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是古代的一种生活用具和焚香器具,分为熏炉和香炉,一般来说,前者带盖,后者无盖。先秦至汉代,以青铜质地的熏炉为主,当然,在战国秦汉墓地中也有仿铜式陶熏炉,或者釉陶熏炉随葬,其主要造型为豆式、博山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又出现了鐎斗式熏炉、承盘式熏炉、四足炉、五足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颇具异域风格的铜制柄香炉被用于礼佛,风靡一时。到北宋时期,柄香炉仍被继续使用,并出现了标志性礼佛和日常焚香用具——杯式炉。 安徽博物院所藏杯式炉共计10件,大多为宋代墓葬出土,釉色有青白釉、白釉、绿釉等,以青白釉为主,其窑口囊括了磁州窑、繁昌窑、吉州窑等窑口,地域特色鲜明。 磁州窑白釉杯式炉,乳浊色白釉,炉膛内无釉,釉面有细小开片、斜折沿、炉身为斜直筒形、口沿部位上突微超出折沿部位,炉柄为台阶式凸棱短柄,下接台阶式喇叭形圈足,足末端微向上翻卷(图一)。 图一 磁州窑白釉杯式炉 安徽博物院藏 萧窑白釉褐花杯式炉,通体施白釉,炉膛内、炉座底部无釉。斜折沿已残,上绘黑褐色花卉,残缺出见土黄胎,胎土中夹杂砖红色大颗粒物质,圆筒形炉身较浅、炉口沿部位上突并超出折沿部位,炉身下有花形出檐,炉柄部和底座均残(图二)。 图二 萧窑白釉褐花杯式炉 安徽博物院藏 吉州窑窑绿釉杯式炉,窄折沿、唇口、束腰式筒形腹、竹节式短柄,下接台形炉座。通体施绿釉,施釉不及底座,炉膛内无釉,胎呈米白色(图三)。 图三 吉州窑绿釉杯式炉 安徽博物院藏 南丰白舍窑青白釉杯式炉,窄折沿、尖唇、圆筒形炉身,炉柄、炉座残。通体施青白釉,炉膛内无釉,釉层薄有开片。残缺处可见白色胎,胎质细腻坚硬(图四)。 图四 青白釉杯式炉 安徽博物院藏 吉州窑黑釉莲花口炉,七瓣缺花口式、圆唇、炉身向内压印八条出筋,短柄、炉座为束腰式台座,整器施黑褐色釉,炉膛及炉座近底处无釉(图五)。 图五 吉州窑黑釉莲瓣口炉 安徽博物院藏 繁昌窑青白釉花口炉,圆唇外侈,四缺花口,细短柄,饼足底座,腹部压抑四条出筋,施青白釉泛黄,釉层薄(图六)。 图六 北宋繁昌窑影青釉花口炉 安徽博物院藏 繁昌窑青白釉斜直纹杯式炉,侈口、深腹、细腰或长柄、饼足,也有少部分为圈足,其柄部常饰一道凸棱,便于抓握。炉膛内底常有一圆孔,青白釉泛黄,有小开片,器身素面或饰斜直纹(图七)。 图七 北宋繁昌窑青白釉斜直纹杯式炉 安徽博物院藏 繁昌窑青白釉杯式炉,由炉身和炉座套烧而成,炉身为侈口,深圆腹,下饰莲瓣形出檐,炉身斜嵌在炉座内烧结,炉座为双层束腰式宝塔形台座,中间有一突棱,喇叭形高圈足微外撇(图八)。 图八 繁昌窑青白釉杯式炉 安徽博物院藏 白釉刻划莲瓣纹炉 炉身和炉座似为套烧而成,通体施白色釉,炉身为侈口,弧形腹,腹部刻半浮雕形仰莲瓣,炉座为束腰式台座,足沿为宽沿外撇(图九)。 图九 青白釉莲瓣纹炉 安徽博物院藏 繁昌窑青白釉刻划莲瓣纹杯式炉,仅存炉身。敛口、尖唇、深腹,折腰,饼足,器腹外壁刻划仰莲瓣纹,施青白釉泛黄,底部无釉,缺炉座(图十)。 杯式炉的种类、分布及地域差异 杯式炉最大的特征即为杯形炉身与一柄相连,柄的末端向下波折,多数炉的口部折沿,炉身下接圈足或高圈足。有的炉口、腹部设计为莲花造型,南北方窑口烧制的器类还存在地域差异。依据杯式炉口、腹部特征可将上述器物归为四种类型进行比较分析: Ⅰ式 图1至图4为折沿式炉,折沿、筒形腹下接喇叭形圈足。折沿杯式炉分布广,在南北方窑口均有烧制。图1和图2为北方窑口烧制(以下简称北方类型),图3和图4为南方窑口烧制(以下简称南方类型),北方类型折沿部位比南方类型宽,且唇部上突略超出折沿部位,笔者推测这种设计方式主要是便于放置炉盖,而随着香料种类和人们焚香习俗的改变,大部分的行炉均被设置为敞开式。另外,北方类型炉柄较长且无夸张性装饰物,而南方类型炉身偏小,且炉柄较短,炉柄中部有扁圆珠形节装饰。在装饰纹饰上,北方类型多为素面,也有彩绘,如磁州窑瓷炉,以及刻划花、镂空等装饰手法,如耀州窑烧制的杯式行炉。南方类型多为素面,也有刻划花装饰。 Ⅱ式 图5和图6为花口式炉,花口、浅弧腹,细长柄,下接饼状炉座,腹部被压印成花瓣的形状,宛如一朵绽放的莲花,因而又被称为“荷花式炉或莲花炉”。此类炉均为南方窑口烧制,如繁昌窑、吉州窑、福建地区部分窑口及墓葬中均有出土。釉色有青白釉、绿釉和黑釉等。莲花式炉在北方窑口也有烧制,但略有区别,如耀州窑、磁州窑、汝窑等窑口烧制莲花式炉为子母口,上配炉盖,外口沿为莲花式花瓣口、内口沿为平沿,器内不施釉,炉腹雕刻浅浮雕式莲花花瓣,无柄或粗短柄,下接喇叭形高圈足。 Ⅲ式 图7敞口式炉,敞口、深弧腹,腹部饰斜直纹,细长柄,柄部有竹节形装饰,下部接饼状炉座。此类炉均为南方窑口烧制,如安徽繁昌窑、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及赣州窑、湖南洪江烟口窑、广东潮洲笔架山窑,江苏南京、镇江,浙江等地宋代墓葬以及云南大理千寻塔中均有出土。北方窑口则不常见,装饰纹样一般在炉腹部,有斜线纹、缠枝花卉纹、莲瓣纹等,绝大多数为素面。柄部较长有环形装饰。 Ⅳ式 图8至图10为套合式炉,由炉身和炉座套烧而成。在安徽芜湖、繁昌,江苏南京、镇江,内蒙古、吉林、湖北、广东笔架山等地均有出土,主要为南方窑口烧制,如景德镇窑、繁昌窑等,此类炉口沿有侈口和敛口两种、腹部较浅,素面或刻划莲瓣纹装饰,下接喇叭形圈足。一般而言,炉腹素面者,炉身下均有菊瓣形出檐,炉柄依次向下由小变大与炉座融为一体,形成一喇叭形高圈足。如图8,素面炉身,下有菊瓣形出檐,炉柄上有突起装饰,此时的炉柄已不再适合抓握,更适合放置在桌案上。 杯式炉的用途及使用人群 杯式炉是一种礼佛和日常焚香器具。早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就有一段关于唐敬宗国忌行香记载:“十二月八日,国忌之日,从舍五十贯钱于此开元寺设斋,供五百僧…有一僧打磬,唱‘一切恭敬,敬礼常住三宝’毕,即相公,将军起立取香器,州官皆随后,取香盏,分配东西各行。相公东向去,持花幡僧等引前,同声作梵‘如来妙色声’等二行颂也。始一老宿随,军亦随卫,在廊檐下去。尽僧行香毕,还从其途,指堂回来,作梵不息。将军向西行,亦与东仪式同…其唱礼,一师不动独坐,行打磐,梵休即亦云:‘敬礼常住三宝。’相公、将军共坐本座, 行香时受香之香炉,双坐。”相公、将军手持的香器可能指的是柄香炉,州官手持的香盏可能为杯式炉。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北宋赵光辅《番王礼佛图》则展示了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长、番王手持柄香炉和折沿杯式炉朝拜佛祖的场景(图十一):佛祖高坐莲台,各国番王作礼佛作揖状,礼佛队伍由一位老者带领,他头戴花冠,身披袈裟,双手持一莲花形柄香炉,炉柄笔直,只在接炉体处折弯,炉体作莲花形杯身,花苞半开,最外层莲瓣平展。其后,为一位身着圆领袍和蹀躞带的外族男子,双手持握一杯式炉(北方类型)。说明唐宋时期,不论是国忌行香还是礼佛行香,行香仪式已经比较系统化和程式化,柄香炉和杯式炉作为一种行香器具分别被两类不同身份的人所使用,二者的位置关系为柄香炉为首行仪,杯式炉跟其后供奉。 图十一 番王礼佛图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随着时间的推移,柄香炉与杯式炉的功能和使用场所逐渐明晰,使用人群也发生改变。从考古发掘材料看,柄香炉主要出自一些大型庙宇或墓葬,如河南洛阳神会塔塔基、赤峰宁城庙王沟辽墓、河北廊坊宝严寺塔基等等,被做为一种礼佛仪器使用。而杯式炉主要出自墓葬,并与日常生活用具同出。如安徽繁昌老坝冲、枞阳、怀宁,江苏南京、镇江等地的宋墓,说明其佛用功能逐步世俗化,更多的是作为普通民众日常行香或祷告的香具。如2008年发掘的河南荥阳槐西宋代壁画墓中即有普通人使用杯式炉焚香祷告的场景:夫妇对坐桌前,侍女立于旁,手持执壶待命,男主人双手执叉手礼,双目凝视,十分虔诚,桌面放置,一对托盏,一具杯式炉,炉内余烟袅袅(图十二)。 图十二 河南荥阳槐西宋代壁画墓中的杯式炉 综上所述,安徽博物院馆藏北宋杯式瓷炉可分为折沿式、敞口式、花口式和套合式座式炉四类,前三类在南北方瓷窑中均有生产,而套合式座式炉则仅见于南方瓷窑。虽然造型有别,但它们的使用功能却趋于一致,是北宋时期常见的一种礼佛和日常焚香器具。杯式炉的出现与当时奉佛仪式有一定关系,其造型主要为仿金银器为主,北宋以后,逐步被仿青铜礼器造型的香炉取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