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经过1949—1966年的社会主义文艺实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进一步发挥它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启动被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长城”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中国民间谚语集成》,截止2009年,历时25年,全国省卷本全部出版。尽管这次的民间文艺搜集成果通过文本形式呈现,但她依然是植根于民众社会生活的文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脉”。 进入21世纪,民间文艺的发展主要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2001年昆曲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学术领域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04年8月28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国成为第六个加入《公约》国家。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国家层面全面启动。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前提,这也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区别。民间文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底色,……在意识的深处、在文化血脉中,一直都有民间文化的东西。” 民间文艺在历史发展中,“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民间文艺以及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一直到新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艺在每一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民间文艺的发展与变异亦呈现了这一显著特性。从历史积淀与现实发展都可看出,每一个时代的民间文艺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时代气质、时代特征和时代内容,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密切关联。当然在强调时代性的同时,不能忽略民间文艺的历史性。“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成自己的对立物。”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史观,坚决反对割裂历史以及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强调要在检视文化遗产基础上,吸纳优秀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对待文艺的时代性与历史性关系之问题上,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初就已经给予关注。毛泽东论述了文艺时代性与历史性的“源”“流”意义。基于毛泽东文艺思想之上,习近平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了这一问题。在对待文艺的历史性问题上,他提出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绝不可抛弃或背叛自己的历史文化,要以史为鉴,这样才“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而且“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对于民间文艺而言更是如此,她本身就是“人民的文艺”,但在关注其当下性(时代性)的同时,也要反对“人民”与“历史”缺席的民间文艺,真正搜集来自群众的民间文艺,并使得她能真正为其持有者服务,发挥其“中国故事”讲述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原载《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注释请参看期刊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