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文化名家 >

裕容龄 :清末舞蹈家,中国芭蕾第一人

http://www.newdu.com 2019-02-1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女主人斜靠着大枕头半坐半躺在床上,满头银发如往昔样盘成欧式发髻,端正的鹅蛋脸,笔直的高鼻梁,她的面容虽然有一些苍白消瘦,好在那双丹凤眼仍如七十年前光绪的“小淘气”般光彩流盼。
    
    “你会说英国话,英国一点三刻怎么说?”
    她非常淘气地用中国话说:“英国话不说一点三刻,说两点差一刻。”
    光绪笑了一下说:“这样的英国话倒是好说。我看你是很顽皮的。”
    “是的,奴才在家里向来淘气。”
    “好,以后我们都管她叫小淘气吧!”
    那时她才二十出头,之前她数年随着身为公使的父亲裕庚,在国外生活,学习。可能是家里的老幺,容龄她的性子比姐姐德龄更加开朗活泼,待人接物也不拘小节。
    容龄也不像姐姐一样好念书,
    她喜欢柔软的身姿随着琴声舞蹈,
    
    解放个性,无拘无束。
    她曾瞒着父母向能歌善舞的日本女仆学习舞蹈,在很短时间里就掌握了日本舞蹈的风格韵律和技法,她排演的日本古典舞《鹤龟舞》让客人称赞不已。
    
    不过在大清贵族圈里,舞者犹如青楼之贱,供人娱乐而已。即使容龄家已经足够开放,也无法接受自家精贵的女儿在公开场合表演,但奈何不了想学日本舞13岁小女儿的决心,只能妥协让步给女儿请了日本著名的舞师教授舞蹈。
    在她17岁那年,她跟随家人来到了欧洲的艺术中心、时尚之都——巴黎。这位少女跟着代表大清形象的父母,在巴黎上流社会觥筹交错间,也受着欧洲宗教艺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它们的熏陶。
    犹如多年前在宴会上看了一眼艺妓之舞坚持要学日本舞的情形一样,在巴黎看了“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舞蹈后,她念念不忘,鼓起勇气拜见大师,跳着自己编的舞,如此的天赋,作为大师的伊莎邓拉·邓肯如何不惜才收为自己的徒弟。
    
    看着越跳越好的容龄,老师伊莎多拉·邓肯邀请她饰演希腊神话芭蕾剧的一些角色,容龄是欢欣鼓舞,跃跃一试,但她父母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大清珍贵的格格在众人面前跳舞轻贱。
    怎奈小女儿太坚持,还如此有天赋,父母只能请来法国国立歌剧院的著名教授萨那大尼教女儿芭蕾,后来又送她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深造。20岁的容龄已经在巴黎公演了《玫瑰与蝴蝶》、《希腊舞》、《西班牙舞》等舞台剧,在法国舞蹈界颇有好评,被誉为“东方的舞蹈皇后”。
    容龄在北京受邀做关于清朝末年皇室生活的讲演
    奈何容龄一家子都会说英语,又深谙西方的社交礼仪,被慈禧速速召回国,容龄和姐姐德龄成为了慈禧的御前女官,帮着应付各国公使与公使夫人。除此之外,容龄还被慈禧另派了一项任务,研究中国古典舞。
    “因此以后我在宫里的时候,就利用闲暇浏览古画里古装仕女的舞姿,和懂得音乐的太监们研究伴舞的旋律,编了一些中国古典舞,并表演给慈禧看,她很满意。”但她的父母始终是不赞成她跳舞的。
    
    大清覆灭后,她没有像姐姐一样选择出国,而是选择在北洋政府担任涉外公职争国权外,已40多岁的她还积极参加义演帮助赈灾,又或者参与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的活动。解放后,因她丰富的外交经验与娴熟的外语,周恩来亲自聘请她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她的穿着打扮与周围灰、蓝制服,短发小辫如此不同,还有一小笔让人眼馋的财富,在一个敏感又疯狂无知的年代,80多岁的她庆幸自己只是断腿而已,虽然被轰出自家正房,但还能在一间小房里苟延馋喘几日,到1973年她因肺部感染病逝。
    如果时光倒流,她也仍然会选择留在国内发展中国舞蹈,因她有着她那份傲气,“当年我回到中国就没人能和我相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