〼毋長吏使劾者辤具此 EPT52:221 不候朢利親奉詔不謹不敬以此知而劾時〼 EPT52:222[1] 筆者截取部分圖版如下:
兩簡碴口不吻合,但是出土地同一,簡號相鄰,材質、色澤相同,上下簡拼合後簡面的紋痕可以重合。文意貫通,漢簡中亦有相似辭例可爲佐證,如下: 迹以此知而劾毋長吏使□〼 EPT27:22 遣逐捕未得以此知而劾毋長吏使劾者□ EPT43:311 越塞天田出入以此知而劾無長吏使劾者狀具 EPT68:39 由此,兩簡當可遙綴,釋文作: 不候朢利親奉詔不謹不敬以此知而劾時毋長吏使劾者辤具此 EPT52:222+221 2 〼□故候任喜八月〼 EPT52:313 建昭五年四月乙亥〼 EPT52:315 筆者把兩簡拼合後,截取碴口部分圖版如下:
兩簡碴口不吻合,但是出土地同一,簡號相鄰,材質、色澤相同,書寫風格一致,均向右側傾斜,上下簡拼合後簡面的紋路可以重合。 由此,兩簡當可遙綴,釋文作: 建昭五年四月乙亥……故候任喜八月〼 EPT52:315+313 前賢已有論證,EPT52:313號簡簡文中的“任喜”是“甲渠候”。[2]關於任喜的任期時間,學界有不同的看法。 李振宏、孫英民先生認爲:“至遲是從初元四年開始,止於永光五年。這是從有限的簡文得出的結論。實際任期可能要更長一些……這位候君任職到永光以後的建昭時期,則是完全可能的。”[3]李均明先生認爲:“E.P.T52:313簡系追述,知此屆甲渠候姓任名喜。候任喜任期上限爲甘露四年,下限爲建始元年。”[4]羅仕傑先生認爲:“約在元帝初元元年至永光五年間(48-39 B.C.)”[5]許名瑲先生認爲:“據簡220.19向前推至初元元年五月,據簡484.16+56+50向後延至永光五年九月。”[6]大致而言,學界對“任喜”任職“甲渠候”的時間上限在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下限在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 EPT52:315、EPT52:313兩簡綴合後可得出“任喜”任職“甲渠候”的時間下限在“建昭五年”(公元前34年),[7]較以往推測提早了2年。 3 〼□吞遠置園中茭腐敗未以食〼 EPT52:173 〼馬見在 EPT52:336 筆者把兩簡拼合後,截取碴口部分圖版如下: 兩簡碴口有一定缺失,但大體接近,且出土地同一,材質、色澤相同,字間距一致,文意貫通,用“茭”食“馬”在漢簡中亦有相似辭例可爲佐證,如下: 出茭食馬三匹 給尉卿募卒吏四月十六日食 吏一人馬一匹卒一人馬一匹 290.12 行茭須以給往來乘傳馬及斥候騎馬食毋忽如律令 73EJF1:74 由此,兩簡當可綴合,釋文作: 〼□吞遠置園中茭腐敗未以食馬見在 EPT52:173+336 王子今先生指出茭的實義,在學界有飼草、草索、蘆葦、農作物等不同的解讀,並結合河西漢簡提供的資料,認爲“茭”當是指飼草。[8]從簡文分析,吞遠置當時可能備存大量的茭草,以备來往的馬匹使用。對於此簡,李並成先生推測是因管護不當,積茭腐爛變質。[9]可參。 附記:本文寫作過程中承蒙張俊民先生提供寶貴意見,謹致謝忱! 附圖
[1]圖版、釋文、簡號以張德芳主編《居延新簡集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爲底本。 [2]李振宏、孫英民:《居延漢簡人名編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135頁;李均明:《居延漢簡居延都尉與甲渠候人物志》,《初學錄》,臺北:蘭臺出版社,1999年,第340頁;羅仕杰:《居延漢簡甲渠塞人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第20頁。 [3]李振宏、孫英民:《居延漢簡人名編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135頁。 [4]李均明:《居延漢簡居延都尉與甲渠候人物志》,《初學錄》,臺北:蘭臺出版社,1999年,第340頁。 [5]羅仕杰:《居延漢簡甲渠塞人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第93頁。 [6]許名瑲:《居延甲渠鄣候任喜任期新考》,簡帛網2018年5月1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091。 [7]另,肩水金關漢簡中也有“任喜(憙)”的記錄,見“73EJT24:135A+128A+73EJT30:167A”號簡(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92),時間在“元康二年”,是否爲同一人,待考。 [8]王子今:《漢代西北邊地的“茭”》,《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71-274頁。 [9]潘春輝等著:《西北水利史研究》,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5年,第209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12月17日21:5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