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现代史 >

根据日特种情报部长的情报,日方在淞沪地区有何进一步行动?

http://www.newdu.com 2018-09-14 康狄的朋友圈 newdu 参加讨论

    侵华战争初期,日军有6个师团的兵力在华北,华北是日军的战略重点。日本军部没有料到蒋介石会在淞沪地区打一场大战,同时也低估了淞沪战役的艰巨性,其投入淞沪战场的兵力仅有2个师团。经过最初20余天与中国军队的激烈交战,日军发现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就是中国军队之精锐已进入淞沪战场,中国军队士气之高昂与作战能力大大超出意料,令日军大为震惊。惨烈的战斗也让日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8月13日至9月9日,日第三师团已战死589人,负伤1593人,日第十一师团战死616人,负伤1336人。9月10日,日本参谋本部派赴上海的视察员、大本营中央特种情报部部长西村敏雄回到东京,他在报告中写道:


    


    


    


    


    淞沪会战战斗中


    


    (一)敌人的抵抗实在顽强,无论是被炮击还是被包围,决不后退。


    


    (二)估计敌人的第一线兵力约19万,第二线的停战区内有27至28万。


    


    (三)中国居民对于敌人有极其强烈的敌忾心。


    


    (四)由于调军舰运送紧急动员的部队,派遣军后方接济不上,两个师团陷于严重的苦战中。


    


    早在8月31日,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已向陆军大臣、参谋总长提出增兵:鉴于上海的“敌情及地形,军要给当面的南京军以大的打击,因此判断我军的兵力最小限度要5个师团”。“军当面之敌是从平汉、津浦沿线路调来,加上中央直系军的精锐部队,总计15个师,自29日起,以其主力开始向十一师团的正面攻击。值得注意的是该方面使用了中国军中最精锐的陈诚指挥的第十一师、第十四师……我军兵力最小限度要5个师团,当前最重要的是紧急派遣待机中的第十四师团及天谷支队神速到达。”同一天,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也向海军军令部请求“火速给上海派遣军增兵” 。


    


    


    


    


    松井石根


    


    9月1日,日军军令部第一部部长近藤信竹向参谋本部作战(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提出向上海增兵,但石原以日本准备对苏联作战为由不主张向上海大规模派兵。然而,日军高层占优势的意见是要增兵上海。9月4日,陆军省、参谋本部、军令部、海军省一致同意向上海增兵,“在上海附近,以击退敌人的胜利,结束战局,其时间大概将是10月下旬至11月初。”


    


    


    


    


    近藤信竹


    


    9月6日上午,军令部总长向天皇起奏关于向上海增兵问题,提出“上海陆上的战斗迟迟无进展,必须增强陆军兵力”。裕仁天皇为此立即召见了参谋总长。同日下午,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进谒天皇,奏称:“内定增派第九、第十三、第一0一师团及台湾守备队(用以占领崇明岛飞机场)到上海,派后备步兵4个大队到上海。”其奏请当即获天皇批准。


    


    9月1日,日海军中央部令第二舰队第四水雷战队、“长鲸”舰、佐世保镇守府第二、第三特别陆战队改归第三舰队,并立即从旅顺开往上海。


    


    9月3日,日海军第二舰队批第四水雷战队、“长鲸”舰及佐世保镇守府第二、第三特别陆战队到达上海,归大川内传七指挥,加入日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9月5日,日海军宣布封锁中国东南海岸,中国与外界的海上交通被切断。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