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近代史 >

于洪君:从同床异梦到彻底分离——我所知道的乌克兰系列稿之二

http://www.newdu.com 2018-12-17 爱思想 于洪君 参加讨论

    
    
    乌克兰曾是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其人口总量、经济实力、文教水平和科技潜力,仅次于俄罗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由于苏联政府的坚持,乌克兰在该组织中获得了只有主权国家才能拥有的成员国资格。乌克兰首都基辅,曾是苏联第三大城市。二战胜利后,基辅因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卓著,与莫斯科等城市一起被授予苏联英雄城市称号。自1991年乌克兰积极寻求独立时起,特别是1992年5月游历雅尔塔和基辅之后,我开始密切跟踪乌克兰问题。
    乌克兰曾是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其人口总量、经济实力、文教水平和科技潜力,仅次于俄罗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由于苏联政府的坚持,乌克兰在该组织中获得了只有主权国家才能拥有的成员国资格。乌克兰首都基辅,曾是苏联第三大城市。二战胜利后,基辅因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卓著,与莫斯科等城市一起被授予苏联英雄城市称号。自1991年乌克兰积极寻求独立时起,特别是1992年5月游历雅尔塔和基辅之后,我开始密切跟踪乌克兰问题。
    乌克兰位于欧洲中东部地区,它东连俄罗斯,南接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接壤。1991年独立时,乌克兰国土面积为6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地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领土大国。由于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欧盟之间,地缘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根据现行宪法,乌克兰共有27个行政区划。除了24个州以外,还有2个直辖市和1个自治共和国。直辖市一是首都基辅,二是塞瓦斯托波尔市。该市地处克里米亚半岛,过去是苏联黑海舰队所在地,后为俄罗斯黑海舰队长期租用。克里米亚半岛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居民以俄罗斯人为主,自主意识和自治诉求十分强烈,乌克兰宪法沿袭原苏联的做法,赋予其自治共和国地位,允许该共和国拥有自己的宪法、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标志。
    乌克兰拥有130多个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其中乌克兰人约占总数77%,俄罗斯人约占20%,其他民族加起来,共占3%左右。各民族长期混居,不同民族通婚非常普遍,许多人很难界定自己的民族属性。有些人对外称乌克兰人,实际上可能只有1/2、1/4、1/8甚至1/16之一的乌克兰血统。某些自称俄罗斯人或白俄罗斯人,情况也一致如此。有人说,纯正血统的或者说地地道道的乌克兰人,主要生活在基辅和西乌克兰,特别是农村地区。
    从民族发生学的角度看,乌克兰人同俄罗斯、白罗斯人一样,同属于东斯拉夫人,这是没有争议的。但这三个民族的形成过程,既相互联系又彼此有别,看似非常简单,实则极为复杂。在乌克兰语中,乌克兰意味着“边疆”或“边缘”。公元9世纪,准确说应是882年,瓦良格人首领奥列格借助武力,以基辅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史称“基辅罗斯”的国家。10-11世纪前后,基辅罗斯鼎盛一时,成为当时欧洲版图最大的国家。正是在古基辅罗斯境内,后来分立出三个既相亲相近又明显有别的族群,即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
    据考证,1187年形成的《罗斯史记》最早使用“乌克兰”一词。1240年,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拔都奉窝阔台大汗之命,率军西征,攻克基辅(中国典籍称为乞瓦),尽毁其城。乌克兰人同当地其他各民族一样,从此处于蒙古人的统治之下,基辅罗斯四分五裂并最终走向灭亡。后来,今天我们所说的乌克兰地区,又长期处于波兰人的统治之下。该地区出现许多彼此分离的盖特曼政权和哥萨克酋长国。
    17世纪,哥萨克首领赫梅尔尼茨基发动起义后,乌克兰中部地区的盖特曼政权以及哥萨克酋长国,希望与历史文化较为相近的俄罗斯人实现联合。1654年,已经事实上控制了乌克兰人聚集区的赫梅列尼茨基,为反抗波兰人的统治,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条约》。这两大斯拉夫人聚集区从此实现统一。1667年,俄罗斯人通过《安德鲁索沃条约》,控制了第聂伯河东岸地区和基辅城,1873年,又占领了克里米亚半岛等地。乌克兰从此完全处于俄罗斯统治之下。
    历史上,乌克兰人聚集区多次出现规模不等的反俄运动,俄罗斯人对乌克兰人的控制也变得越来越严酷。为了维护大俄罗斯的统一,俄罗斯长期回避使用“乌克兰”这一民族称谓,通常称乌克兰人为“罗斯人”、“鲁塞尼亚人”、“卢森尼亚人”,甚至称其为“小俄罗斯人”。俄罗斯反对将乌克兰人视为单独的和特出的族群,就是担心乌克兰人拥有太多的特殊文化和权益后,最终摆脱俄罗斯而走向独立。
    进入19世纪后,“乌克兰”和“乌克兰人”的概念还是逐渐流行起来。乌克兰人的民族意识开始形成,民族自决加速发展。作为民族交流工具的乌克兰语言也逐渐规范。面对这种情况,1876年,俄罗斯统治者下令禁止使用乌克兰语,但乌克兰人的独立意识无法遏制。19世纪60年代,乌克兰农村地区发生3100多次起义。1860至1899年,乌克兰城镇居民发生的起义和暴动多达400余次。这期间,位于南乌的敖德萨成立了“南俄工人协会”,基辅和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出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些组织领导的社会运动,一方面是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另一方面带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1890年在西乌克兰利沃夫一带出现的激进党,可以说是一个以明确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的政党。进入20世纪后,乌克兰人的民族自觉进程进一步加快。1900年沙俄境内出现了第一个全俄性质的乌克兰人政党。
    1917年,沙皇俄国爆发了震惊全世界,同时也深刻改变自己的两次社会革命:一是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建立了临时政府的二月资产阶级革命;二是推翻了临时政府,诞生了苏维埃政权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后,俄罗斯曾经出现两个政权,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领导的临时政府与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的苏维埃同时并存在的局面。乌克兰境内情况更复杂。1917年2-3月间,乌克兰中央拉达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迈出独立建国第一步。西部地区民族主义者成立的西乌克兰民族委员会,于同年11月初宣布成立了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12月24日,全乌苏维埃代表大会在东部城市哈尔科夫召开,宣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这样一来,乌克兰境内三个政权同时并存:一是试图继续统治乌克兰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是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建立的独立的“中央拉达”;三是俄国布尔针维克党影响下建立的苏维埃政权。
    1918年2月底,乌克兰苏维埃政权迁至基辅。不久后,中央拉达政权土崩瓦解,其领导人逃往国外。但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仍在继续,侵入乌克兰的德国军队扶持了一个黑特曼傀儡政府。1918年7月成立的乌克兰布尔什维克党,开始领导乌克兰民众反对黑特曼政权的斗争。当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在乌克兰建立临时工农政府,并于次年1月将其改组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在此前后,以彼得留拉为首的一个小资产阶级政党,利用了乌克兰民众反对黑特曼傀儡政权的社会运动,成立了民族主义的执政内阁,控制了相当多的乌克兰领土。
    1919年,反对俄国十月革命的一些外国干涉者在俄罗斯南方和乌克兰部分地区扶持起邓尼金军事独裁统治。1920年3月,邓尼金势力被打败,波兰军队对乌克兰不宣而战。乌克兰苏维埃政权为反对外来占领、争取民族解放,与俄罗斯签订了联盟条约。1922年12月30日,根据全乌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倡议,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后来尽人皆知的苏联。这时的乌克兰,在三大斯拉夫民族与高加索各民族共建联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苏联的成立并没有遏制住乌克兰民族自决进程。1929年,一部分乌克兰人秘密建立了民族主义组织,后来遭到镇压。3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清洗时,乌克兰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全体成员被请到莫斯科,几乎悉数处决,积累了更深的民族仇恨。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后,苏军占领了一度归属波兰管辖的西乌克兰,并于同年11月重新将该地区划入乌克兰版图。该地区原波兰籍居民对俄罗斯人疑惧甚深,对以俄罗斯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苏联极为反感,西乌克兰成为引领整个乌克兰民族主义的主力军,反俄民族主义运动也特别活跃。1941年德国法西斯攻入乌克兰时,这里的民族主义者曾宣布独立,试图借助德国法西斯的帮助摆脱苏联。1944年德国法西斯被赶出后,某些民族主义者竟然组织力量继续与苏联军队进行对抗。
    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国力大增,国威大振,乌克兰境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受到遏制。1954年,为纪念俄乌两大民族“合并”500周年,苏联当局将当时属于俄罗斯管辖的克里米亚半岛划归乌克兰,意在进一步密切俄乌两大民族的关系,巩固和加强苏联各民族的团结统一。进入60-70年代,苏联与西方的关系出现缓和,乌克兰境内的民族主义者再次活跃起来。他们以持不同政见者的身份发动争取民族权利的抗议运动,对莫斯科的中央政权构成了严重挑战,苏联的国际形象因此受到很大损害。
    自1985年起,标榜“自我革新”的苏联改革全面展开。否定苏共民族理论和政策、揭露民族关系黑暗面的所谓“族际关系民主化”风起云涌。乌克兰民族主义思潮和分立主义运动顺势而起。1987年,里沃夫市出现了青年组织“狮子社”。1988年,乌克兰赫尔辛基联合会宣告成立。以唤起民族自觉、鼓动民族独立为目标的社会政治组织,如乌克兰独立创新知识分子联盟、乌克兰文化与生态俱乐部、支持改革民主阵线等,应运而生,并且很有能量。
    1989年,苏联的改革陷入了全面混乱和危机状态。乌克兰民族主义势力受到极大鼓舞和刺激。当年9月,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简称鲁赫)、乌克兰人民阵线宣告成立。这些组织的规模虽然不及乌克兰共产党的1/10,但能量和声势异常浩大。1990年3月,鲁赫及其支持者通过选举控制了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当年7月,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国家主权宣言,8月24日宣布独立。
    当时,身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的克拉夫丘克,对本共和国汹涌澎湃的民族主义不但放任自流,而且推波助澜。1990-1991年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组织以革新联盟为目标的谈判,乌克兰的态度由消极变为抵触,由抵触变为反对,负面作用十分突出。可以说,正是由于乌克兰与格鲁吉亚与波罗的海沿各共和国一道,与联盟中央分庭抗礼,苏联才最终走上彻底解体的不归路。
    1991年8月,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人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以非常手段挽救联盟,但最终失败,并且大大加剧了乌克兰等共和国的分立运动。12月1日,克拉夫丘克领导下的乌克兰举行独立公投,同时选举“主权国家”总统。当时乌克兰登记选民为3700多万,投票率为83%,赞成独立的竟然超过90%,克拉夫丘克在选举中拔了头筹,踌躇满志地当选为乌克兰国家元首。
    一周后,即1991年12月8日,克拉夫丘克与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科维奇一起,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附近的别洛韦日森林签署协定,宣布解散苏联,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数日后,独联体成立条约正式签字,苏联总统宣布辞职,乌克兰与俄罗斯彻底分道扬镳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