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国史 >

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和基本特征

http://www.newdu.com 2018-10-29 天津日报 刘景泉 杨丽雯 参加讨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这场伟大革命至今已经走过了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党领导全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1 打破思想坚冰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当时的国内外大势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选择。
    1978年5 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同志指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迷信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为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供了舆论准备和理论支持,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经过此前三十余天中央工作会议的准备,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这次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解决农民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的农村改革首先兴起并取得突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则围绕企业扩权、试行经济责任制等方面展开,对外开放通过兴办经济特区打开了突破口。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反思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现存弊端中启动并形成总体思路。与此同时,为把全党全国人民的精力集中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还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澄清重大理论是非,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在此基础上,1982年党的十二大鲜明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二大以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并从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教育、精神文明等领域拓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各领域改革全面展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为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改革开放进一步引向深入,1987年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经过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的9年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初具轮廓。
    2 “南方谈话”发表
    改革开放加快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历史上长期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集中暴露,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加之国内政治风波和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给中国的改革开放造成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形势,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他还特别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供了直接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以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成为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作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战略规划,并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大会特别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就从思想上为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进程中,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 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21世纪初,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统筹规划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提出并深入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努力方向和发展思路,并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总体战略,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
    在改革开放即将步入第30个年头之际,2007年党的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出发,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等重大问题作出全面部署。十七大以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应对来自国际国内、政治经济领域的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全力推进各领域改革开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4 实现民族复兴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2012年,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开启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针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渐突出等情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紧迫现实问题,科学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方案,以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垒台、积厚成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5年,也是改革集中推进、全面深入、成果显著、积累经验的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汇聚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谱写了改革开放的全新篇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2017年党的十九大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动员令,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必将极大地凝聚起共同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引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更为波澜壮阔的航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事实有力地证明,40年改革开放“真正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不但重塑了当代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开创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蓬勃生命力。改革开放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我国40年来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