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现代史 >

当面怼人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http://www.newdu.com 2018-10-22 大梁如姬 newdu 参加讨论

    春秋时期的人有一个特色,喜欢当面怼人。你说得对,他点赞,你说得不对,他马上怼回去。被怼的人多数还都比较温和低调,即使被怼得面红耳赤还要表示惭愧:“啊,你说得对!我自罚酒三杯……”


    


    晏子怼天怼地怼领导


    


    大贤人晏子的怼人技能早在小学课本《晏子使楚》中就向我们展露了部分——齐景公派晏子去楚国交朋友,众所周知,即使是和谐的两国在友好访问的时候也经常以各种手段想压对方一头,以此弘扬自己的国威,于是,看到晏子的楚灵王马上想到了调戏的办法。据史载,晏子长得非常矮,有的史书说他不足六尺,有的不足五尺,按春秋时最长的尺子算,晏子也才138cm,是个实实在在的霍比特人。


    


    楚灵王派使者引导晏子入宫,特地在大门旁边凿了个小门,刚好够晏子的身高进去。晏子一看就怼了:“咋地?你们是狗国吗?去狗国才从狗门进。”


    


    


    


    


    本来楚灵王想嘲讽晏子矮得像狗,可聪明的晏子很快就能转换概念,把狗包袱丢还给楚国:我是人,我出使的国家以什么方式对待我,就说明你们是什么货色。楚国被怼得哑口无言。


    


    后来双方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交锋,楚灵王亲自上阵,也都被晏子怼得败下阵来,只好老老实实接待晏子。楚灵王一定想不到,晏子不止怼他,对自己国家的人他也并不是个能好好说话的人。


    


    当初,晏子在齐庄公手下不是很受重用,于是溜去隐居了。后来,齐庄公因为调戏别人老婆被绿帽哥崔杼愤怒地杀死,齐国乱成一团,不少人逃亡到了外国避祸,晏子反而大大方方地走到崔杼家,准备去祭祀死于非命的国家领导人。


    


    走到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打打杀杀的声音还没停止,司机忍不住问:“主人主人,崔杼杀死了老大,我们也要殉死吗?”


    


    晏子怀疑自己的耳朵,国君死了关我屁事吗?于是回怼:“老大是我一个人的老大吗?我为什么要跟着去死?”


    司机放了心,又问:“那咱们也逃走吧?”


    


    


    


    


    晏子怼:“老大是我杀的吗?我为什么要逃?”


    


    司机无奈:“那……咱回家去吧。”


    


    晏子白了司机一眼,我千里迢迢来干啥的?又怼道:“老大都死了,国家都乱了,哪里还有家?”


    


    司机被怼得哑口无言,行行行,你说咋办就咋办。晏子于是跑进崔杼家抱着齐庄公大哭了一场,又大大方方地走出了崔家。因为平时的名声好,崔杼也不敢杀他。


    


    崔杼杀完国君准备搞维稳政策,把齐国大臣拉到一起,强迫大家歃血为盟,发誓以后只听自己的。话还没说完,忽然有一个人仰天长叹了一声:“唉,我如果不听从忠君利国的人,我将死无葬身之地,老天爷为证!”不用说,这个人就是晏子,晏子发完誓拔腿就走,剩下崔杼风中凌乱。


    


    你以为晏子只怼手下人和乱臣贼子么?no,他是看不惯谁就怼谁。


    


    齐庄公之后,齐国的君位落到了齐景公身上。齐景公很重视晏子,让他当了齐国总理,几乎天天带在身边,什么都听他的。但晏子是个很能挑刺又不会说人话的人,于是,齐景公自此开启了被怼的生涯。


    


    有一次,齐景公带着大臣一起去牛山玩,一边喝酒一边欣赏风景。登高望远的时候,看着祖国壮丽的山河,繁华的王宫,这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感觉太好了!可转念一想,从上古至今,不管是伟大的圣君,贤能的臣子,还是普通的百姓,有谁能逃离死亡呢?每个人都要死,死了,就享受不到、感受不到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美好了。


    


    


    


    


    


    齐景公越想越难过,忍不住对身边的臣子们说:“啊!我的国都真美啊!地大物博,百草丰茂,肥马轻裘,堆金积玉……可是,我身为一国之君,为什么也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消逝呢?如果自古以来就没有死亡,那该有多开心啊!”说完,齐景公眼角不禁滑落了几滴泪。


    


    旁边的近臣艾孔、梁丘据听完也很伤感,想想自己跟着老大混,一般的马车也坐过,差不多的美食也吃过,漂亮的妹子也泡过,自己都不想死,何况富有四海的国家领导人?于是大家有的呜咽抽噎,有的抱头痛哭,一时间,整个场面变成了殡葬场一样。


    


    “哈哈哈哈哈哈哈”,一阵爆笑的声音打断了哭声,大家循声望去,不用猜,又是晏子。晏子一贯作风大家都有所了解,有人认为他睿智,有人认为他就喜欢哗众取宠,于是都不说话,示意他请开始表演。


    


    齐景公擦了擦眼泪,咽了咽嘴角的口水说:“今天出来玩,大家都很伤感,你一个人狂笑,几个意思?”


    


    晏子说:“哈哈哈,我很高兴啊。今天让我看到了一个怯懦的君王和几个谄媚的臣子,真欢乐。”发现被讽刺,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应,晏子接着说,“自古以来要是大家都不会死,那咱们的祖宗姜太公老人家还在,伟大的霸主齐桓公也在,齐庄公、齐灵公也在,这么多人都守护着齐国,哪里还有老大你的份?那么,你现在应该在哪儿?估计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站在田里插秧种地吧!哪里还有空想什么人死不死的问题?真是笑死我了。”


    


    唰,齐景公脸红了,但齐景公很能给自己找台阶,马上端起酒就说:“有道理有道理,人生这么短,我们不该花时间伤感,不如多认真地搞事情,搞事情!”


     


    圣人子产时尚怼人


    


    大圣人子产表面温良恭俭让,其实怼起人来也非常犀利,让人无言以对。事情还得从国际问题说起。


    


    春秋的历史,就是争谁是带头大哥的历史。自从春秋国际形势进入晋楚争霸以后,横隔在两国之间的若干个小国家就倒霉了。因为两大超级大国都不愿意直接干仗,习惯于拿彼此底下的小弟开刀来震慑对方,于是,底下小国就纷纷面临战队的选择。陈、蔡、许等国一心向楚,宋、卫基本跟晋国混,中间的郑国最尴尬,他们既跟晋国接壤,又和楚国是邻居,经常面临选择困难症。就像两个男人争夺一个女人,郑国选择了谁,谁都要打她。郑国早就知道了相处模式,于是基本国策就是谁来跟谁睡,走远了的就提上裤子不认人。


    


    


    


    


    有一次,楚国刚走,郑国又跟晋国混在一起,楚国当然很生气,拉上小弟陈国就去把郑国胖揍了一顿。楚国撤军以后,郑国人看见陈军经过的路上,水井也被填了,树木也被砍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郑国人民挖口井容易么?大家都很气愤。楚国干不赢,小小陈国还是随便揍的,于是郑国一拍大腿,跑去打陈国报仇。


    


    陈国自然不是郑国的对手,虽然在晋楚争霸中郑国已经沦为了一个墙头草的角色,但在这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世界,郑国这个二等鱼吃吃周边三等虾米还是毫无压力的。当郑国总理、国防部长子展、子产等人率领大军开到陈国,陈国国家领导人撒丫子就跑,把国家的青铜器送了一堆给郑国表示服气。


    


    


    


    


    打完陈国,按照规矩,要向带头大哥敬献战利品,此时郑国正跟晋国混,于是子产开着车从河南一路来到山西。晋国人不开心了,郑国是个墙头草,现在跟自己,可能明天就又和楚国眉来眼去了,根本不值得好招待,但陈国这种一贯亲楚派的国家还是可以争取一下阵营的,于是,晋国总理、“赵氏孤儿”赵武派人去刁难子产,质问子产陈国犯了啥罪。


    


    子产不卑不亢地说:“陈国是上古虞舜的后代,我们祖先周文王、周武王为了纪念上古黄帝、尧、舜这些明君圣主而把舜帝后人封在陈地。后来陈国一直不省心,内乱不断,都是我们隔壁老郑的历代祖先帮他们平叛,给他们立新领导,安定他们的国家。结果陈国不知道感恩,丢弃我们这么好的亲戚,反而跟着楚蛮子打我们。我们去年就向盟主哥提交了要揍陈国的报告,但你们没批复。可是,我们咽不下这口气啊,陈国把我们的井填了,树砍了,我们私下想,再不报复一下,实在给姬家人丢脸,所以我们就干了。陈国很明显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把东西都送我们了,我们这才敢来向大哥敬献战利品。”


    


    


    


    


    晋国人被说得一脸懵,继续装:“那……那你们为啥要侵犯小国?”


    


    子产忍不住呵呵,直接回怼:“先王说过,只要是有罪的,诸侯都可以揍。而且从前周天子分封地盘有明确限制,天子的土地方圆一千里,诸侯的土地方圆一百里,各个爵位以此递减。现在霸主哥家纵横诸侯间,土地方圆几千里,如果不是侵犯小国得来,难道是充话费送的?”


    


    赵武在后面听得满头汗:“行行行,你长得帅说什么都对。”赶紧把底下人调了回来,接受了战利品。


    


    子产的原话是:“若无侵小,何以至焉?”,翻译过来不就是“难道充话费送的?”


    


    这位孔子非常崇拜的大圣人子产可以说是怼得很直接、很时髦了。


    


    


    大梁如姬/文


    原创首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