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赵尔丰是怎么死的?尹昌衡果然心狠手辣

http://www.newdu.com 2019-02-1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辛亥年中,原四川新军军官尹昌衡在骗取了原四川总督赵尔丰的手令后,其随即来到边防军驻地宣布接管这支部队,并命令继续驻扎南苑“保护大帅安全”。
    同时,尹昌衡还宣布,加发恩饷一个月,当晚又设宴款待官兵们,让他们饮酒狂欢。
    而在暗中,尹昌衡秘密调集新军将边防军包围,用火炮形成压制,如有异动,即行解决。
    深夜时分,尹昌衡委派死党陶泽锟为敢死队队长,后者带兵冲进赵尔丰家中将其抓获。
    在此过程中,赵尔丰的一名贴身丫头(一藏南蛮女)持枪抵抗,被陶泽锟亲手击毙。
    得手后,尹昌衡从正门入,并宣布为了“老帅”的安全,决定将之转移到军政府。
    
    这一过程,也就是后来革命党们所津津乐道的“智取赵尔丰”。敢死队长陶泽锟由此青史留名,并收获了一个团长的位子。
    被押到军政府后,赵尔丰曾谓尹昌衡曰:“余何罪于公?”
    尹答道:“公得罪于四万万人之一乎!”
    赵问:“能相活乎?”
    尹说:“既此非我意,当语众绅。”
    毫无疑问,此时众人的意见一致认为:“尔丰屠川人,川人死于兵者数十万,死于乱者百万,是夫之肉其足食乎?”
    次日(11月22日),尹昌衡在成都明远楼广场召开群众大会,问台下众人:
    “衡代诸君擒贼,所以不先告者,恐泄机,事不济耳!今以生杀付诸君决之。”
    台下大呼“该杀”,声震屋瓦。
    尹昌衡即令陶泽焜当众将赵尔丰斩首,并将其头颅挂在树上,示众三天。
    无可否认,乱世中能镇慑局面的,往往是能掌控中下级军官而又心狠手辣的人物,尹昌衡就是一例。
    在平定兵变并杀掉赵尔丰后,尹昌衡声名大噪,群情慑服。
    事实上,赵尔丰的被杀,与其说是对“反动旧官僚”的清算,倒不如说是革命的“投名状”。
    
    赵尔丰的人头,实则是新政权树威的道具,意在警示一切可能觊觎权力的竞争者。
    事后,曾亲身参与辛亥革命的郭沫若记下了民众对赵尔丰之死的微妙反应,说:
    “(赵尔丰)全无抵抗地遭了别人的屠杀,尽管在他生前人人曾经以‘屠户’目之。待他一死,大家对他却隐隐有些惋惜起来。”
    很大程度上,赵尔丰也算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吏,辛亥年的四川虽说乱,但毕竟乱而不倒。至于其死后,四川更是一乱就是三十几年。
    而且,赵尔丰所率的边防军对于清末藏南的安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被杀后,藏区局势遂一发而不可收拾矣。这却是不得不补一笔的。
    至于新官尹昌衡,其平素放荡不羁,在广西期间即诡称“酒不丧行,色不害德”。
    当上都督之后,年不过27岁的尹昌衡更是骄纵十足,犯了好酒贪色的老毛病。
    当然,尹昌衡自幼个子硕长,按现在的标准,可算是个英气逼人的大帅哥,加上年纪轻轻即身居高位,难免把持不住。
    他在任都督期间,曾将某年轻美貌的老板娘收为妾室而毫不顾忌舆论的指摘。
    更滑稽的是,尹为了好色还编出一条三段论,曰:“自古英雄皆好色,昌衡是英雄,故昌衡好色也”,以此证明他的好色是合理的。
    当然,尹昌衡当时的侍妾也不只这老板娘一人。
    
    在后来的西征途中,尹昌衡也毫不检点,经常粉墨登场唱戏,甚至乘醉调戏少数民族妇女,举止轻佻狂妄。
    1912年6月,袁世凯命尹昌衡为西征军总司令,率川军入藏平叛,不久,又将之调入京城。
    入京后的尹昌衡如无根之萍,险些遭到杀身之祸。
    原来,赵尔丰之女嫁给了袁世凯之子,难免要为父报仇;而赵尔丰的哥哥赵尔巽是老袁的好友,一直在为其弟申冤。
    在这些人的活动下,袁世凯于1914年3月下令议恤前四川总督赵尔丰;同年8月,又下令褫夺尹昌衡的军职荣典。
    所幸的是,当时的陆军总长段祺瑞与尹昌衡有师生之谊,在他的保护下,北洋政府才以“亏空公款”的罪名轻判尹昌衡有期徒刑九年结案。
    1916年袁世凯死后,尹昌衡被特赦出狱,从此退出政坛,当年的叱咤往事也就渐成烟云。
    不久,尹昌衡回到成都,筑止园闲居,此后意志日渐消沉,平时以诗酒、参禅自遣。
    对尹昌衡的一生,一般史家的评论是四个字:志大才疏。
    尹昌衡晚年双目失明,后于1953年病死于重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