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国际赫梯学大会与赫梯学研究趋势

http://www.newdu.com 2018-10-22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 李政 参加讨论
    自首届国际赫梯学大会于1990年在土耳其召开后,每三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十届。步入新世纪以来,赫梯学迅猛发展,不同国家的学者密切合作研究、电子数据库的建设、新的考古遗址的发现、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赫梯学研究队伍的壮大等,无不是国际赫梯学大会上的亮点。这些亮点反映出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不仅涵盖公元前两千纪赫梯人的考古、历史和文化,而且包括这一时期小亚半岛哈梯人、鲁维人、帕莱克人和胡里特人的研究;更有公元前一千纪小亚半岛弗里吉亚人、吕底亚人、吕西亚人以及卡利安人的研究和这一时期叙利亚地区新赫梯王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大量开创性的成果对前人的认识提出了挑战,或者证实了前人提出的一些假设,一些成果还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赫梯学大会不只是一个宣读论文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还是一个展现不同国家学者合作的舞台。例如,德国学者克林格尔与以色列学者高仁在第八届赫梯学大会(2011年)发表论文“运用矿物学和化学方法研究赫梯楔形文字泥板文献的由来和发展”,借助科技手段,探讨赫梯楔形文字泥板文献断代的可能性,开辟了泥板断代新的研究途径。他们的研究数据和结论的真实性引发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未来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赫梯泥板文献的断代问题。在第九届赫梯学大会(2014年)上,土耳其学者苏艾尔与意大利学者马蒂诺合作,对沙皮努瓦(今奥塔克伊)出土的胡里特语泥板残片进行研究,前者发表论文“沙皮努瓦出土的胡里特语泥板文献”,后者研究了其中的一部分文献并宣读论文“沙皮努瓦泥板文献对于理解伊特卡尔兹仪式的贡献”。苏艾尔和英国学者维登基于奥塔克伊遗址新出土的一篇印文残片,共同发表论文“某位女士:一位来自奥塔克伊的忙碌的赫梯女子”,这篇论文对于赫梯语“妇女”一词的发现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此外,日本考古学者松村和英国学者维登在本届大会上联合宣读论文,介绍比克吕卡莱遗址及其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印章的情况。德国学者米勒、格瑞辛与荷兰学者瓦尔合作研究,共同宣读论文“第一神庙所藏泥板文献的修复”,尝试修复赫梯都城遗址哈吐沙第一神庙出土的残缺泥板。最近一届赫梯学大会(2017年)也有多个报告是学者们合作的成果,其中有三位美国学者与一位法国学者共同完成一篇论文,题为“结构性的核心模式与贸易的持续”。芝加哥大学东方学学院赫梯项目组本身就是一支跨国力量,由美国、荷兰和土耳其学者组成,面对赫梯学研究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在大会上提出了合作“重修芝加哥赫梯语词典”的计划。
    可见,集体合作研究日益成为赫梯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方式,而且被认为越来越有必要。在德国,美因茨科学院、马尔堡菲利普大学和维尔茨堡大学的学者们面对数量庞大的赫梯节日泥板文献残片,联合立项“赫梯节日仪式——安纳托利亚晚期青铜时代宗教祭祀的国家管理”,未来有关赫梯人的节日的研究将呈现出全新面貌。“第一神庙出土泥板残片修复工程”是另一个任务重、难度大的项目,面对出土于第一神庙的大量残片,德国和荷兰等国学者合作立项并进行残片拼合研究,这对于赫梯文献完整性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这些合作跨越了国度,是人文学者与自然科学研究学者间的合作,是考古学者与语言历史文化学者的合作。这样的合作未来既能够开拓思路,弥补土耳其学者研究力量的不足,将极大地推进新近出土泥板文献研究的速度;也能够发挥优势,弥补早期研究的一些不足,加快赫梯学研究的进程。
    数据库建设是赫梯学大会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20世纪90年代,“赫梯学门户网”在德国美因茨上线,由该州科学与文学研究院创办,是赫梯学界最早、最权威、介绍最全面的电子资源库。在第八届赫梯学大会上,威廉教授专题介绍了该网络平台的最新进展情况,包括项目的运转、新泥板的补充与拼合、3D泥板文献图片的制作、诸如“赫梯文献总目”等栏目学术研究信息的更新等。泥板图片的公布,使得德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学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查阅,改变了以往只能通过抄写版本进行研究的局面,这对赫梯学的研究是一个巨大贡献。该数据库日常工作由赫梯学国际知名学者负责管理,每隔半年全面更新一次主要数据,逐渐成为赫梯学网络资源信息库的核心。第十届赫梯学大会还特别安排了一场电子数据库建设专题报告会,荷兰学者克吕克豪尔斯特和瓦尔汇报了“莱顿赫梯文献电子数据库”、美国学者洛夫乔伊介绍了“安纳托利亚象形符号文字学研究数据库”,德国学者里肯展示了“印欧语系安纳托利亚语族诸小语言电子注解数据库”。象形符号文字学研究和印欧语系安纳托利亚语族诸小语言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具有开创意义,而且将极大地推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程。此外,德国学者在挖掘奥伊马池遗址后,创办网页,适时介绍该遗址出土文物的情况。这些网络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整合了赫梯学研究的实时进展情况,受到学者们的普遍赞赏。
    来自多个国家的考古学家们在大会上还汇报了近年来新的考古遗址的探寻、挖掘等信息。除了哈吐沙、沙皮努瓦以及阿拉伽休雨克等遗址在继续挖掘之外,德国马尔堡菲利普大学考古队在米勒—卡佩的率领下在卡亚里皮纳尔遗址发现了属于赫梯中王国时期的赫梯语和胡里特语泥板文献、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印文等文物。意大利考古队在乌沙克休雨克遗址新发现了少量赫梯楔形文字泥板文献和印文等。德国东方学会考古队新开辟了一个考古遗址,该遗址位于安纳托利亚北部地区,有学者认为很可能是赫梯文献中常见的奈里克城(今奥伊马池),这是赫梯人重要的祭祀中心。还需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考古队的力量正在壮大,尤其是苏艾尔教授主导下的沙皮努瓦遗址挖掘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发现了不少公共建筑,出土了不少珍贵的赫梯语和胡里特语泥板文献和其他文物。在埃斯基亚帕尔,土耳其考古学家斯帕黑教授率领的考古队也发现了赫梯人的一块楔形文字泥板文献,这里成为赫梯文献出土的又一个新地点。此外,英国、荷兰和日本考古队虽然主要从事安纳托利亚半岛地区的史前考古,但是他们的考古挖掘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赫梯人的楔形文字泥板残片和其他器物时有发现。未来,赫梯时代的考古遗址挖掘一定还会有大的突破。
    赫梯学在亚述学的环抱中诞生,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作为赫梯学家们的学术盛会,国际赫梯学大会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展现出来的赫梯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赫梯语、鲁维语和胡里特语等语言为基础,以安纳托利亚半岛为纽带,这片古老土地上诞生的文明不仅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更使其成为揭开古代安纳托利亚文明的一把钥匙。
    (作者:李政,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