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唐朝时老虎为什么被称作大虫?是犯了谁的避讳吗

http://www.newdu.com 2019-02-1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在古代,皇帝的姓氏或者生肖,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说唐朝的皇帝都姓李,那么与“李”谐音的相关动物是不能吃的,所以鲤鱼是不能摆在明面上吃的。
    

    假如渔夫抓到鲤鱼,只能放走,要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一旦抓到,不说丢命,至少是要关起来待很长一段时间的。
    

    再比如明朝时期的皇帝,都是姓朱。而“朱”又与“猪”是谐音,所以是不能吃猪的,甚至还不能宰猪的。当然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要开明点,对于吃猪肉方面并没有那么严格控制。但是到了明武宗朱厚照的时期就不一样了。
    

    明武宗直接下令禁止杀猪,不是因为他姓“朱”而是因为他属相属猪。不过朱厚照在位没有几年,等他死后,这个禁令也就被取消了。
    而至于在唐朝时期,为什么要将老虎叫做“大虫”?其实原因很简单,也是跟一位皇帝有关的。唐朝皇帝李渊,他的爷爷叫李虎。所以李渊为了避讳,就要求朝廷上下不能使用“虎”字,而改叫“大虫”。
    

    所以大家看到,在唐朝之后,一些明清小说中,继续沿用这种习惯,将老虎称为“大虫”,比较典型的,就是《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小说中将老虎改成“大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