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现代史 >

所谓“清谈”到底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的?东晋士族文人“清谈”时要遵循怎样的规则?

http://www.newdu.com 2018-10-17 抗战影像史 newdu 参加讨论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李蕾。


    


    


    


    阮籍


    “清谈”也被称为是“清谭”,是指一种文人志士聚集在一处对于一些玄学问题,或是时事进行谈论批评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承袭了东汉时期的清议。清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清雅的谈论,杜甫曾作诗云:“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二是对时事的评论,三是对于老庄思想的崇尚,对于玄学问题的议论,在《晋书·隐逸传·鲁褒》这样记载:“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四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谈论,五是指一般的闲谈。


    


    《兰亭集序》


    在名篇《兰亭集序》中曾这样描绘清谈盛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流贤士聚集在一起,各抒己见,侃侃而谈。这也被视为是东晋士族文人的一次大规模清谈盛会。


    


    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的名士们主要以清谈为交流的方式,对于很多有关自然,哲学,玄学,名教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清谈的主要方式是口谈,魏晋清谈的进行是有一套程式的,清谈会有对手,双方就某一问题引起争辩,辩论双方为主客,对于人数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可以两个人,也可以三个,或者更多人。清谈的席位称为“谈坐”,谈论的术语称为“谈端”,言论时引经据典称作“谈证”,谈论的语言称为“谈锋”。士族阶层或是统治阶级,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在一起讨论争辩,各抒己见。在清谈时,由一方提出见解发表言论,另一方进行质疑,也就是所谓的“问难”,由此来反驳对方观点。双方相互就对方的观点提出质疑,反驳,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到结束时,双方或达成一致,或仍是各执一词,若仍是各执一词的话,则会有人出来调停,这被称为“一番”,甚至会有“两番”,“三番”,胜利的一方被称为胜论,失败的一方则为败论。这就是清谈的程式。


    参考文献:


    1. 《论清议之风与“魏晋时期”礼法文化的关系》赵新萍; 杜志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论东汉魏晋名士的清议和清谈》刘康德 探索与争鸣


    3. 《寻找魏晋时代的文化符号,探析竹林七贤的谈玄清议——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竹林七贤文学略论》刘双喜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胡一舟 王雪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