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廣場簡牘有一枚木兩行,內容頗為有趣,其中提到了“油錢”,值得探討。 錢贖衣。到二年七月,諸船(載)布重。綏聞諸得油錢,即令戶下大奴主呼基,謂曰:今諸船以(載)得油錢,當贖衣不(以下省去)。 [1] 該簡上下文缺失,具體語境不明。但可知,有一人名“諸”,用船運輸一定數量的布,由此獲得了一筆“油錢”。整理者認為“油錢,待考,似乎是指運輸費用。” 東漢時代的船顯然不會燃燒汽油或柴油來推動前進,為何運費被稱為“油錢”?筆者認為,“油錢”就是“油船”之錢的省稱,而“油船”指一種行動迅捷的小舟。“油船”最早之用例見《三國志》: 1) 尚夜多持油船,將步騎萬余人,於下流潛渡,攻瑾諸軍,夾江燒其舟船,水陸並攻,破之(《魏書·袁尚傳》) 2) (二年)三月,曹仁遣將軍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須中州。(《吳書·吳主傳第二》) 3) 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須城,分遣將軍常彫督諸葛虔、王雙等,乘油船別襲中洲…桓部兵將攻取油船,或別擊彫等(《吳書·朱桓傳》)。 這也是正史中僅見的幾例“油船”[2],皆出現在出其不意,偷襲敵軍的語境當中,可知該類型的船行動較為迅捷。 “油船”这种称呼,似乎集中在汉魏六朝时代。宋人劉達可所輯《璧水群英待問會元》有這樣的說法: 考六朝舟楫之利,名字雖不同,要之:大艦利於控扼,若五牙沖之類是也,小舟利於走集,若金趐油船之類是也“(卷66) 據此,“油船“在六朝時代是指行動迅捷的小舟。這個解釋,可以相信,因為它完全吻合《三國志》所見“油船”用法。我們再上溯至東漢時代,“油船”的稱謂應該也已經存在。由於這類船形體小、速度快,用來運送布之類重量較輕的物品,可謂順理成章。進而,“油船”的運費被省稱為“油錢”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1]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選釋》簡60,中西書局2015年版,第166頁。 [2] 筆者檢索了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發現绝大多数“油船”用例都和《三國志》這幾則資料有關。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12月20日17:0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