坚炮利”的英国海军,清朝水师可谓是一败涂地。学 界常从技术 层面 衡量中 英战船的强弱,认为清军在战船性能、火炮技术 等方 面远逊于英 军②,但任何事物均产生于具体的历 史情境中 ,并会 随之发 生变化,不应忽略此前 清军水师战船的演变历 程。除对中 英战船进行 比较研究外 ,学 界还考察了近代以前 清朝水师战船的类 型以及修造管理制度,甚至从技术 角度对战船的结构 进行复原③。综 上所 述,前 人研究虽多,但仍有所 不足:一是对于清初水师战船的整体情况仍较为模糊,为击败南明 水师与郑军水师,清军曾建造了规模庞大的外海战船,这在清代水师战船的历 史谱系中 占有非常重 要的位置,不厘清该时期 的战船情况,就无从讨论战船的演变过程;二是以往普遍认为清代水师战船多是仿造民船,但民船有上百种船型,水师选择仿造对象的标准是什么?本 文以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所藏档案为基础,梳理近代以前 浙闽粤三省外海水师④ 历 次战船改造的来 龙去脉,并拟藉此揭示出 水师战船演变的内在逻辑 。 一 清初浙闽粤水师战船的概况 清军入主 北京后不久,南明 鲁王退往舟山,郑成功于金门起兵反清,清军与南明 军、郑军在东南沿海 互相攻伐。在这场持续数 十年 的拉锯战中 ,海 战成为双 方的主 要交战方 式。然而清军以陆战见长 ,海 战经验不足,为了抗衡郑军及南明 军的强兵巨舰,清军大量仿造敌方 的主 力战船。 (一)清初浙江水师以水艍船为主 力战船。顺治五年 (1648年 )至七年 间浙江水师共建造水艍 船115艘。因连年 出洋作战,这些战船损坏率极高,到顺治十一年 就因“连年 调闽,及风涛失利,仅存五十七只”,浙江巡抚遂请再造150艘新 船⑤。如此庞大的建造规模表明 水艍船已经成为浙江水师的主 力战船。关于水艍船的建造缘起,户部尚书 车克称该船乃“顺治六年 间因舟山寇横进剿特造,是原无前 朝旧制可循”⑥。然而,水艍船并非如车克所 言是清军的首创 ,早在清军建造之前 ,南明 水师就已大量装备该型战船。顺治四年 ,南明 将领沈廷扬“统舟山水艍、沙船二百余号犯崇及吴淞”⑦,清军从南明 水师中 “夺获 水艍、八桨船、沙船共十二只”⑧。次年 ,清军就大规模开建水艍船。时间衔接如此紧密,清军很可能就是在仿造敌方 的水艍船。 为何会 选择水艍船作为仿造对象?从南明 与郑军水师的装备数 量便可看出 ,水艍船是两军主 力战船。顺治八年 ,清军攻破舟山时就烧毁南明 军“新 造未曾竖桅大水艍船百十余号”⑨。顺治十一年 ,南明 将领张名振率“水艍、沙船八百余号”驻泊羊山⑩。顺治十三年 初,郑军大举进攻台州、舟山,台州副 将获 悉郑军水师中 “水艍有千余艘”,遂献城投降;兵部尚书 孙廷铨亦称郑军“尚有新 造大型水艍六七百艘”11。如此庞大的装备、建造规模凸显出 水艍船在南明 水师和郑军水师中 的主力角色。对于几乎没有海 战经验的清军而言,建造与敌方 相同的水艍船才是与之对抗的最 明 智做法。 (二)清初福建水师则以鸟船为主 力战船。顺治十三年 ,福建巡抚刘汉祚奏请建造大鸟船40 艘12。康熙二年 (1662年 )福建水师派出 百余艘鸟船护送出 使琉球的船队13。康熙十八年 ,福建提督统计全 省水师“有原旧鸟、赶缯船二百五十只,新 造鸟船五十只,共船三百只”14。康熙二十二年 ,施琅“总 计带领官兵二万一千有奇,配驾大鸟船七十只”15,且水师将官均配驾鸟船负责与郑军水师正面 交锋16。后人 评 价鸟船亦称:“康熙癸亥,靖海 将军施琅实照造此船以平澎台。”17鸟船的建造规模及其在海 战中 的重要作用表明 其无疑是福建水师的主 力战船。关于鸟船的尺寸,时人 称“烽火营鸟船一只,长 一十二丈三尺,宽二丈五尺;闽安中 营鸟船一只,长 一十二丈二尺,宽二丈六尺五寸”;甚至另有“鸟船长 十五丈,宽二丈六尺”18。照此推测,鸟船的长 度应该从12丈至15丈不等,宽度从2丈5尺至6尺不等。形制如此庞大,堪称巨舰。 福建水师之所 以会 选择仿造鸟船,亦因该船是郑军水师在福建沿海 的主 力战船。早在清军建造鸟船之前 ,福建官兵于顺治十二年 探得郑军“大鸟船百余号,在外 洋游移观望”19。顺治十七年 ,清军与郑军在厦门附近海 域激战正酣,郑成功之侄“郑泰自金门率鸟船五十号乘势冲入”20。澎湖海 战中 清军击毁最 多的战船也是鸟船21。既然福建海 域的郑军水师是以鸟船为主 力战船,那么鸟船自然会 成为清军仿造的对象。 (三)不同于闽、浙两省,清初的广东水师以小型战船为主 。据 兵部统计,自顺治十七年 至康熙三年 ,广东水师共有298艘船只。康熙三年 ,又有郑军将领投降所 带小船116艘以及省内官员捐造船只134艘22。至康熙九年 ,这500余艘战船实际可用者仅有200余艘,且皆“为防守该省内境,倘若赴外海斩剿,则必用艚船、艍船,方 可迎 风破浪”,故广东省将这两百余艘战船拨配至各营,作内洋守港之用,另维修废旧的61艘艚船、艍船用于外海作战23。而艚船在外海的战斗力,恐怕也不容乐观。康熙十八年 清廷调发 广东水师的艚船协剿郑军时,广东提督称“艚船止堪防守海 港,难入巨洋”24。由此看来 ,广东水师装备最 多的是只能用于内海 的小型船只。 二 康熙朝平台后水师主力战船的转型 清初浙闽两省水师大量仿造南明 军和郑军的主 力战船,且浙闽粤三处配备不同类 型的战船,这不失为一个短时期 内克敌制胜的务实之举。康熙朝平台后,清朝在东南海 疆的威胁被清除,海 防重心 由外海转向内海 ,大型战船失去用武之地,相继被裁撤,而以赶缯船、双 篷船为代表的中 小船型成为水师的主 力战船。 赶缯船是明 清之际出 现在闽浙沿海 地区的一种船型,其尺寸型号繁多,小者在沿海 捕鱼,大者可远洋贸易25。平台以前 ,清军虽也曾建造过大量的赶缯船,但却是用于辅助作战,不能视为主 力战船。双 篷船“制同赶缯”,该船外 形与赶缯船相同,惟尺寸略小,亦可归入赶缯船系。双 篷船分为双 篷艍船与双 篷船两种,俗称艍船与 船,前 者主要装备闽粤,后者主要装备浙江。 福建水师的鸟船最 先被裁撤。康熙二十二年 以后,“海 波既恬,当事者以各港沙浅,鸟船急难 摇动,且修理估计不赀,节浮费而资 实用,尽改鸟船为大赶缯”26。康熙二十七年 ,清廷将赶缯船、双 篷艍船、花座船、八桨船、平底船列为福建水师额设战船。赶缯船一共有17种尺寸型号,“自长四丈、阔一丈二尺起,至长 八丈三尺、阔二丈一尺二寸止”。双 篷艍船共有10种尺寸型号,“自长三丈四尺、阔九尺起,至长 六丈一尺六寸、阔一丈六尺六寸六分止”27。经过数 次增添裁撤,至乾 隆中 期,福建水师额设赶缯船151艘、艍船131艘、平底船21艘、八桨船26艘28。其中 ,8丈以上的大型赶缯船仅有15艘,大部分都是5丈至7丈的船型29。毫无疑问,小型的赶缯、艍船已成为福建水师的主 力战船。 浙江水师于雍正二年 (1724年 )额定四种战船形制,分别为水艍船、赶缯船、双 篷 船和快哨船30。其中 ,水艍船长 8丈9尺,阔2丈2尺5寸;赶缯船7丈9尺,阔1丈9尺5寸;双 篷 船长 6丈6尺,阔1丈7尺5寸;快哨船长 4丈8尺,阔1丈4尺31。乾 隆 中 期浙江水师额设船数 为:水艍船31艘、赶缯船16艘、双 篷船58艘、快哨船45艘32。在这150艘战船中 ,小型的 船、哨船多达103艘,显然已成为浙江水师的主 力战船。 广东水师亦着力添造赶缯船、艍船。至乾 隆 中 期,该省额设赶缯船84艘、艍船60艘33。从尺寸来 看,赶缯船长 7丈6尺9寸1分、宽1丈8尺9寸,艍船长 5丈8尺5寸、宽1丈8尺5寸34。 相对于清初,此时广东水师的船型明 显增大。清代会 典中 虽然将赶缯船与艍船列入“外海战船”名目 ,但正如康熙朝广东南澳镇总 兵陈良弼所 言:“大者亦如赶缯船之式,小者亦如艍船之式,然终不敢深入大洋,每见多有误事,只宜用内海 。”35及至乾 嘉之交,东南海 疆秩序急遽恶化,水师不得不裁撤额设的赶缯船、艍船,建造新 型战船,这也证明 了陈良弼所 说并非虚言。 三 乾嘉之际广东水师主力战船的再次转型 乾 隆末年 ,栖身于安南西山政权之下的华南海 盗肆扰东南海 域36。广东水师在剿捕海 盗时,“辄以盗船狡捷,营船追赶不前 为词”,雇募民间船只出 海。两广总 督福康安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 “战船如果驾驶不灵,则成造时何不仿照民船式样改置”,遂于乾 隆五十四年 (1789年 )奏请将战船照民船式样改造37。军机 处则称战船虽略逊于民船,单体积略大,若概行 改置,则需大船时无船可用,仅同意改造半数 额设战船38。福康安接获 谕旨后,又奏请待查明 海道情形后再行 筹议39。经过半年 的谘访勘查,福康安决定“各项战船均仍其旧,毋庸改造,以免更张 而存定制”。具体理由有三:其一,外海水师各营额设战船名目均是根据海道情形配造,“何以至近年 忽称不便”,无非是因为“营员等操驾生疏,不谙海 道”;其二,船身宽大,正可多载 兵士、火器,海 疆用船原不止于捕盗一端;其三,水师官兵所 奏请仿造米艇与齐桅船,但米艇尺寸与艍船接近,齐桅船则更为高大,对加强灵活性并无助益40。第 一项理由尚属合 理推测,第 二项附和了军机 处的意见,第 三项却明 显暴露出 福康安对于水师建设的认知模糊。他称米艇与艍船大小不相上下,但实际“大号米艇身长 九丈、宽二丈,缯船则仅长 七丈六尺九寸一分、宽一丈八尺九寸,中 号米艇身长 七丈六尺五寸、宽一丈八尺八寸,艍船则仅长 五丈八尺五寸、宽一丈八尺五寸”。米艇不仅远大于额设的赶缯船、艍船,如若造成,甚至可以说是广东水师自清初以来 的最 大船型。此外 ,福康安并不理解战船大小与海 洋形势之间的关系,他主 观地认为营船既嫌笨重 ,则改造之船尺寸应当收小,方 才灵便。其实,战船的笨重 与灵便是相对于内外海洋而言的。“海 船、内河船只不同,船身长 宽则压浪平稳,桅高篷大则受 风行 驶迅速,不比内河船小即灵捷也。”41换言之,宽大的战船在狂风大浪的外 海 行驶灵便,在风平浪静的内海 则笨重 迟速;窄小的战船则恰好相反。可以看出 ,虽然调查半年 之久,但福康安对于水师的实际状况仍是懵然无知。 数 年后粤洋形势更趋恶化,两广总 督长 麟再次奏请仿照民船式样添造战船。其理由有二:一是额设战船不敷派用,广东洋面 远较他省辽阔,而额设营船仅有130余艘,除去在厂维修拆造之船, “实在存洋巡哨之船不过六七十只”,“已有鞭长 莫及之势”42。所 言属实。乾 隆 中 期广东水师额设赶缯船84艘、艍船60艘,后因海 宇承平,多次裁撤赶缯船,至此时仅有赶缯船18艘、艍船63艘43,外海作战能力远不及从前 。二是虽雇佣民船以为官用,但并非长 远之计,“不惟民船之舵工水手各顾身命,不敢与盗船迎 敌,则驾驶必多趋邂;即或民船均能认真出 力,而营员报 盗后,各州县始转辗转 雇觅,比至船甫雇得而盗已遁去,亦属缓不济急,办理尤为掣肘”44。广东布政使吴俊对此亦称 “一闻 盗警,即需地方 雇备民船,而民船视捕盗为畏途,遂辄纷纷躲匿,是以雇觅甚难。比至雇有船只,盗已遁去”45。长 麟与吴俊等人 共同筹议后,认为“与其常年 雇觅,旷日靡费,苦累船户,不如一鼓作气,筹款打造,则一劳可冀永逸”,遂奏请添造大米艇47艘、中 米艇26艘、小米艇20艘46。长 麟的奏议很快得到批准,93艘米艇在三年 内次第 造竣。由是,米艇取代缯、艍船成为广东水师的主 力战船。长 麟未对额设战船有任何批评 ,并非奏请“改造”战船,而是“添造”战船,绕过了所 谓的“国家定制”,清廷才会 迅速批准长 麟的造船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清廷也于次年 十月谕称:“各省战船,向因船身笨重 ,遇有追捕盗匪之事,驾驶不灵,动须添雇民船。……沿海 省分战船,自当于应行 拆建之年 ,……仿民船式样改造,以便操防而收实效 。”47这道上谕隐隐透露出 清廷似乎意识到海 疆问题 已经严重 到不得不变更“国 家定制” 的地步。对于清廷的谕令,广东省当然积极响应。嘉庆四年 (1799年 )广东水师计划在额设缯艍船内拨出 47艘改为米艇。其中 33艘由93艘米艇内分出 充抵,剩余14艘待缯艍船届拆造期 限,再陆续改造48。及至嘉庆九年 ,两广总 督倭什布却又奏请取消原定33艘米艇的额设名目,并将原定改造的14艘米艇,仍照缯艍船式样修造49。嗣后,广东的洋商与盐商又两次捐造米艇63艘50。至嘉庆十一年 ,统计新 旧米艇共135艘,内大号61艘、中 号42艘、小号32艘。即使到同治末年 ,广东水师 167艘战船中 仍有115艘米艇51。可见在水师近代化以前 ,米艇一直是广东水师的主 力战船。 米艇出 现于乾 隆 晚 期,是一种专用于广东海 域运输稻米的商船52,共分三种型号:大号米艇长 9丈,宽2丈;中 号米艇长 7丈6尺5寸,宽1丈8尺8寸;小号米艇长 6丈4尺8寸,宽1丈6尺4寸。以运载 的货物来 命名 ,可见米艇是一种相当专业化的船型,这也反映了18世纪后半叶广东省米粮商品化水平的提高。米艇因载重大、航速快,逐渐在从事广东沿海 贸易的商贩中 普遍使用。广东水师为何会 选择米艇作为仿造对象?考察这一时期 广东海 盗装备的战船便能窥得其原由。嘉庆年间的广东海 盗在官员奏折中 经常被称作“艇匪”,“劫驾广东可装三四千石之大号艇船,配用数 千斛之大炮,在洋恣肆劫掠”53。所 谓“艇船”就是指米艇,而“艇匪”就是驾驶米艇的盗匪。两广总 督吉庆也注意到“贼匪贪图米艇快捷……是以至洋盐船间有被盗抢夺之事”54。广东海 盗以米艇为主 力船型,水师因此仿造,以对抗海 盗,适应新 形势下的捕盗职能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师敌长 技”。 四 嘉庆初年闽浙水师战船的频繁更替 乾 嘉之交,受 广东海 域乱局的影响,闽浙沿海 的本 地土盗也趁机 作乱55。由于土盗船小,额设营船在追剿时极为不便。乾 隆六十年 ,浙江巡抚吉庆将这一情况奏闻 清廷:“此项船只在洋面 水深之处,驾驶便捷,而于岛屿港汊水浅处所 ,未免船身重 大,稍欠轻捷,盗匪望见营船,势必畏惧,若往大洋即可驾驶擒拿,或逃往岛屿水浅之处,大船难以迅驶,往往乘便脱逃,是以向来 营汛巡缉盗匪,多有雇觅福建同安船只,随同营船出 洋。”56然而,若雇觅同安商船,既耽误船主 谋生,且一时难以齐备,不如官方 制造,缉捕应手57。此后几年 ,闽浙两省陆续将水师额设赶缯船、艍船全 部改造为同安船58。 同安船是清代福建省同安县制造的一种常用于沿海 短途贸易的商船,因其头尾尖窄,远看如同梭子 ,故又称“同安梭船”。该船有三种型号,“一号船身长 七丈二尺,宽一丈九尺;二号船身长 六丈四尺,宽一丈六尺五寸;三号船身长 五丈九尺,宽一丈五尺五寸”59。从尺寸来 看,最 大号同安梭船也只是等同于中 号赶缯船。 闽浙沿海 民船类 型繁杂,水师为何会 选择以同安船为仿造对象?小巧灵便显然不是唯一的理由,因为比赶缯船、艍船小的船型还有小钓船、虎跳船、猫缆船、乌底船、白艚船等数 十种。吉庆在奏请仿造时曾强调该船“扮商诱匪,颇为得力”60,这就意味着海 盗经常会 劫夺同安船,所 以同安船才会 成为水师的仿造对象。 随着海 洋局势的转 变,同安船轻便的优势在数 年后逐渐成为劣势。嘉庆四年 闽浙海 盗头目 蔡牵联合 广东艇匪多次挫败水师围剿,福建水师副 将李把剿捕失利归因于“兵船甚小,盗船高大”,建议重 新改造战船,但未能引 起当局重 视61。半年 后,浙江提督苍保再次详陈裁改同安船的必要 性,称前 因“土盗船小,故营船改造同安船,灵便快捷,得以追捕攻击”,近年 “艇匪劫驾广东可装三四千石之大号艇船,配用数 千斛之大炮”,而“同安船只可装五六十石之船,其炮亦只可配用三四百斛以至五六百斛之中 小炮位”,浙江水师乍浦营参将陈国 栋中 炮身亡即“因兵船与艇船大小悬殊”。为引 起清廷的重 视,苍保疾呼:“若再不请造大船,添制炮位,立图剿灭,该匪势必恃其强大,兵船一时不能搜获 ,将来 愈聚愈多,实为海 疆之患!”62 苍保奏折抵达京师时,恰值广东按察使吴俊在京陛见。由于吴俊倡议建造的米艇在剿捕艇匪时甚为得力,嘉庆帝谕令沿海 各省一体仿造。闽浙两省旋即各造30艘63。此后几年 ,闽浙海 域的艇匪逐渐被剿捕净尽,福建水师提督李 长 庚称“米艇船身高大,驾驶灵活,出 洋缉捕较同安船尤见得力”64。 在水师的强势围剿下,原本 在闽浙沿海 侵扰的蔡牵自嘉庆十年 开始进入台湾海 域活动,“该匪形如鬼蜮,东窜西游,屡由外 洋走险窜台”65。这一变化给水师剿捕造成相当大的不利影响。蔡牵装备了体型更为庞大的大同安梭船,使米艇相形见绌66。嘉庆十一年 八月,蔡牵在被浙江水师围困的情况下仍能顺利逃脱,究其原因,即“提督(李长 庚)所 坐之船为通帮最 大,及并拢蔡逆之船,尚低五六尺,是以不能上船擒捕”67。更重要的是,米艇不适合 横渡台湾海 峡。闽浙海 域的洋流、季 风多为南北走向。冬季 北来 的洋流在经过台湾海 峡时,因海 面收窄而变得湍急,使横渡海 峡十分危险,船身宽大的船只渡台更为安全 ,而米艇“船身窄舵宽,不耐风浪,于横洋更不于宜,秋冬之间万不能渡台,不如大同安梭处处得力”68。浙江定海 镇总 兵罗江太 追剿蔡牵时,其乘坐的米艇被风浪损坏沉没,全 船官兵遇难,而同行 的大同安梭船皆未有人 员伤亡69。为了改变战船劣势,闽浙两省一方 面积极建造大同安梭船,三个月内共添造2丈6尺宽大同安梭20艘、2丈4尺宽大同安梭20艘70。另一方 面,尽力截断海 盗的船只来 源,具体措施有二:一是抢先雇佣、购买商船,由于闽浙两省“渡台商船似此梁头二丈六尺之大同安梭船颇复 不少,蔡逆匪船即多系由此内劫取者”,倘若地方 官能先于蔡牵雇觅、购买宽大坚固之船,“则大号船只悉归官用,蔡逆自此无从劫取”71;二是限制新 造商船的大小,“以防蔡逆劫取,嗣后新 造、拆造商船梁头均以一丈八尺为率”72。闽浙水师装备大同安梭船后,战局很快得到扭转 ,蔡牵根本 无力招架,只能四处逃窜。 大同安梭,全 称“大横洋同安梭”,属于同安梭船式样,分两种型号,“集字 号,船身长 八丈二尺,宽二丈六尺;成字 号,船身长 七丈八尺,宽二丈四尺”73。相比于普通同安梭船,大横洋同安梭船在增大尺寸的同时,减小长 宽比,使得船体更加稳定,适用于横渡台湾海 峡,这正是“横洋”的意义所 在。据 (道光)《厦门志》记载 :“横洋船者,由厦门对渡台湾鹿耳门,涉黑水洋,黑水南北流甚险,船则东西横渡,故谓之横洋,船身梁头二丈以上。”74大横洋同安梭船原本 是专门用于横渡台湾海 峡的商船,此种船型在民间大量存在说明 当时民众频繁往来 于闽台之间,台湾与内陆之间的社 会经济联系愈加紧密。 嘉庆海 乱平息以后,浙江水师装备139艘同安梭船,福建水师装备222艘同安梭船75。到同治末年 ,浙江省仍拥有100艘同安梭船,福建省有242艘同安梭船76。同安梭船作为闽浙两省水师的主 力战船长 期存在。 综 上可见,乾 嘉之际闽浙水师因赶缯船追剿海 盗同安船时笨重 不灵,遂仿造同安船;继因同安船难以应对广东艇匪的侵扰,又仿造米艇;后因米艇不利于横渡海 峡追剿蔡牵的大同安梭船,仿造大同安梭船。短短的10余年 间,闽、浙水师战船三度更张 ,紧随海 盗船只的变化而变化。 鸦片战争中 英军给中 国 人留下的最 深刻印 象莫过于“船坚炮利”,这种感官上的震撼掺杂着败于“夷狄”的羞辱,促使清廷在战后立刻对水师战船做出 变革,其决心 之坚定可以从道光帝的谕旨中 窥得,“从前 所设水师船只几同具文 ,且今昔情形不同,必须因地制宜,量为变通。所 有战船大小广狭及船上所 列枪炮器械应增应减,无庸泥守旧制,不拘何项名 色,总 以制造精良,临时适用为贵”77。不同于以往对于恪守祖法旧制的强调,这道谕旨中 “今昔情形不同”“无庸泥守旧制”等措辞,隐隐表露出 清廷欲仿造夷船的愿望。广东在籍郎中 潘仕成曾仿造美国 兵船一艘,甚为得用,奕山遂奏请“拟酌照英 夷中 等兵船式样制造”,道光帝对此甚为满意,借此再次申明 了对仿造西方 战船的支持78。 无独有偶,同年 魏源 编成的《海国图志》一书 中亦提倡师法西方 的战船制造技术 。其实,《海国 图志》作为一部方 志类 著作,主要内容是介绍世界各国 的地理、历 史情况,整部书 中 最能够体现魏源 “师夷长 技”思想的就是关于仿造西方海战武器的12卷内容。这12卷中 大部分内容并非魏源本 人的创 作,而是辑 录自琦善、奕山、龚振麟等官员的奏疏以及潘仕成、丁拱辰等士绅的私家 著述79。换言之,魏源 关于师法西方 武器技术 的主 张早已被提出 ,甚至被实践,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何《海国图志》没有引 起清廷的重 视,恐怕是因为以仿造西方 战船为核 心内容的“师夷长 技”主 张在当时已非什么新 观念,无需再刻意强调。仿造夷船也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武器装备的落后状况,正如奕山所 说“此时如讲求最 为得力之船,必须仿照夷船式样做法,庶堪与该夷对敌”80,这与顺康年 间仿造南明 军与郑军水师战船、嘉庆年 间仿造海 盗战船的做法可谓是一脉相承。就此而言,所 谓“师夷长 技”其实是在华夷语境下对传统思想资 源的另一种表达。 注释: ①李廷钰:《靖海 论》,《厦门海 疆文 献辑 注》,厦门大学 出 版 社2013年 版,第 227页。 ②姜鸣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 国近代海 军兴衰史 》,三联书 店2002年 版,第 15—17页;茅海 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 店2005年 版,第 39—40页;张 建雄、刘鸿亮:《鸦片战争中 的中 英船炮比较研究》,人 民出 版 社2011年 版,第 28—187页。 ③参见罗尔纲:《绿营兵志》,中 华书 局1984年 版,第 388—394页;唐志拔:《中 国舰船史 》,海 军出 版 社1989年 版,第 154—165页;卢建一:《闽台海 防研究》,方 志出 版 社2003年 版,第 128—133页;王宏斌:《清代前 期 海防:思想与制度》,社 会 科 学 文献出 版 社2004年 版,第 108—178页;杨金森:《中 国 海防史 》,海 洋出 版 社2005年 版,第 426—428页;罗欧等编 :《广东海 防史 》,中 山大学 出 版 社2010年 版,第 209—210页;李其霖:《见风转 舵:清代前 期沿海 的水师与战船》,台北五南图书 出 版公司2014年 版,第 334—405页;何锡蓉:《鸦片战争时期 清军水师的装备》,《历 史教学 》1984年 第7期 ;许路:《清初福建赶缯战船复 原研究》,《海 交史 研究》2008年 第2期 ;侯俊云:《雍正朝东南海 疆治理研究》,暨南大学 博士论文 2007年 ,第 51—61页。 ④需要 特别交代的是,虽然清朝每个沿海 省份均设有水师,但鉴于清代前 中 期的重 大海 疆问题 都发 生在浙、闽、粤三省海 域,其战船变化更具代表性,因此本 文仅以这三省水师战船为研究对象。 ⑤《浙江巡抚秦世祯揭帖》,顺治十三年 五月初五日,《明 清史 料》甲编 第4册,北京图书 馆出 版 社2008年 版,第 383、384页。 ⑥《车克等题 为苏松地方 修造战船银两报 销事本 》,顺治十一年 正月二十六日,《郑成功档案史 料选辑 》,福建人 民出 版 社1985年版 ,第 71页。 ⑦(康熙)《重 修崇明 县志》卷5,《武备》,第 22页。 ⑧《秦世祯为黄斌卿部进攻宁波事揭帖》,顺治四年 十二月,《郑成功档案史 料选辑 》,第 6页。 ⑨《浙江福建总 督陈锦揭帖》,顺治八年 十月初三日,《明 清史 料》甲编 第3册,第 285页。 ⑩《周国 佐题 为郑军水师入江窥漕事本 》,顺治十一年 四月二十七日;《周国 佐题 为擒获 张 名振部打粮人 贩事本 》,顺治十一年 十一月二十二日,《郑成功档案史 料选辑 》,第 93、109页。 11《佟代题 为台州副 将马信献城请速调援兵事本 》,顺治十三年 正月二十日;《孙廷铨题 为再报 舟山失陷情形事本 》,顺治十三年 正月二十二日,《清初郑成功家 族满文 档案译编 》第 1册,九州出 版 社2003年 版,第 253、262页。 1219《郑氏史 料续编 》,《台湾文 献史 料丛刊 》第 三辑 (44),台北大通书 局1984年 版,第 646、258页。 13张 学礼:《使琉球记》,《台湾文 献史 料丛刊 》第 三辑 (57),台北大通书 局1984年 版,第 3页。 14杨捷:《平闽纪》卷6,《台湾文 献史 料丛刊 》第 六辑 (119),台北大通书 局1987年 版,第 1733页。 151621施琅:《靖海 纪事》上卷,《续修四库全书》第 390册,上海 古籍出 版 社2002年 版,第 572、580、581页。 17张 泓:《鸟船志略》,《皇朝经世文 编》卷83,岳麓书 社2005年 版,第 535页。 18潘相:《琉球入学 见闻 录》,《台湾文 献史 料丛刊 》第 三辑 (57),第 43页。徐葆光:《中 山传信录 》卷1,《台湾文 献史 料丛刊 》第 九辑 (178),台北大通书 局1987年 版,第 5页。 20阮旻锡:《海 上见闻 录》卷2,《台湾文 献史 料丛刊 》第 六辑 (117),台北大通书 局1987年 版,第 305页。 22《梁清标等历 年修造焚毁诸项船只事本 》,康熙四年 四月二十六日,《清初郑成功家 族满文 档案译编 》第 3册,第 214页。 23《金光祖题 为沿海 地方 复设水师、战船及广东各海 口设防本 》,康熙九年 十月初十日,《清初郑成功家 族满文 档案译编 》第 3册,第 342—343页。 24《清圣祖实录 》卷87,康熙十八年 十二月庚寅。 25学 界关于赶缯船已有相当出 色的研究,此处不再赘述,详见许路:《清初福建赶缯战船复 原研究》,《海 交史 研究》2008年 第2期 。 26(康熙)《漳州府志》卷17,“兵纪”,第 9页。 27德国 柏林国家图书 馆藏《闽省水师各标镇协营战哨船只图说》,第 12、14页。 28313233(乾 隆)《钦定大清会 典则例》卷115,《文 渊阁四库 全 书》 第 623册,上海 古籍出 版 社2003年 版,第 439、440、441、441页。 29《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续修四库全书》第 858册,第 292页。 30《清史 稿校注》卷142,“兵志”六,台北商务印 书馆1999年 版,第 3864页。 344144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两广总 督吉庆奏为将粤东水师缯艍船只分别酌改米艇事,嘉庆四年 四月初三日,档号:04—01—36—0045—003。 35陈良弼:《水师辑 要》,《四编 清代稿钞本 》第 197册,广东人 民出 版 社2012年 版,第 265-267页。 36关于华南海 盗参见(美)穆黛安(Murray D.H.)著,刘平译:《华南海 盗(1790—1810)》,中国 社会 科 学 出 版 社 1997年 版。 37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军 机 处档折件,两广 总 督福康安奏 闻 接准捕盗章程并现办巡缉事宜, 乾 隆 五十四 年 七月十五日,档号:041380。 38乾 隆五十四年 八月初十日上谕,《乾 隆朝上谕档》第 15册,广西师范大学 出 版 社2008年 版,第 150页。 39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两广总 督福康安奏为乾 隆五十四年 份广东省修造船只分别改修停修事,乾 隆五十四年 十一月十五日,档号:04—01—30—0495—008。 40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两广总 督福康安奏为遵旨查议广东战船毋庸改造事,乾 隆五十五年 八月十八日,档号:04—01—36—0039—010。 424648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军机 处录 副奏折,两广总 督长 麟等报 捐造营船以利海 上缉捕事,乾 隆五十九年 正月二十二日,档号:03—0681—025。 43(嘉庆)《钦定大清会 典事例》卷575,第 6751页。 45吴俊:《请建米艇状》,《皇朝经世文 编》卷85,第 669页。 47《清高宗实录 》卷1489,乾 隆六十年 十月乙巳。 49嘉庆九年 九月初六日上谕,《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 9册,广西师范大学 出 版 社2000年 版,第 391—396页。 50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两广总 督倭什布奏为广东商捐修造米艇请准借项办理事,嘉庆九年 八月初四日,档号:04—01—36—0046—009;粤海 关监督延丰奏报 盐洋二商捐造米艇款项于关税盈余内借动事,嘉庆九 年 十月二十九日,档号:04—01—35—0551—017。 51翁同爵:《皇朝兵制考略》卷6,上海 古籍出 版 社2002年 版,《续修四库全书》第 858册,第 682页。 52《华南海 盗》,第 105—107页。 5362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浙江提督苍保奏为请另造大号船只添制炮位以资 攻捕艇匪事,嘉庆四年 十二月二十八日,档号:04—01—03—0037—028。 54 中 国 第一 历 史 档案馆藏军 机 处 录 副 奏折,两广 总 督吉庆奏为筹议改造麻辣盐船事,嘉庆四 年 五月初十日,档号:03—1772—088。 55关于该时期 的福建海 盗情况,详见王华锋:《18世纪福建海 盗研究》,社 会 科 学 文献出 版 社2017年 版。 5660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为福建同安船只驾驶便捷现已自行 备造分派宁波等营管驾巡缉事,乾 隆六十年 ,档号:04—01—03—0034—016。 57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浙江巡抚吉庆奏为仿照同安商船捐捕盗船只分给温定黄三镇以便巡洋事,乾 隆六十年 七月,档号:04—01—36—0044—012。 58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署 理闽浙总 督长 麟奏为筹发 闽省捕盗船价 请准提用库 项并酌议改造营船事,乾 隆六十年 七月十七日,档号:04—01—36—0044—010。 5973(同治)《淡水厅志》卷7,“船政”,第 48页。 61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闽浙总 督书 麟等奏为准咨查议闽省各营战船毋庸改造事,嘉庆四年 六月十二日,档号:04—01—36—0045—006。 63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军机 处录 副奏折,闽浙总 督玉德奏为闽省捐银造办米艇事,嘉庆五年 七月初六日,档号:03—2137—020。 64嘉庆十一年 九月二十二日上谕,《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 11册,第 740—741页。 65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署 理福建水师提督李长 庚奏为兼署 福建水师提督印 务并谢恩事,嘉庆十年 四月初六日,档号:04—01—17—0046—008。 66687275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军机 处录 副奏折,福建巡抚温承惠为遵旨查明复奏闽省改造同安梭船并添造大同安梭船不敷之项请在同省各管养廉内摊捐事,嘉庆十一年 五月初九日,档号:03—2137—073。 67嘉庆十一年 八月三十日上谕,《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 11册,第 662—663页。 69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军机 处录 副奏折,浙江提督李长 庚奏为定海 镇总 兵罗江太 等兵船追剿洋盗遭遇飓风沉失船只淹毙兵丁等事,嘉庆十年 十月初一日,档号:03—9755—067。 70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藏宫中 朱批奏折,新 授署 直隶总 督温承惠奏为奉旨查验闽省新 造大同安梭船业经完竣事,嘉庆十一年 十一月初六日,档号:04—01—36—0048—024。 71嘉庆十一年 六月二十九日上谕,《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 11册,第 509页。 74(道光)《厦门志》卷5,“船政略”,《台湾文 献史 料丛刊 》第 二辑 (39),台北大通书 局1984年 版,第 166页。 76翁同爵:《皇朝兵制考略》卷6,《续修四库全书》第 858册,上海 古籍出 版 社2002年 版,第 680、681页。 7778道光二十二年 九月二十三日上谕,《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 47册,第 286、294—295页。 79魏源 :《海国图志》卷84—93,《续修四库全书》第 744册,上海 古籍出 版 社2002年 版,第 452—549页。 80《靖逆将军奕山等奏报 现筹造战船情形并将式样绘图贴说进呈折》,中 国 第一历 史档案馆编 :《鸦片战争档案史 料》第 6册,上海人 民出 版 社1987年 版,第 28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