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现代史 >

应天府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明代很重要?

http://www.newdu.com 2018-10-17 季我努学社 newdu 参加讨论

    作者: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我们翻检明代史书常常能看到一个历史名词“应天府”,这个应天府究竟在什么地方?它对于明代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有什么样的意义?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认识聊一聊这个问题。


    


    


    


    


    


    


    应天府


    


    今天南京仍然有一条叫做“集庆路”的道路,实际上,在元代时“集庆路”是一个相当大的地理概念。元代所设置的“集庆路”包括上元县、江宁县、句容县、溧水州、溧阳州等,放在今天就是南京市及其周边部分地区。南京地区在历史上有很多名称,随着历朝历代的政区设置而变换。建元元年(公元1127年),南宋政府改江宁府为建康府,并作为临安之外的一个陪都。至南宋末年宋元战争的逐步推进,蒙元势力攻取建康府只是时间问题。公元1275年,蒙元部队从今南京雨花台地区进入建康城。元军占领建康后,设立建康府宣抚司。此后辖区名称几经变异,至1299年,改称为“建康路”,且在行政关系上直接隶属于江浙行省。1329年冬(元天历二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此后直到蒙元势力北撤,南京地区的名称一直沿用“集庆路”。


    


    


    


    


    


    


    今天南京城内依旧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


    


    元末群雄起义,各地起义军攻城拔寨,夺取州县,朱元璋势力从乱世中崛起,并于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攻占集庆路。该年三月,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至此,我们本文的“主角”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南京地区都被称为应天府。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集团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朱元璋于是即位为吴王,以应天府为王都,并在此后几年中对应天府进行大规模的营建。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朱元璋终于称帝,仍以应天府为明王朝京城。第二年九月始建新京城,据称征伐军民工匠的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四年后新王城建设完成,都城内的宫城(即今明故宫)称紫禁城。洪武十一年开始,应天府称京师。不过“京师”的头衔并没有在应天府这里停留太久。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获得王位,打算离开南方,将自己的王都放在做燕王时期的“老巢”——即后来的北京。


    


    


    


    


    


    


    明代应天府城墙遗址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明成祖开始了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与此同时,争取与蒙古族建立友好关系。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开始的十多年中,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位于顺天府的新都城也在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正式开工修建。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参考资料:


    


    1.张廷玉等:明史


    


    2.李新峰:明朝建国前的“应天府”与“建康”


    


    3.萧少秋:明初行省制度考略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赵培文


    


    欢迎订阅季我努沙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