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邓窑“吴牛喘月”纹青釉碗残片探析

http://www.newdu.com 2019-02-15 收藏快报 许满贵 参加讨论

    图1 残片之一碗心
    图2 残片之一碗底
    图3 残片之二碗心
    图4 残片之二碗底
    图5 金代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碗心
    图6 金代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碗底
    图7 北宋晚期青釉刻花牡丹纹盘(残),宝丰清凉寺出土标本,河南考古研究所藏
    图8 南宋·金时期的邓州地图
    图9 构林镇出土金末青釉残片
    图10 邓州团结路出土宋金元邓青瓷残片
    图11 邓州团结路出土宋金元青瓷残器一组,正面(左)、底图(右)
    ■河南邓州 许满贵
    笔者从邓州市收藏家协会收藏的残器瓷片中,捡选两件邓窑“吴牛喘月”纹青绿釉碗残片,探析如下:
    “吴牛喘月”纹碗残片鉴赏
    “吴牛喘月”纹刻花碗残片(图1),口径18.5、高6.8、底足径5.5、足高0.8、足厚0.5厘米。碗唇口,弧形腹壁,色灰白,釉色青绿,布满开片。碗内心饰菱形花纹,外刻卷枝花草纹,内刻“吴牛喘月”图案,一朵卷云纹上刻一轮不规整的圆月高挂天空;云纹下饰一头水牛口微张,前腿直立,后腿曲膝。圈足露胎,胎质疏松。圈足有刮痕,底足露红斑(图2)。
    “吴牛喘月”纹刻花碗残片(图3),口径15.3、高5.3、底足径6.3、足高0.8、足厚0.8厘米。弧形腹壁,色灰白,釉色青绿,布满开片,胎质疏松。半折碗内心饰菱形花纹,外刻卷枝花草纹,内刻“吴牛喘月”图案,条带纹上为一半月高挂,下饰一头水牛口微张,前腿直立,后腿曲膝跪地,抬头仰望明月。刻花刀法娴熟干练,构图简洁明快,花纹生动自然。圈足有刮痕,底足露红斑(图4)。
    “吴牛喘月”,北宋李昉等学者奉敕编纂《太平御览》卷四引东汉应劭著《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意思是说,吴地炎热的时间较长,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害怕得喘起气来。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十分酷热。南朝(宋)刘义庆著《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作《丁都护歌》:“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画为心声。金朝工匠将江淮的“吴牛”纹样描绘在餐具瓷碗表面,反映了金人统治下汉族匠人不堪压迫的一种心态,影射了当时激烈的民族矛盾。金代铜镜铸“吴牛喘月”纹样,屡见不鲜。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一件金代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图5、6)。碗口径21.3、高7.6、足径6厘米。
    “吴牛喘月”纹碗底足比对差异
    玉看皮,瓷看底。以邓窑两件纹碗底足残片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耀州窑纹碗底足比对有差异,一是邓窑纹碗底足比院藏纹碗底足厚;二是院藏纹碗底足与邓窑纹碗底足规整。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公告第95号·耀州瓷:“唐和五代时,耀州瓷胎质稍松,呈灰色,釉质失透,有乳浊感;宋代青瓷胎体较坚薄,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金、元时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灰色,釉面多数姜黄,青色者少,釉质稀簿而不润。”三是邓窑纹碗残片露胎,灰白色,应为金朝古穰城西郊邓窑仿烧耀州窑系胎质特征。
    大家知道,创烧于唐代的耀州窑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对全国各地的影响较大。(图7)宋代耀州窑刻、印花装饰对同时期其他窑业影响极广,宋时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内乡窑,广州西村窑与广西永福窑,都烧制与耀州青釉刻、印花装饰风格相类的产品,形成了以黄堡镇窑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窑系。邓州团结路(宋金古穰城西郊)新出土大量的瓷器、残片,旁证古邓州窑(内乡窑)属耀州窑瓷系列之一。
    “吴牛喘月”纹碗出土佐证榷场
    出土残件,佐证正史。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与金书面达成《绍兴和议》:“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图8)。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所谓“宋金榷场贸易”:“榷”,专利、专卖。“榷场”,泛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宋史·食货志》载:宋、金之间先后在宋境的盱眙军(今江苏盱眙县)、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安丰军花靥镇(今安徽寿县西北)、枣阳军(今湖北枣阳市)以及金境的泗州(今江苏盱眙县境内)、寿州(今安徽寿县)、蔡州(今河南上蔡县)、唐州(今河南唐河县)、邓州(今河南邓州)、颍州(今安徽阜阳)、息州(今河南息县)、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巩州(今甘肃陇西县)、洮州(今甘肃临潭县)等地置立榷场。“宋金议和”,南宋对金称臣,割唐、邓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二州之大半予金;以邓州以西40里和邓州以南40里为界(今构林镇柳枫渠以北),邓州曾三设榷场,与南宋互市(图9)。赵构讳“构”字,改“横林镇”。
    “吴牛喘月”纹碗待考宋金元邓州窑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邓州市在团结路道路工程建设中,从两边下水道5至7米以下出土约3大卡车、数万计宋、金、元残器瓷片(图10),现已初步确认,宋、金、元古邓州西郊窑址面2.4万平方米。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九《窑器》引南宋叶寘《坦斋笔衡》:“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今河南唐河县)、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2017年10月9日,莅邓探访邓瓷的“大国工匠”汝瓷大师朱文立:“邓州出土的邓青瓷,从刻花、胎釉、工艺比临汝窑深带黄的青瓷精美,与耀州窑青瓷比肩,可佐证南宋叶寘以秉笔做权衡之器者。”10月31日,80高龄的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王莉英应朱文立之邀,莅邓鉴赏邓青瓷后:“邓州青瓷与耀州青瓷媲美,对邓州邓窑邓青瓷要深入研究。”2017年11月上旬,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河南古考研究所所长孙新民率考古专家郭木森、赵宏、王正龙,应邓州收藏家协会之邀,专程考察邓州团结路(北宋古穰城西郊)出土的瓷器(图11)、残器残片及匣钵、素胎器、胎料、釉料、支钉垫圈、火照、人首模具等窑具。专家认为“不应排除邓州团结路是宋、金、元时期古窑遗址或兼融瓷器交易集散地遗址的可能,但必须考古发掘后定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