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淮海战役中,敌司令部前发生混战,几十年后杜聿明还不解疑团! 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担任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几十年后,他写了一篇回忆文章——《淮海战役始末》,记载了他率部撤离徐州后的经过。其中,第三天夜,在司令部前发生的一场混战,令他一直困惑不解: “弄得国民党军草木皆兵,敌我不分,彻夜混战。甚至指挥部及第二兵团所驻的孟集内外亦发生混战,战斗一直打到我住的房屋门口。直到4日拂晓前后始渐形沉寂。这一夜混战究竟是国民党军自相混杀,还是真有解放军打进来,至今回忆起来还是一个谜。” 对杜聿明来说,几十年还是个谜。 对于中共来说,却早就有答案。 其实,这是中共打入该部警卫团的地下党导演的一幕精彩的闹剧。 1948年12月3日晚,天空阴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孟集村内有限的民房,全部被国民党军侵占,没有抢到民房的官兵,只好在野外搭起临时帐篷。住在指挥部外围,担任警戒的,是警卫团,靠近警卫团的,是装甲兵团。 大约在夜间十一点钟,警卫团狙击连驻地突然响起“嗒嗒嗒”的枪声,同时有人喊:“共军进来啦!快打呀!” 接着,另一方向也响起了枪声。装甲兵团听到狙击连这边的枪声后,也慌忙射击。 霎时,孟集炸了营。 住在狙击连左侧和右侧的重机枪连和5连,听说解放军来了,又听得从装甲兵团方向传来枪声,于是轻重机枪、步枪一起向着装甲兵团方向拼命射击。 大家都以为是解放军在向自己射击,拼命地还击,一场混战打得难解难分,直到天将亮时,才停止下来。 混战的结果,装甲兵团的车辆被打坏10余辆,几十人伤亡;狙击连及其它连,配发的子弹,几乎打光。 可是事后司令部和第二兵团追查,谁也说不清是怎么打起来的。就连杜聿明的侄子、警卫团特务营营长杜宝惠也说:“共军到了,不打就会冲进寨子。”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其实,与徐州“剿总”警卫团狙击连有关。 狙击连连长顾伯衡和连部文书刘进,都是中共地下党员。 11月30日,杜聿明率几十万大军弃城逃跑。刘进和顾伯衡走在一起。刘进小声地说:“瞅准时机搞它一下,叫他们乱上加乱。” 顾伯衡高兴地说:“好主意。” 在逃跑中,国民党官兵如惊弓之鸟,在第一天宿营时,就疑神疑鬼乱放枪,一夜枪声不断。 晚上,刘进和顾伯衡躺在地铺上,谁也睡不着。刘进翻身坐起,顾伯衡不约而同地坐了起来。刘进说:“敌人混乱一团,胆颤心惊,我看可以乘机搅它一下。” “最好是让他们自己打起来。”顾伯衡说。 12月3日,杜聿明的司令部和邱清泉的第二兵团进入了孟集村,狙击连对面是装甲兵团的驻地。刘进对顾伯衡说:“时机到了,你看,我们对面六七十米就是装甲兵团,他们装备好,机动性强,耀武扬威,今天晚上就刹刹他的威风。” “好,快说说怎么个干法?”顾伯衡急切地问。 刘进说:“等到夜深时,我们俩出去查哨,在不同的方向鸣枪。然后,迅速返回连部,就说共军进来了,命令全连赶快射击。” 顾伯衡完全赞同:“好,就这么办。” 于是,就出现了前边所说的那场闹剧,也成为杜聿明心中多年没有揭开的谜团。 不仅如此,后来,顾伯衡和刘进还曾设想率领狙击连活捉杜聿明和邱清泉,举行火线起义,鉴于狙击连的情况,两人权衡利弊后,认为成功把握不大,所以才罢休了。 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知道此事,惋惜地说:“太可惜了,要是狙击连提前和我们联系。我派一个团过来,把杜聿明和邱清泉活捉了,后面的战斗就不要打了!可惜可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