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名人 > 国际 >

加缪

http://www.newdu.com 2018-10-17 新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物简介
    阿尔贝·加缪是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被誉为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加缪生于阿尔及利亚,因为父亲在战争中死亡,所以跟着母亲在贫民区长大;著有《局外人》、《鼠疫》等作品,他创立“荒诞哲学”,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的作品充满“荒诞”色彩,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成为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1960年,加缪因车祸而死,时年47岁,身上还有一部没完成的长篇小说手稿《第一个人》。
    人物经历
    加缪
    1913年11月7日,阿尔贝·加缪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Mondovi)。加缪父亲在1914年大战时阵亡后,他随母亲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外祖母家,生活极为艰难。阿尔贝由做佣人的母亲抚养长大,从小就在阿尔及利亚的贝尔库(Belcourt)的平民区尝尽了生活艰辛。1923到1924年在乡村小学里,一位名叫路易·热尔曼(加缪对他的知遇之恩一直念念不忘,在他的诺贝尔奖答谢辞中提到了这位老师)的教师发现了加缪的天分,极力劝说加缪的家人让他继续上学。于是,加缪参加了助学金考试,并得以于1924年进入阿尔及尔的Bugeaud中学。
    1930年加缪进入哲学班学习。首次得肺结核,生病的经历让他感受到生命对于人类的不公。1931年结识哲学教授Jean Grenier。加缪年少时是阿尔及利亚竞技大学队的门将,可惜1931年因为肺病终结了足球生涯。加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通过足球,我才能了解人及人的灵魂”。1932年,他在《南方》(Sud)杂志上第一次发表随笔作品。1933年,他进入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文学。
    1934年6月,与Simone Hié结婚,一年后离婚。加缪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创办过剧团,写过剧本,当过演员。戏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1935年秋天他加入了法国共产党阿尔及尔支部。但由于他与穆斯林作家和伊斯兰宗教领袖来往,对党在阿尔及利亚的政策有不同看法,因而于1937年11月被开除出党。1936年毕业,论文题为《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思想》,但因肺病而未能参加大学任教资格考试。
    1936至1939年,一开始在劳动剧院(Théatredu Travail),然后在团队剧院改编并参演众多剧目,如马尔罗的《蔑视的时代》(Letemps dumépris)等。
    1937年,加缪就出版了随笔集《反与正》,第一次表现出自己思想的锋芒。他的随笔涉及到了人在被异化的世界里的孤独感、人面对自身的罪恶和死亡威胁时应该如何做出选择等等。1940年,阿尔贝·加缪来到法国首都巴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先在《巴黎晚报》从事编辑工作。这一年的6月14日,希特勒军队的铁蹄就踏进了巴黎市区,很快,由纳粹扶植起来的法国傀儡政权维希政府开始运作。这年的冬天,加缪带着妻子离开沦陷的巴黎,来到了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城教书,在这里一共住了18个月,正是这一段生活,使他酝酿出《鼠疫》。
    1942年,加缪离开阿尔及利亚前往巴黎,开始为《巴黎晚报》工作,然后在伽里马出版社做编辑,秘密地活跃于抵抗运动中,主编地下刊物《战斗报》。
    加缪因小说《局外人》成名,书中他形象地提出了存在主义关于“荒谬”的观念。随后,他开始写作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
    1943年4月,加缪结识了萨特(让-保罗·萨特)和波伏娃,在哲学和戏剧等方面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了非常亲密的朋友。然而萨特倾向于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而加缪则对苏联社会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1944年法国解放,加缪出任《战斗报》主编,写了不少著名的论文。
    1945戏剧《卡里古拉》首次演出。1947年的长篇小说《鼠疫》曾获法国批评奖,它进一步确立了他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1949年12月,戏剧《正义者》(Justes)首次演出。
    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遭到了左派知识分子阵营的攻击,并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1954年春天,《夏天》出版。10月4、5、6三天,他前往荷兰作短暂旅行。这是加缪唯一一次访问这个成为他的小说《堕落》(Lachute)发生地的国家。加缪在阿姆斯特丹停留了两天。在海牙,他参观了Mauritshuis博物馆,对伦勃朗的作品赞不绝口。11月1日,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线开始袭击阿拉伯和法国平民,随后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
    1955年3月,《一件有趣的案件》(Uncas intéressant)上演,改编自Dino Buzzati的作品。4月,访问希腊。5月到转年2月,为《快报》(L‘express)写专栏文章,评论阿尔及利亚危机,所有文章以后,以“ActuellesIII”为题结集出版。
    1956年,阿尔贝·加缪发表了中篇小说《堕落》,还出版了包括6个短篇小说的集子《流放与王国》。这个时候,他的思想多少已经开始转向基督教伦理的探讨,对过于世俗化的道德和存在的命题,已经不那么感兴趣了。中篇小说《堕落》的发表,实际上是对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种质疑。最终,历史证明了阿尔贝·加缪更加正确,而萨特在当时似乎正确,但是后来则并不正确了。
    1957年10月,瑞典文学院宣布,44岁的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阿尔贝·加缪因此成为了这个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这一年的12月,他在瑞典的一所大学做了一场题为《艺术家及其时代》的演讲,他说道:“面对时代,艺术家既不能弃之不顾也不能迷失其中。如果他弃之不顾,他就要说空话。但是,反过来说,在他把时代当作客体的情况下,他就作为主体肯定了自身的存在,并且不能完全服从它。换句话说,艺术家正是在选择分享普通人的命运的时候肯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艺术的目的不在立法和统治,而首先在于理解。”
    1958年《瑞典演讲》出版。在Lourmarin买了一幢房子。
    1959年《鬼怪附身的人》上演。同时,加缪千方百计想实现一个渴望了许久的梦想:成立自己的剧团。
    1960年1月4日,加缪搭朋友的顺风车从普罗旺斯去巴黎,途中发生车祸,加缪当场死亡,年仅47岁。在他随身携带的提包里,还有一部没有完成的长篇小说手稿《第一个人》。
     加缪的代表作
    加缪
    长篇小说:《局外人》《鼠疫》《堕落》(《坠落》)《快乐的死》《第一个人》(未完成)。
    短篇小说:《成熟的女人》《困惑灵魂的叛变》《沉默之人》《宾客》《石头在长》《乔那斯或工作中的艺术家》。
    戏剧:《卡里古拉》《修女安魂曲》《误会》《围城状态》《义人》《附魔者》。
    散文、评论集:《反与正》《婚礼》《反抗者》《夏天》。
     加缪名言
    1.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2.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
    3.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4.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5.真理在人那里获得生命力,并且展现出来。
    6.所有伟大的事迹和伟大的思想都有荒谬的开头。
     加缪和萨特
    1943年4月,加缪结识了萨特(让-保罗·萨特)和波伏娃,在哲学和戏剧等方面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了非常亲密的朋友。然而萨特倾向于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而加缪则对苏联社会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围绕加缪的《反抗者》,两人在萨特主编的《现代》刊物上发生论战。让松――刊物的一个普通编辑――写了长文抨击加缪,挖苦加缪是“君子”、“红十字道德”等,言词激烈。
    加缪怀疑这篇文章是受萨特的指使而写(事实上萨特也感到为难,因为他的刊物必须对《反抗者》发言,但又不同意加缪的见解,犹豫了一阵子后,才由让松写了上述文章,萨特也觉得措辞过于严厉),感到友情受了伤害,紧接着写了著名的“致主编先生”一信,将矛头对准萨特:“我亲爱的加缪:我们的友谊多艰,但我还是感到惋惜。如果您今天断绝了它……”两位朋友因思想对立而陷入情绪的激烈状态,一场“争吵”之后,从此势不两立。
    “匈牙利事件”是一个极限,他不可能允许自己矛盾下去。在以后的许多历史事件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他为一切受压迫者说话,“成了一个观点举足轻重的道德在场者”。这就是说,他在道德人性的点上,与加缪殊途同归。然而,他和加缪都没有丝毫和解的意思。
    中篇小说《堕落》的发表,实际上是对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种质疑。最终,历史证明了阿尔贝·加缪更加正确,而萨特在当时似乎正确,但是后来则并不正确了。
     人物评价
    加缪与孩子
    萨特:“加缪在20世纪顶住了历史潮流,独自继承着源远流长的醒世文学,他怀着顽强、严格、纯洁、肃穆、热情的人道主义,向当今时代的种种粗俗丑陋发起了胜负难卜的宣战”。
    福克纳:“加缪有着一颗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灵魂。”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辞:“他(加缪)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
    法国作家文化部长马尔罗:“加缪的作品始终与追求正义紧密相连。
    《纽约时报》:“加缪的作品是从战后混乱中冒出来的少有的文学之声,充满既和谐又有分寸的人道主义声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