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英国浸礼会自1845年入华传教后,先后在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传教,直至1952年才撤出中国。英国浸礼会在传教活动初期,因民众对基督教的敌视及民族主义的影响,导致对基督教兴趣不大,传教效果不佳。李提摩太等传教士学习中国文化,接触其他宗教人士,逐渐融入中国社会,意图实现基督教的本土化。在义和团运动中,英国浸礼会也遭到严重破坏,山西有多名传教士被杀。清末民初,随着基督教对于教育、医疗事业的重视,日渐得到民众的认同,但在1922至1927年的非基督教运动中,反教浪潮再起,浸礼会教务又受到冲击,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恢复正常。因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本质上的冲突,中国民众未能从根本上接受基督教,仍将其视为“洋教”,入教者不多,基督教所谓“中华归主”的意图更是难于实现。 【关键词】 英国浸礼会 李提摩太 义和团运动 非基督教运动 民教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