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欧洲什一税源于古代两河流域

http://www.newdu.com 2018-10-3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刘昌玉 应俊 参加讨论

    关键词:什一税;巴比伦;苏美尔;楔形文字文献;
    什一税(Tithe)作为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税种之一,并非起源于欧洲,而是源于古代两河流域。中世纪什一税同教堂关系密切,与此相似,古代两河流域的什一税也同神庙密切相关。在两河流域文明肇始之时,什一税就是神庙税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最早的什一税是一种宗教税。在两河流域早期的苏美尔文献中,关于什一税的史料比较匮乏,但在两河流域后期的阿卡德语文献中,有关什一税的记载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详细。
       体现朴素粗简特色
    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文献中,什一税的术语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苏美尔语术语,另一类是阿卡德语术语。苏美尔语的什一税术语为za3-u,或者zag-u,出现于公元前3千纪,其中符号za3或zag本义是“边、边界”,符号u即“十”之义。这个术语主要用于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前2112—前2004),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什一税证据,记载于该王朝第二位国王舒尔吉在位时期(前2094—前2047)。关于什一税的楔形文字文献证据,最晚见于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前331—前323)。可见,什一税在两河流域跨越近两千年。
    阿卡德语什一税术语有三个,第一个术语为esrētum,见于公元前2千纪古巴比伦文献和古亚述文献,亦见于叙利亚地区的乌加里特文献。在古亚述文献中,一般拼写为isrātum或usrātum,是esrētum的变形,体现了亚述地区特色。第二个术语为esru,见于公元前1千纪新巴比伦文献和古波斯文献,其变体为isrum,亦见于古巴比伦文献。第三个术语为ma’saru,仅见于乌加里特文献,很少出现。
    在古代两河流域,什一税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贵金属,具有货币性质,以白银为主,辅以黄金和铜,其中白银亦有“贵金属、货币”之义。第二类是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农产品包括大麦、椰枣、芝麻、小麦面粉、大麦面粉、二粒小麦、无花果和豆瓣菜;手工产品有节杖、铜环、金脚镯、铜制小雕像、头饰品等。第三类是牲畜,在两河流域经济文献中记载最多,包括牛、绵羊、山羊、驴以及羊毛等副产品。第四类是其他产品,大致包括鱼类、红玉髓、青金石、象牙、植物油、香料、各类木材等。可见,什一税种类多种多样,没有固定形式,这体现了什一税诞生伊始朴素粗简的特色。
    具有宗教和世俗功能
    在古代两河流域,什一税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的二元功能与特色。一般而言,什一税是缴纳给神庙的,故被视为神庙税或宗教赋税。据楔形文字文献记载,大量物品作为什一税被缴纳给各大神庙,奉献给诸多神灵。主要神庙有:乌鲁克女神伊南娜的神庙“埃安那”、西帕尔主神太阳神沙马什的神庙“埃巴巴尔”,以及巴比伦城主神马尔杜克的神庙“埃萨吉尔”。一个神庙除供奉一位主神外,还可以供奉其他神位,比较大的神庙都供奉有多位神灵,一位神也可以被供奉在多个神庙中。根据公元前3千纪至前1千纪楔形文字文献,接收什一税的神灵主要有:阿达德、贝尔(贝莱特)、伊南娜(伊什塔尔)、马尔杜克、纳布、南那、涅加尔、宁加尔、尼努尔塔、努斯库、辛、沙马什。
    什一税征收之后,一般储存于神庙区或者附近,大麦、芝麻和椰枣等农产品储存在隶属于神庙的仓库中。缴税地点一般为神庙主门口,征收来的什一税在此登记入库。什一税的征收不仅限于两河流域本土,也涉及周边地区。据一篇拉尔萨王朝文献记载,从波斯湾的迪尔蒙(今巴林)进口的黄金、白银、铜、象牙和宝石等商品,其中十分之一作为什一税被缴纳到女神宁加尔的神庙中。
    什一税除了作为宗教赋税外,还具有世俗赋税性质,不过这方面的文献证据远远少于宗教税的记录,主要见于古亚述文献中。亚述商人须将其贸易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什一税缴纳给安纳托利亚的统治者,其赋税形式主要是纺织品而非白银。这种什一税有别于宗教赋税,而是一种贸易税或者商品进口税,国王和其他王室成员一般是世俗什一税的接收者。
    肇始于两河文明诞生之初
    古代两河流域什一税的纳税人几乎囊括所有自由民阶层,他们将收入和财产的十分之一缴纳给神庙。这些纳税人包括国王及其他王室成员、各级世俗与宗教官员、各种职业的自由民、城市或地区为单位的集体纳税人等。国王一方面是什一税的接收者,另一方面也是纳税人,须将部分王室财产缴纳给神庙,这体现了君权神授思想。至于国王缴纳什一税到底是出自神庙的强制要求还是国王自愿,我们不得而知。整个两河流域历史中,神庙与王权的斗争和矛盾一直没有中断,国王的权力受到神庙的牵制,而什一税就是很好的工具。作为什一税纳税人的各级世俗与宗教官员,则主要包括维齐尔、行省总督、神庙主管等。
    什一税主要是缴纳给神庙的,神庙理所当然是收税人或者接收者,但是具体接收者的身份在文献中没有记载。直到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收税人的信息才逐渐丰富,其文献中有一个特定的阿卡德语术语sa muhhi esru,直译为“什一税接收者”,明确了收税人的存在。据新巴比伦文献记载,神庙服务人员是直接接收者,但最终的收税人是神庙主管甚至是国王,神庙服务人员只是扮演了经手者或代理人角色。
    什一税最早可以追溯到苏美尔人统治两河流域时期,即公元前3千纪。虽然目前已知最早的什一税证据见于乌尔第三王朝第二位国王舒尔吉时期,但他未必是始创者。也许早在两河文明伊始,即大约公元前3200年楔形文字发明与苏美尔城邦国家诞生之初,随着神庙的产生,什一税可能就已经存在。
    古代两河流域的统治者不仅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也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身兼宗教与世俗双重身份,体现了君权神授思想。在古代近东、埃及、希腊、阿拉伯南部和伊斯兰世界,什一税的接收者都是神庙或带有宗教性质的机构。在古埃及,什一税主要见于晚期文献,很可能是从中东地区引入的税种。古代犹太人从两河流域地区借用了什一税,又将其传入埃及,这很可能与旧约记载相吻合。既然犹太人的什一税源自两河流域,欧洲中世纪的什一税则来自旧约,那么我们可以说,欧洲中世纪的什一税源于古代两河流域。新巴比伦王国灭亡之后,什一税被波斯帝国继承下来。直到亚历山大大帝统治近东时,什一税依然存在。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灭亡以及楔形文字文献被遗忘,什一税在楔形文字文献中走到了尽头,却被其他文明继承下来,从而影响了中世纪历史。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赋税制度研究”(17CSS00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