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明景泰罗如墉青花“奉天勅命”牌

http://www.newdu.com 2019-02-15 收藏快报 newdu 参加讨论

    背面
    上下两侧面
    左右两侧面
    ■江西南昌 王小琴
    诰命与敕命,俗称“圣旨”,是明清时期皇帝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赠与爵位名号时专门用的命令。一品至五品授诰命,称诰封,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封。许多受封者或家族为了彰显皇帝褒奖的荣耀,将诰命或敕命做成牌匾悬挂于牌楼或宗祠中,比较常见的敕命牌有木匾、漆木器、石碑等质地。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奉天勅命”牌为青花瓷质地,高48、宽33.3、厚7厘米,重11.19千克,于1978年江西省吉安市文物商店收购所得。此牌正面上下边饰双龙戏珠纹,龙嘴扁长,上唇微上翘,头部毛须竖起,龙身遍布鱼鳞纹,有五爪,珠呈火球状。左右两边饰双线回纹,双线回纹及边饰长方框线皆不甚整齐。内中上横书楷体牌额“奉天勅命”,下直行楷书正文:
    奉天承运,皇帝勅曰:行人之职,所以宣达命令于四方,必得才学通敏之士,庶几不辱国命,肆我祖宗,必择进士任之,盖慎重其选也。尔修职郎行人司行人罗如墉,发身贤科,授以斯职,式克勤慎,以举其官,比以随征,陷于战阵,劳苦可悯,良切朕心,是用锡之勅命以示褒嘉。於哉!人熟无死,惟死于国事者为至荣也。尔尚抵服隆恩,永慰溟漠。
    勅命
    景泰元年六月二十一日
    之宝
    此青花瓷牌,正反两面均施釉,釉面青白,用的青料深蓝明艳,浓淡深浅不一,浅处淡蓝色带灰,浓处呈深蓝色带黑。底釉有细小的棕眼,青料晕散在白釉中。无铁褐斑,使用的应该是国产青料。瓷牌上的纹饰和文字笔触不够清晰有神。整体绘画肥润,左右两边的回纹线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此为景泰时期青花瓷的特征。
    牌体中空,内用“非”字形排列的板块支撑,两侧中心有两个对称的椭圆形孔,两端各有一对小圆孔,上下近边处有四个对称的椭圆形孔,中间各有一小圆孔。这些孔看上去应为悬挂固定用,因两面有釉,四周边无釉,可能是镶嵌在牌楼上或安置在宗氏祠堂,供人瞻仰纪念,以示光宗耀祖,激励后人;也有人认为这些孔是烧造时为了避免器物变形而留的气孔。
    罗如墉,据《明史》载:字本崇,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进士,授行人之职,正统十四年(1449)殉于“土木之变”。景泰帝即位后,对于在土木之变中死难者进行褒奖抚恤。罗如墉被降敕褒美一事,《明通鉴》24卷亦有记载,“是役也,官军死伤者数十万,文武从征扈行之及于难者,英国公张辅……行人罗如墉……凡五十余人。”“事定,闻于朝,皆锡谥赠官有差。”由此可知,罗如墉等死后,景泰帝为褒嘉死难者而赐之以敕命。
    此青花瓷牌到底是朝廷命御窑烧制后颁予罗如墉的家人,还是罗氏族人依朝廷所颁赐的绢帛敕命到景德镇定烧,无从知晓。但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朝廷烧制瓷质敕命颁赐臣工既无先例,亦无后例。如是这样,则此青花瓷敕命牌应为景德镇民窑所造。
    该瓷牌是迄今见到唯一有确切纪年的景泰青花瓷,其板面宽大,竖立烧成,世所罕见,且具有证补文献记载的重要资料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