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往来信札》(王宏、黄燕妮、计宏伟整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第12册,收录有21通徐亮致张元济信的影印件。时间由1944年至1945年,内容都是关于东方图书馆图书整理、出借、转移与收回等事。写信人徐亮生平不详,但无疑是当时东方图书馆在沪的管理人员。这批信都是作者向董事长张元济汇报的工作信件,此前张人凤、柳和城编著的《张元济年谱长编》,以及其他研究著述均未提到过这位徐亮先生的名字,人们对抗战时期东方图书馆的情况知晓度也几乎为零,现在这批信件也许能帮助我们揭开此历史谜团。 众所周知,东方图书馆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图书室涵芬楼发展而来。1924年3月,东方图书馆新馆在宝山路落成,王云五任馆长。5月,该馆对社会开放,藏书达30万册。1932年“一·二八”之役,除5300多册善本古籍早先转移到金城银行保险库得以保存外,该馆藏书及建筑全部毁于日寇的侵略战火。1933年,商务成立包括四位外籍委员在内的“东方图书馆复兴委员会”,从每年盈余所提乙种特别公积金中拨付三分之一作为复兴基金。至1935年初,陆续购置或捐赠所得藏书已将近10万册,上年德国学术团体捐赠的图书期刊就达1万册以上,1935年法国公益慈善会所捐书籍也有一千余种,但是馆舍始终无法恢复,图书一直借用他处储存。1937年“八一三”后,商务总管理处与总经理王云五内迁,上海改设办事处。张元济留沪,成为商务上海一大摊子的实际主持者。“孤岛”时期,他还主持编印了著名的《孤本元明杂剧》以及《广东丛书》等书。从徐亮的来信可知,上海沦陷后的极其艰苦环境下,张元济始终亲自关注着东方图书馆图书的整理、转移与保管等繁琐业务,而他本人却依靠鬻文卖字维持生活。 1953年,东方图书馆解散。此前在张元济等主持下,已将21册《永乐大典》捐献给国家,原寄存于银行保险库的善本古籍由国家文物局收购,余下其他普通书刊则全部捐赠给上海市人民政府。 关于东方图书馆开馆后的主要管理人,一直为江畬经(伯训)。1933年复兴后由董元芳负责。1948年至1953年期间是林斯德。抗战前后藏书保管人应该就是徐亮。当时该馆藏书主要储存于静安别墅,也有相当部分被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即信中多次提及的“德专”)借用,徐亮似在该学校有兼职。这批信中提到东方图书馆图书流转与管理的情况,对研究东图历史不无参考价值。信中一再提及“德专”与“上海德国医学院”跟东图的合作,也可以丰富我们对沦陷时期一批反纳粹的德国朋友在沪生活、办学情况的了解。可惜张元济给徐亮的信,至今一封都没有发现。现将这批信件整理发表,稍加考释,希望关心商务印书馆与东方图书馆历史的朋友从中能得到一点启示,发掘出更多、更详尽的史料,还原这段几乎被淹没的历史。对于徐亮其人,希望有知情者告知。 这批信件有十余通未署年份,《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往来信札》编印时置于有年份信札之后。现根据其中线索考出应都写于1944年,故按先后调整置于前面,特此说明。序列号由整理者所加。 [1]1944年1月5日 尊示敬悉。去岁仅清查书籍,未曾检点杂志。尊意于办事时期内,每月以若干时日整理杂志,谨当遵命办理。现在正忙于收纳退职以及在职同人所借之书籍,约一周后可结束,届时当可开始整理之工作也。耑此,即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一月五日 [考释]第1至13号信均未署年份,但内容有持续性。第9号署有“三月二十日”的信提到“本月十八日(上星期六)”,查1940年代只有1944年3月18日是星期六,故此有连续性内容的信件当写于1944年。 徐亮根据张元济“每月以若干时日整理杂志”的通知,在上年整理书籍之后准备约一周后开始进行。从“现在正忙于收纳退职以及在职同人所借之书”一句,我们可知那时东图对商务同人还是“开放”借阅的。 [2]1944年1月8日 尊示谨悉。柏教授至外埠讲学于昨日始返校。晤面时曾问之提及还书事,彼已应允缴还一部分借书,并已嘱负责人办理此事,下周内当可着人送至东方图书馆。东方图书馆之目录整理之后,业已完成,惟有各种卡片(如标题、书名、著者等)在整理时经分散后,致均须重行按一定之秩序使其还原。此项工作如无大错,或更改不多时,当可于一周之内竣工。至于商务图书馆之整理事务,仅完成清查工作。此即言馆内现有藏书若干,其他整理工作如校对总登簿、清查借条,以及整理各种卡片目录等之工作,概未举行。晚拟于东方图书馆之目录排列安当之后,即开始工作。此上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一月八日 [考释]柏教授(又译作白乃德),原名柏德(Eduard Birt,1880-1957),德国人,原同济医学院院长兼宝隆医院院长,是一位反纳粹、有正义感的外科医生。当时在德专任教。德专,指创建于1907年、位于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1195号原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时称私立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即今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此信有三层内容:第一,德专向东图借有一批书,张元济要求徐亮索还。第二,徐告知东方图书馆目录整理已完成。第三,“商务图书馆”之整理,仅完成清查工作,其他有待下一步进行。所谓“商务图书馆”,既与东图图书分别叙述,可能指供商务同人工作用的另一类图书。以上三项工作似均为张元济所指示。 [3]1944年1月13日 菊翁赐鉴:敬启者,日昨午后三时许,德专送还借书共三十三种,计五十九册,当即由晚逐一检点,并于附来之清单上签收,并加盖图截,以清手续。副清单则由晚收存,以便日后稽考之用。专此,即肃钧安。 晚徐亮谨上 一月十三日 [考释]此信紧接上一封。作者告诉张元济,德专送还图书33种,点收无误。 [4]1944年2月4日 敬启者,日昨德专柏教授交下书单壹纸,拟再向东方图书馆借德文书籍共三十二种。根据前次面命最好停止出借,否则以少借为妥。究应如何对付,敬祈指示方针,俾便遵循,至以为祷。此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二月四日书单奉上请阅。 [考释]不到一个月,德专又来商借图书32种。根据前张元济“最好停止出借”“否则以少借为妥”的当面嘱咐,徐亮奉上书单,请示意见。从第5号信看,张元济同意续借。 [5]1944年2月15日 菊翁赐鉴:柏教授此次仅借去德文书十一种,计十二册,约合原拟借书数三分之一。特此奉闻。敬请 钧安。 晚徐亮谨上 二月十五日如遇机会当再向柏教授提及还书事。又上。 [考释]作者报告德专此次仅借去德文书11种。 [6]1944年2月28日 尊示谨悉。向白教授取阅与缴还《化学杂志》已五次,最近又应高凤池先生之请,曾代为取来该杂志三册,因未用毕故未缴还。再则每次向白教授索阅该杂志,总须等待数日之久。盖该杂志并不在该校,而早已借与同孚路医学院,来往颇费手续之故。晚以为,即可以参考不便须收回该杂志,想教授亦无理由拒绝此请求也。未识妥当否?乞示知。 菊翁赐鉴。 晚徐亮敬上 二月廿八日 [考释]《化学杂志》,应该就是指著名的德文版《利比喜化学杂志》。这套从19世纪初期刊行的期刊,十分名贵,东方图书馆曾藏有全套,毁于“一·二八”之役。1934年10月,由德国大德颜料公司重新捐赠了一套给东方图书馆复兴委员会,意义格外重大。因该杂志被借予“同孚路医学院”,甚至高凤池也曾出面索还。上海德国医学院(Deutsche Medizinische Akademie Schanghai,简称 DMAS),是抗战中由同济大学医学院留守上海的一些德籍教授和中国医学专家创建的一所医学院,其四处教学基地之一的德国语言培训学校,就设在同孚路(今石门一路)82号。鉴于东图向德专索还《化学杂志》之困难,徐亮建议“以参考不便须收回该杂志”。根据下一封信来看,张元济没有采纳徐亮的建议,依然表示“向其续借”。 [7]1944年3月2日 敬启者,昨日晤德教授,遵命向其续借《化学杂志》八册,同时请求归还此种杂志,措辞委婉。幸蒙谅解,允于短期内缴还,惟于言语中表示惋惜。届此种杂志现藏于德国医学院(院址在同孚路),此书除供德国侨民阅览之外,华籍医师及药物专家参考此书者亦复不少。恐此书一经收回,以后或将无缘接近也。今既须此杂志参考,惟有归还而已,尚有何言。谈话时态度极诚恳。专此,敬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三月二日 [考释]作者向柏教授转达可以续借《化学杂志》,但希望及时归还的要求后,对方也表示了需要参考此书的意愿,再次说明为DMAS的医师及药物专家要用。 [8]1944年3月10日 敬启者,前此向柏教授请求退还《化学杂志》一事,迄今已逾一周,昨晚乘课余之便向其提及此事,并说明敝编审部急需此种杂志作参考,甚盼能早日送还。彼云业已致函通知医学院,尚未获回音,颇为诧异,当于一二日内亲往一询,俾能迅速缴还,以符所愿。如此谅距退还之期当不远矣。知关廑念,特此预告。此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敬上 三月十日 [考释]作者报告已再次通知柏教授尽快送回借去的《化学杂志》。“昨晚乘课余之便”,似可证明作者也在德专任教,与柏德教授能经常见面。 [9]1944年3月20日 敬启者,本月十八日(上星期六)午前柏教授特派员将全部《化学杂志》(仅壹册未用毕,拟再缓若干日缴还)及三种不常用之医学杂志车送东方图书馆,由晚逐一检点之后始给收据。其他借书当待机索还。此上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三月廿日 [考释]作者报告德专所借《化学杂志》等期刊已缴还,只剩下一册“未用毕,拟再缓若干日缴还”。其他借书也“待机索还”。 [10]1944年5月18日 敬启者。关于还书事,最近曾向柏教授提及,据云所借之书多为小说一类之读物,德侨借阅者颇众,甚盼能继续借用。似乎暂时尚无交还之意。晚再三思考,惟尚未得一适当之理由以便进行,但对于此事常紧记在心,一俟机缘必向其索还借书也。三十年六月份下半月之《申报》,已着人至威海卫路查看,如有当可奉上。此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五月十八日 [考释]此信作者报告两件事。第一,德专向东方图书馆借有“小说一类之读物”,供德国侨民阅读,有机会即向其索还。第二,张元济所需《申报》以着人查看。“威海卫路”,即指静安别墅东方图书馆书库。静安别墅,位于今上海南京西路1025弄(后弄出口在威海卫路),是建于1932年的一条新式里弄。东方图书馆借用静安别墅172至180号储存图书。 [11]1944年5月19日 敬启者,查民三十年六月至三十一年六月全年之报纸,除《新申报》及《中华日报》二种以外,因环境关系概行装箱送入栈房收存,一时颇不易检出。兹奉上《中华日报》六月份,未识合用否?此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五月十九日 [考释]此信紧接上一封。张元济要查1941年6月至1942年6月全年的报纸,因已装箱送入栈房,先送上《中华日报》一种。1941年4月到5月商务印书馆曾发生职工怠工、罢工事件,劳资纠纷断断续续持续了很久,当时报纸有很多报道。张急于要查阅这两年的报纸,有可能是希望了解这一方面的情况。东方图书馆那时还起到了商务决策层资料库的作用。 [12]1944年6月16日 敬启者,德文专校突于月前划出一部分房屋,作为德国医学院之实验室,该校图书室原占一大室,现因地位狭隘校长亦迁入办公。晚即以狭隘为理由,请其将不常用之书尽量退还。彼已应允于数日后提出若干缴还。知关廑注,特此奉闻。此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敬上 六月十六日 [考释]作者通报德专腾出图书馆一部分地方作办公用,建议可以此为理由向其索还所借之书籍。 [13]1944年6月20日 敬启者,十八日晨德专派人送还图书四十七种,共七十七册,由晚逐一点查之后给以收据。以后如再遇机缘当向其索还其他借书。此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六月廿日 [考释]徐亮的提议也许起了作用,德专送还了一部分书籍,但还有未还的书,有待继续索还。 [14]1944年6月28日 敬覆者,尊示谨悉。奉上《龙溪精舍丛书》第八册(所需之陆贾《新书》在内)。德专借书除已缴还者外,尚借存三百六十八种,计七百六十七册。日后如遇机缘当继续进行。此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卅三年六·二十六 [考释]此信有两层内容:第一,张元济要用书,也向东图提出,此信是证明。第二,当时德专向东方图书馆借用的书籍,主要是德文医学与化学类书刊,此时归还了部分,尚有767册未曾归还。显然这是张元济要求他查证的。 [15]1944年10月21日 敬启者,昨晚德文专校白乃德始将续借书籍之请求书交下,兹已译就呈上一阅,并祈掷下,以便归卷。此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十月廿一日 原信附上。 [考释]此信未署年份,《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往来信札》将此信置于这批信件的最后。但从德专再次借书来看,似仍在1944年内,故系于上信之下。德专在归还了东图书籍后,仍提出借书要求。徐亮送来了“续借书籍之请求书”。从1945年的徐亮来信看,德专向东图借书未曾断过,东图一直采取开放与合作的态度。 [16]1945年3月24日 菊翁钧鉴:敬启者,久未亲聆训诲,渴念殊深,比维起居康绥为颂。迩来欧局日趋紧张,变化莫测,故于日前函问德专柏教授,请求退还所借各书。理由则谓,前此汉口遭受严重轰炸损失颇钜,上海恐难幸免,为安全计业已将东方图书馆藏书概行装箱,并于安全处所妥为保存。德专借书为其中之一部分,尤以经此次浩劫之后,此项德文书籍弥足珍贵,故更应妥为保全。彼已应允先行送还一部分,大约下星期一二即能检出,送至静安别墅东方图书馆。晚当于约定之时间内前往点收不误。知关廑念,特此奉闻。并叩道安。 晚徐亮谨上34/3/24 [考释]时间进入1945年。鉴于欧洲与中国战局的变化,作者向德专提出索还所借全部书刊的要求,对方已答应当天先送还一部分。 [17]1945年4月7日 尊示谨悉。致柏教授催还借书之信,已用华文打字机录抄正副二份。正份已于本月三号用回单发去,因德专正在春假期中,柏教授未曾到校,下星期一正式开课,遇见教授时当询及还书事。结果如何,谨当奉告。又奉上《福建通志》第一册,并代书借条,请签署后掷下为祷。此上 菊翁赐鉴。 晚徐亮谨上 三四·四·七· [考释]作者向张元济报告,催还德专图书的公函已经发出,因学校正值春假,柏教授尚未到校,待继续催问。“奉上《福建通志》第一册”,当又是张元济托借之书。 [18]1945年4月13日 菊翁赐鉴:敬启者,日昨会晤柏教授,询及还书事,彼初似尚不知其事者然,盖彼之私人翻译未曾详细将该信之全文译出,仅云系一种普通致谢之信。后经晚加以解释之后,彼始明瞭其意义。彼于可奈何之中应允全数发还,惟借书中有一部分已转予上海德国医学院,彼当去函通知,嘱其缴还,俟各书汇齐后然后装箱车送东方图书馆。大约此种工作于一星期内应可办理完竣。届时谨当另函奉告。耑此,即叩 勋安。 晚徐亮谨上(卅四年)四·十三· [考释]作者告以已晤柏教授,只是有一部分书被上海德国医学院借去,须“嘱其缴还”后一并装箱送东方图书馆。此项工作将一星期内完成。 [19]1945年4月20日 菊翁赐鉴:谨启者,德文专校借用之书籍已于昨日还来二百卅八种,由晚点收并给收据。此系藏于该校图书室中者,至于该校借予德国医学院之书籍,据柏教授云,当于三四日内可以检出归还。尚有个人向该校图书室借阅之少数书籍,闻已分别通知,嘱其迅速缴还,一俟汇齐后,当一并车送东方图书馆。专此奉闻。即叩钧安。 晚徐亮谨上(卅四年)四月廿日 [考释]作者报告德专借用之书籍已还来大部分,尚有借予德国医学院和少量个人借去的书籍,有待催还。 [20]1945年4月25日 菊翁赐鉴:柏教授云,因迩来阴雨连绵,以致德国医学院借用之书籍不能及早运送东方图书馆,至以为歉,一俟天气放晴当嘱该院迅速办理。专此奉闻。即叩钧安。 晚徐亮谨上 (卅四年)四月廿五日 又,借条壹纸奉还。《清史稿》馆中共有二部。 [张元济批注] 来信云遗失书籍三种,拟用他书偿补。我注明可以不必,请徐君拟复。元济34/4/26 [附:东方图书馆复柏乃德教授函] 敬覆者:奉到本月廿五日手教,谨悉一是。蒙允归还前借各书,俾得汇齐装箱移藏安稳处所,至为感幸。至贵校图书室遗失数册,此为殊难避免之事。该项书籍既系无从购买,无须赔偿,请勿廑念。谨此奉覆,即乞明詧。此上 柏乃德教授阁下 东方图书馆谨上 卅四年四月廿六日 [考释]现存张元济的往来信札,很多都有张元济的批注,甚至是复信底稿。而此批徐亮来信中,这是唯一留有张元济批注的一封。作者向张报告因天气问题,德国医学院归还的图书不能及时送至静安别墅。张元济批注很有意思,对方遗失三本书表示愿意赔偿,张则认为不必,嘱徐亮复信说明。所附东图复柏教授的信当即徐亮起草。 [21]1945年5月4日 菊翁赐鉴:敬启者,德专于昨日午后始将该校借予德国医学院之书籍全部收回,当即转送东方图书馆,由晚点查无误,并给收据一纸为凭。此项书籍现正作箱单置入箱中,以便保存。专此。即叩 钧安。 晚徐亮谨上(卅四年)五月四日 [考释]作者报告德专借予上海德国医学院的图书,到此为止已全部收回,此项工作告一段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