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导语· 遗产研究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起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始将遗产研究推上了新的台阶。在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遗产之于多层次认同建构的意义和对遗产保护中国经验的论证成为当前中国遗产研究的热点。作为国际性的文化实践,遗产保护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发生的,需要在全球社会的格局中梳理遗产保护兴起的历史脉络。在对遗产保护国际性经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反思中国学界的遗产观,推动中国遗产研究理论和保护实践进步,实现中国与世界遗产研究的交互推进。 遗产的出现是全球社会发展秩序与格局的产物。遗产保护概念的提出,着眼的不仅是对具体文化形态的保护,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秩序的自省与调试。由此,批判性的遗产研究理应成为遗产研究的自然维度。批判性遗产研究包含着两个层面的维度。首先是对于遗产自身的批判。作为文化的遗产之所以成为遗产,是既有的发展秩序下权力与意识形态建构的产物。这一发展秩序与格局,可能是全球层次上的,也可能发生在民族国家内部。批判性遗产研究首先需要反思的便是遗产所处的多重权力格局。其次,世界范围内遗产保护工作多重问题的出现意味着批判性遗产研究需要对既有的保护格局与措施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探究建立合理的保护体系、实现人类文明传承与绵延的可能。这也正是遗产保护兴起的最初诉求。 本期的五篇论文立足于遗产保护的中外区域性案例,对“批判性遗产研究”这一主题进行阐释。龚浩群的论文《迈向批判性遗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知识困惑与范式转型》在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批判性遗产研究的基本主张与观点,并对这一理论在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转型的可能进行探讨。沃尔迪玛·哈福斯坦的论文《山鹰之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造过程》对《老鹰之歌》这一流传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民歌因为被录制成多种唱片而引发的争议,以及这一争议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意义予以阐释。文章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兴起的深层次国际背景进行了分析,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权力建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剥夺性保护的悖谬进行了阐释。希特拉里·盖楚阿·雷纳的论文《墨西哥非裔族群政治动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墨西哥奇卡海岸黑人社区的田野调查,认为可以将黑人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为社群动员的一种方式,倡导多元主体参与的遗产保护,改变遗产保护物质化、商业化及民俗化的桎梏,实现遗产作为社会结构过程的属性和意义。张青仁的论文《殖民主义遗迹与墨西哥恰帕斯州印第安人的“反遗产化”运动》,通过对墨西哥恰帕斯州印第安民众抵制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遗产化动因的分析,指出了既有遗产保护框架中反思性和包容性缺失的深层次问题,倡导遗产保护应当融入“热阐释”的理念,包容纳入少数族群对于特殊遗产的情感性诉求,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袁剑的论文《中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现状及特质》梳理了中亚各国文化遗产的源流,在世界格局变动中对中亚各国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呈现,并对中亚各国文化遗产之于民族国家建构以及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予以阐释。 ——专题主持人:张青仁 ·“文化遗产的批判性研究”专题· [龚浩群 姚畅] 迈向批判性遗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知识困惑与范式转型 [沃尔迪玛·哈福斯坦] 山鹰之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造过程 [希特拉里·盖楚阿·雷纳] 墨西哥非裔族群政治动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青仁] 殖民主义遗迹与墨西哥恰帕斯州印第安人的“反遗产化”运动 [袁剑] 中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现状及特质 (本组专题刊于《文化遗产》2018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