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历史学必须要有全球视野 ——《全球通史》中译本序
| 《全球通史:从公元前500万年至今天》 [美]霍华德·斯波德克著,陈德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11月第一版定价:580.00元一天中午,我接到上海交通大学陈德民教授来电,说他主持翻译了一本美国学者编撰的《全球通史》,足有百万余字,已出清样,嘱我为此书作一序。数月后,年逾花甲的他竟然推着装着沉甸甸书稿的小车送到我家,进门时,他的额上还沁着汗水。当我与他一起从小车布袋中取出厚厚译稿时,钦佩之情油然升起。 次日,我翻开书稿,开始阅读,尽管因白内障视力不佳,还是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花了不少时间读毕全稿,掩卷冥思,欣然动笔。我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陈教授及其合作者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为中国读者译介这本史料丰富、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全球史教材“值得”! 一 在记忆中,读书时使用过的教材印象特别深,它可说是无涯书海中的最特殊的一种书本,因为它读者广,影响大,受众是正在探索真知的年轻人,大家对教材往往带着一种信任甚至是敬畏来拜读的,所以教材的好坏会影响一代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是一说到教材,我们总会将历史教材与死记硬背联系起来,不少人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把历史课与背诵年代与人名划上等号,原因何在?与教材大有关系。说怪也不怪,原本丰富多彩、妙不可言的悠悠人类历史在某些教材中却变成了干巴巴的几条筋,成了一长串的大事年表,读之无味,味同嚼蜡,谁还会有兴趣读下去呢? 今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美国史学家霍华德·斯波德克撰写的《全球通史》完全不同于我们年轻时读到的那种枯燥无味、意兴索然的历史课本。首先,结构新颖是本书最大的特色。我以往读过的世界历史教材,不外乎以史前、古代、中世纪、现代早期(近代)、现代后期(现代)、当代历史构成一个整体,每一时代都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关系等层面,可谓是一种“断代史”的叠加;或以文明为特征把历史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等;或如作者所描写的那些美国教材——“现在书店能见到的众多历史教科书研究的起点依然是从西欧开始,只是用零碎几个章节来介绍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等等,不一而足。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八大主题和转折点为纬,“把年代学、历史主题和地理学研究联系在一起”,编织成一幅全球历史的精美画卷。本书吸收了传统教材与近年世界文明史研究的成果,独具匠心,根据全球历史发展的内容与内在联系设计了八大专题。“按照一条时间轴线把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今天的演变过程按顺序一一介绍”,让学生自己来了解。 第一篇主题“人类的起源和人类文化”将读者带入神秘的史前时代(公元前500万年—公元前10000年),开卷就向读者提出:“我们究竟来自哪里?人类是怎么会栖居到这个地球上来的?”本篇含多幅当今考古学家最新发现的古人类头骨等文物照片,为读者解开人类起源之谜。 随着漫长的时间的推移,人类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农业村庄”出现,读者就此进入了下一主题。第二篇主题“定居(公元前10000—公元1000年)”,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人类定居的画面,为满足社会演变进化的需要,地球上的人类从迁徙游牧到定居,其标志就是栖居地——早期的农业村庄出现形成,后来又发展成为城市。“城市定居点的建立在世界许多地区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悠悠岁月又将人类引入新的转折点——“从城邦国家走向帝国”。第三篇主题“帝国和帝国主义(公元前2000—公元1100年)”,向读者展现人类的不同的文明地区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帝国,早期帝国开始形成;作者把读者引入地球上的古代帝国的荣辱盛衰,从亚述的萨尔贡到亚历山大大帝,中国的秦朝和汉朝,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印度的孔雀帝国和笈多帝国。在介绍中国汉代时,人们可以发现有一个“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的栏目,用较大篇幅以“伟大史学家”为题介绍了中国史家司马迁,这在同类教材中是颇为罕见的。 新的转折点“政治和宗教”将读者带入新的主题。第四篇主题为“世界各宗教的兴起(公元前2500—公元1500年)”。读者在这一专题中可以领略到世界上的各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的创立和传播。在“人活着不能仅靠面包:世界历史上的宗教”醒目提示下,丰富的描写与分析使读者认识到“人的精神情感被组织成强大的宗教体系,其中有的传播至世界范围”。 读者在经历了充满神秘色彩的各种宗教教义、内容、组织和影响的探讨后,进而被引入新的转折点——“从宗教到贸易”。第五篇主题“商品和人口的流动(1000—1776年)”,向读者展示全球范围内商品的运输交换和人类的迁徙活动,以及各大洲的交往连接,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网络结构。读者会被人类的商品贸易与人口大迁徙的壮丽画面所吸引,感受人类流动的宏大气势与沧桑巨变。 第六篇主题“社会变革(1640—1914年)”。本主题的时间跨度不算长,但社会变化巨大而深刻,让读者进入体验全球性重大变革的历史进程: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巨大、激烈的变革产生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体系,并且深刻影响着所有的个人、家庭和社会。 第七篇主题“技术大爆炸(1914—1991年)”,向读者揭示了人类社会技术的变化和技术对人类的控制,指出新技术体系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及其同时对人类的生活起着一种“改善和威胁作用”。以往教材重在说明科技发展对于人类的正面效应,本篇则提醒人们,科技发展也会对人类带来种种负面的效应,两次世界大战中高科技现代武器的运用带来巨大的杀伤力就是明证。“在20世纪的前半叶,技术更多地被运用于战争而不是和平”,“造成毁灭性后果的技术继续同推动生产力提高的技术一起齐头并进”。 第八篇主题“演变中的身份特征(1979年至今)”。读者在这一主题中可以了解当代全球性的变化——新的身份的形成:包括全球的、国家民族的、地区的、文化的和个人的身份,联系越来越紧密的通信、贸易和权力的网络把不同的个人和群体连接起来,迫使他们不断地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本书告诉我们:“比起以前,近些年来身份的形成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强烈。交通运输、旅行、通信,特别是互联网,对我们个人和集体身份意识都有强大影响。”将读者引入政治身份、宗教文化身份、全球化——新的经济和文化身份、生态问题和公共身份的有趣探索。 众所周知,以主题为纬梳理历史,难以避免一个时间或内容上的重复,因为每一人类社会的主题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不会局限在某一个时代,不可能与某一时刻如刀切般地“割断”;而每一个时代又一定会包含有若干“主题”而不可能仅此一个。 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在构想本书的新颖结构时就似乎已预见到这一问题,并且尽力在内容编写上避免此类缺陷,每篇的开端对该主题作出承上启下的历史性概括,如第五篇“商品和人口的流动”,编者在开头就概括说:“我们一再注意到贸易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和世界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正如我们在第二篇中所看到的,贸易将古老的城市文明中心——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联系了起来。在第三篇中我们看到各个帝国都在设法保护主要的交通路线……在第四篇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的几大宗教沿着同样的贸易路线传播开来,而且宗教往往是通过商人得到传播的……” 作者利用再版的机会总结前面几版的编写经验与得到的反馈意见,在本书的21世纪新版中“在继续围绕主题进行探讨的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保持清晰明确的年代顺序上。读者会注意到我们为保持这一年代顺序作出的努力和重大改进,比起前面各版来,不至于需要经常在时间阶段顺序上前后查索了”。 编者还在每篇结束时精心设计了“转折点”一栏,让读者如跨过桥梁一般通过“转折点”,自然进入下一主题。就这样,经编者的精心编写,再版的不断完善,特别是21世纪新版的修改,整篇全球史不仅结构新颖,主题突出,且时间线索明晰,读来浑然一体,自成一格,达到作者预想之目的——“我们之所以选择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突出某些特定的主题,是因为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些主题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进而学会把它们作为分析工具,并以此形成他们自己对我们的世界的认识。”总体而言,本书的专题设计符合历史事实,成一家之言。 二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具有“全球视野”。如果说上述的八大主题是《全球通史》的构架与血肉,那么该书的视野犹如她的大脑一般全面深刻。本书作者特别指出:“本书以及书中每一个转折点和主题所涉及的范围,都是全球性的。”为何一本世界历史必须要有全球视野?著名史学家艾里克·霍布斯鲍姆说:“史学家尽管关注的是微观方面的事情,但他们必须放眼全世界,不是出于我们许多人仍然忠于的理想,而是因为它是理解人类历史,包括任何人类特殊部分历史的必要前提。”(《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第321页)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全球视野贯穿于八大主题之中,一以贯之,无一例外。全书对人类的悠悠历史做鸟瞰式的描述与分析,例如谈到工业革命,本书从全球视野加以分析,诚如作者坦言,他对欧洲的工业革命的研究包括对它的资金提供的研究——这些资金至少是部分来自对新大陆的人民和土地的征服,夺取的黄金和银子,以及从非洲的奴隶劳工身上榨取的财富,这一切财富都投入到欧洲去了;工业革命的结果以帝国主义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延伸到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在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时形成了相互作用。 对全球人口迁徙问题,本书从全球视野出发叙述与研究了四个方面:一是欧洲人从欧洲散布到世界各地生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欧洲”,与此同时欧洲人“在各地给常住居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二是奴隶贸易,把约一千万非洲人带到美洲;三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的长途迁徙,他们从中亚出发,入侵和占领了东至中国、西至俄罗斯和巴尔干半岛、南至印度的土地;四是在全球不同区域出现的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徙。 在宗教问题上,作者以其特有的全球视野对世界上的五大宗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做了相当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这是以往偏重基督教的通史无可比拟的。本书明确指出,其重点在于对宗教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做更深层次的探讨。时间重点放在公元约300年到1200年左右,其间,印度教教义在印度整个范围内得到更充分的阐述和系统化;佛教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兴起并奠定重要地位;犹太教被驱逐出其发源地以色列,随着流亡者传播到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地中海盆地和北欧;基督教成为欧洲的一大文化体制;伊斯兰教从非洲—亚欧大陆的中枢地带传到遥远的东半球。 三 “启发心智”、重在分析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历史教材不仅给读者提供浩瀚无际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爱上历史学,能帮助学生在探索人类历史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学到历史学特有的历史哲学、历史方法和历史视野。著名史学家柯林武德曾指出,“我认为,每一个历史学家都会同意: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索。”(《历史的观念》,第9页)确实,历史学的灵魂是历史分析或历史哲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史识”。 本书善于提出各种问题并介绍同一问题的若干不同分析与观点,同时还推荐大量参考书,让学生和读者阅读理解后自己去作出判断、选择。如在“对于早期城市化的一些现代评论”中,编者在分析苏美尔城邦国家取得的文明成就与付出的代价时,介绍了美国最受尊重的城市历史现代评论家之一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的观点——认为这种人类早期城市“权力、宗教和持续战争的结合,对城市生活来说是一种永久的祸根”;介绍了作为社会主义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卡尔·马克思的观点——城市的兴起导致“人类划分为两大阶级”;介绍了女权主义学者格尔达·勒那(GerdaLerner)的观点——在城邦发展到相互交战并产生等级制的阶级结构之前,妇女的地位是比较平等的。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刘易斯·芒福德从他的古代城市研究中得出了关于战争的哪些结论?这又是如何影响其现代战争观的?2.卡尔·马克思从其对古代城市的研究中得出关于阶级关系的哪些结论?这又是如何影响他对现代(19世纪的)城市中的阶级关系的看法的?3.格尔达·勒那从其对古代城市的研究中得出了关于性别关系的哪些结论? 本书在评估殖民主义遗产时认为,随着殖民时代的结束,历史学家们在评估殖民统治所带来的影响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Stavria⁃nos)主要从经济角度,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意见。他认为殖民统治‘在工业和商业方面使生产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但支付给劳工的报酬和殖民地的财富均未得到相应的增长。”而研究西方文明史的西奥多·凡·劳(TheodoreVonLaue)深受犹太教与基督教观点的影响,提出西方的价值观将引领其他价值观的假设;但蒂帕什·查克拉巴提(DipeshChakrabarty)对劳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西方统治者最大的(自我)欺骗就是把欧洲的价值观宣扬成适用于全世界的价值观,并要求历史向这个目标靠拢。他对世界其他国家将等候在欧洲的“候车室”这一看法持否定态度。查克拉巴提的确欣赏欧洲启蒙价值观,但他认为欧洲的价值观并不是唯一符合人类发展的价值观,不应也不必成为全球的价值观。作者请学生思考“殖民统治带来的经济技术影响和文化影响中,哪个影响更重要”,并要求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派、不同学者的观点,在相互比较或争论中寻求真知提高学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有效做法。 四 本书上述三个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我很欣赏作者撰写本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本书“通过它的主题内容、叙述方式和分析方法来吸引读者,把读者调动起来,甚至使他们产生强烈兴趣。它应该使得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打开眼界,开放心灵……本书有必要向他们介绍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和他们的‘思维习惯’。” 他指出,是过去成就了今天的我们,而且继续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在这一意义上,过去并没有过去,就像我们自己认识的、那些影响着我们生命但已经远离我们而去的人并没有“故去”一样。本书重点突出“过去继续对今天和未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的那些方式。它将帮助我们认识我们是怎样成为今天的我们的”。他认为,将军们对过去的战例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理解现代的战争该怎么打;经济学家们研究过去的经济增长和衰退,是为了理解我们应该怎样促进经济增长,避免衰退。理解过去的家庭和人际关系起作用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寻找到使我们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加美满的方式。“我们必须选择这样的策略,即在理解人类全部经验的前提下,我们怎样能最大限度提高理解我们今日生活的能力。” 霍华德·斯波德克对历史学的理解颇有见地,且对多元文化有独到见解。这与他的学术经历有关。他与我是同龄人,我们都已是古稀老人了。1963年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亚洲研究”。1966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72年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印度研究。1964—1966年,他作为美国富布赖特学者首访印度。他在印度从事研究和教学达七年之久。他不仅潜心书斋研读,也热衷“行万里路”,遍游美国、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1972年他任职坦普尔大学,1984年任教授,1993年获“坦普尔大学优秀教师奖”。1988年,他开始专门从事世界史研究,承担科研项目,与费城学区的教师合作,从事提高教师们关于世界历史的知识基础,计划重新撰写一份供学区学校使用的世界历史教学规划。后又投入另一个项目——把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结合起来,对世界史教学进行重新思考和修正,1997年他出版了本书第一版,就是这几个项目的直接成果。他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关于印度,包括《地区发展中的城乡一体化》(1976)、《东南亚的城市形式及其意义》(与人合作),并发表多篇关于印度的城市化,以及妇女的发展问题等论文。在阅读本书时我曾疑惑霍华德·斯波德克编写的教材非欧部分占有相当篇幅,且叙述与分析相当到位,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兼学东西方文化与历史,对亚洲特别是印度情有独钟的学术经历提供了答案。 把这样一本结构新颖、具有全球视野和重在启发心智的通史译成中文,给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全球历史的窗口。我们要感谢陈德民教授领衔的翻译团队为此付出的巨大劳动与心血。我与陈教授认识也因书缘而起,上世纪末,经华东师大余静娴副教授力荐,我们一起参与翻译英国著名历史学家J.M.罗伯茨的10卷本《世界文明通史》,他负责第4和第5两卷的翻译。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曾任理事)、上海外语口译考试委员会英语专家组成员,曾主持起草《上海英语高级口译考试考试大纲》。在我有幸与陈教授一起切磋译稿的岁月中,他对译文一丝不苟的执着,对参加翻译的年轻教师和学生的严格认真的态度令我佩服,当年《世界文明通史》得以成功出版有他的一份贡献,此次作序给了我再次向他与余静娴副教授表达谢意的一个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