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凯迪 疆域一词,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必须涉及的知识,也是很多历史爱好者最为热衷的领域。从汉至唐,从元到清,中国疆域的一次次拓展总会让我们燃起对历史和国家的无比自豪。而事实上,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我们长期处在一种有域无疆的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图/唐代疆域图(其中的疆界大部分是虚描所成) 疆在何处疆、域两字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含义,前者原指放在地上的绳子,即是指以线性存在的边界,后者则是绳子包围的区域,随后延伸为一个政权的空间大小。当代国际上具有正式意义的疆界,一般要由双方确定边界文件,而且要有界标相连成线,从而形成具体的主权边界。 在中国古代史上,对疆域的确认更多是依据边境民众的归属(如生蛮、熟蛮之分),以及行政管辖影响力的边界(编户齐民、贡赋缴纳),如果有明显的山川河流地理标识则依据这些地标为疆域,如果没有则无疆可寻。直到近代尼布楚条约时,清王朝与俄罗斯的划界才标志着中国边疆的出现。 图/明朝统治下的东北地区其实并非实际疆域(控制力极弱) 天下无敌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曾说:界限是相邻民族扩展的结果。在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中,中原王朝始终保持着内华夏而外夷狄的文化观念,因而很少存在与其他民族势均力敌共统中原的状况,即使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极少承认所谓边界,而只是以模糊的行政管辖划分来划分。 除此之外,中国与其他强盛域外文明的地理隔绝性是举世无双的,中国西部的冰雪高原、西北部的荒漠戈壁乃至于北部的干旱草原,都是难以生存和孕育强大政权的土地。因此,长久以来在这些地方分布的部族长期以流动的游牧民族为主,并没有明确的疆界意识,这也导致中国在这些区域并没有实质性划界的需要。 图/内亚地形图 疆域是不同国家政权之间彼此抗衡接触所产生的边界,如果不存在真正可以与之对抗的域外文明政权,则必然导致中国形成有域而无疆的特色情况。 参考文献: 1.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