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元丰折三背一钱 图2 元丰小平篆书钱背二 图3 元丰折三行书钱背二 图4 元祐小平篆书钱背三 ■安徽滁州 张荫曾 北宋期间历朝所铸铜币,大都铸造精美,工艺比较规范,朝廷铸钱制度严格,对所铸之钱其形制、重量、合金比例,特别对铭文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所以铸造的钱币,形制规整,孔方周圆,字迹清晰,铜质优良,表面光洁度高,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货币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所以大家所关注的是北宋钱币上母钱、样钱、大套、小套钱、稀少钱,至于钱币背面一般也只注意星月纹、四出文、四决文等。北宋钱就是个万花筒,其版别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层出不穷。 笔者收藏的北宋钱中,对其后背作了认真的观察,除发现其背上有字、有星月纹外,还有一、二、三数字。这种奇特现象以元丰小平、折三钱为多,元祐通宝钱亦有。今选其中三枚钱币介绍如下: 元丰通宝折三钱(图1),面上有星点,背面上下也有星点,在其左侧与穿口并列的有“一”字样。 元丰小平篆书钱(图2),背左上与穿齐的位置上有“二”字样。无独有偶,在一枚元丰通宝行书折三钱(图3)的背左上也有一个“二”字。 最奇特的当属这枚元祐通宝篆书小平钱(图4),其背左边有一个“三”字样。 上面所列数品背一、二、三数字都比较清晰,绝非流铜所致。这是北宋钱币上特有的标志,也是至今为人们忽视的领域。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数字并非币值,因为小平钱背二,不会当两文使用,同样折三钱上背二也不会当二文使用。对这种现象,笔者以为:这或许是某一个铸钱监的标识,抑或为某一铸钱监的炉的记号。对比北宋早期的钱币,如宋元、太平直到治平钱上均无此情况,只有到宋神宗赵顼后期所铸元丰钱上才有。众所周知,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国内有几次大的动乱,加上对外有西夏党项、大辽蘭氏政权胁迫,多处用兵,故铸钱量最大、最多,钱监亦多,为验明正身、明确责任、保证铸钱质量,很可能在铸钱时留下记号或是编号。以上为一家之言,将其介绍出来以期同好探讨指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