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尊崇·社稷·苍生:泰山文化的形成与精髓(2)

http://www.newdu.com 2019-02-20 光明日报 陈锋 参加讨论

    2.“国泰民安”“和合共生”是泰山文化的精髓
    泰山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帝王巡守,还是封禅、祭祀,都把泰山与社稷苍生联系在一起,希冀和祈求的都是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等。即使是民间信仰的泰山府君和碧霞元君,也是出于其“护国庇民”。“泰”字之本义,即有大、强、强大、安定之意。只有国家强大安定,才有人民的安康乐业。同时,“和合共生”既有其特定的文化融合、国家治理等内涵,也与“国泰民安”相关联。
    在《诗经·鲁颂》中,既有众所周知的“泰山岩岩,鲁邦所詹”,也有“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的诗句。在《诗经·小雅·天保》中,也有“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坼不崩”之句。后人在解释“如冈如陵”时称:“如冈如陵,即国家安于磐石泰山而四维之意”(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卷12,《鲁颂》)。也就是说,早在《诗经》形成的年代,已经把国运长久、国家强盛、国泰民安,比喻为“安于磐石泰山而四维”。
    屡见于历代史籍的“居累卵之危,而图泰山之安”(王符:《潜夫论》卷3,《忠贵第十一》)。“天下之安,犹若泰山而四维”(荀恱:《前汉纪》卷10,《孝武一》)。“天下巩固,屹若泰山之四维”(黄履翁:《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7,《变更持守》)等等,均是言简意赅地点明了泰山与“国泰民安”的象征意义、内在联系和文化内涵,这一点已经渗透进传统文化的肌理。
    如何才能达到“国泰民安”?王符所说的“居累卵之危,而图泰山之安”,有居安思危之意。其他人所说的泰山之安大多与“四维”相联系。“四维”在汉语中,主要有四层意思:一是四面相联系,二是东、西、南、北四方,三是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角,四是礼、义、廉、耻。前三者都与方位有关,而且与八卦相表里。后者则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管子所说的“四维者,礼义廉耻也”“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史记》卷62,《管晏列传》。参见《管子·牧民》),主要是一种伦理上的文化表达。而在文化传承中,“国泰民安”与道德行为规范上的“四维”越来越密切。宋人林之奇《尚书全解》卷6《益稷·虞书》及卷31《洛诰·周书》称:“尧舜以天下为忧,而不以位为乐,盖为人君者,苟以位为乐,则将穷天下之欲以供耳目之娱,故不能保厥位,至于颠覆丧亡而不悟。苟其居是位也,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致其畏慎之意,则其位之安,如泰山而四维。”“凡朝廷之制度纪纲,莫不得其条理,而四海九州岛之民,莫不安居乐业,天下之势,盖若泰山而四维之安。”这里强调了君主的行为和制度纪纲对维护国泰民安的作用。宋人黄履翁《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7《变更持守》称:“台谏持天下之平,士夫守天下之论,国家尊严凛然太阿之出匣,天下巩固,屹若泰山之四维。”这里强调的是臣僚与士大夫的作用。清人张英《书经衷论》卷3《周书》称:“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定天下规模如泰山之巩固,磐石之四维。子孙有所凭藉,以为不拔之业。臣民有所信守,以为久安之计。”这里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共同遵守,以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康熙御定《日讲四书解义》卷二一《孟子》称:“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从来未有人心不端,风俗不正,而可以致治者,其系岂一人一事已哉。”这里强调的是世风与群体行为对国泰民安的影响。
    泰山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国泰民安的文化特征已经呈现出多元色彩,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泰民安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与国泰民安一起,成为泰山文化的一体二翼。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共生”的基本精神,强调“贵和尚中”,即《礼记·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泰山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大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和谐包容。
    以“功成受命”“易姓告代”为标识的泰山封禅已经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泰山文化表现出的天人合一还在于泰山神的“灵显昭著,佑庇万民”(《清世宗圣训》卷32,《崇祀典》)。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肤寸成云,霖雨天下”。即所谓“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乎天下者,唯泰山云尔”(李昉:《太平御览》卷39,《地部四·泰山》)。泰山的祈雨活动,在天人合一方面是“天心感召”,在官员方面是“遵旨虔祈”,由于与百姓的愿望契合,所以出现“人心为之安定”等景象。
    泰山文化中的和谐包容,本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凡天下至于一国一家,至于万事,所以不和合者,皆由有间也。无间,则合矣。以至天地之生,万物之成,皆合而后能遂”(程子:《伊川易传》卷2,《周易上经》)。这种“和合”,既包括了“君臣父子亲戚朋友之合”,也包括了齐、鲁文化之合以及泰山儒释道文化之合。泰山本来就是儒家思想的渊源之区,儒学一向兴盛,同时,泰山是道教的孕育之地,泰山的佛教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普照寺、竹林寺、灵岩寺等佛教寺庙同样得到发展,香火繁盛。
    泰山文化中和谐包容的起源,也与李斯《谏逐客书》中的名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有关。“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本意在于虚怀若谷,广纳天下之才,容事容人。这种包容精神,后来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延伸。康熙御定《日讲书经解义》卷五《说命上》就称:“古人云,泰山不择土壤,故能成其髙,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人主不遗葑菲刍荛之言,故能成其圣。……则听纳日广,资益弘多,而作圣之基在是矣。”光绪年间,也有文章认为,“泰山不争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此言治国之道”(《申报》光绪五年六月十八日)。这些说法已经将泰山文化中的包容精神上升到了治理国家的高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