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考古研究院对辽国大丞相家族墓研究发现——先后有六名契丹皇室成员过继给韩德让 记者 傅淞巍 核心提示 从2015年4月开始,辽宁省考古人员在医巫闾山东麓找到了辽国大丞相韩德让家族墓地,4座墓葬中,有一座墓葬的主人已确定为辽国皇室成员,且是过继给韩德让的子嗣。而韩德让的墓中则发现了墓志铭、大量壁画及地面彩绘,从而印证了韩德让无子、竭力辅佐萧太后及辽圣宗、多次带兵伐宋等史实。 韩德让伐宋 在宋代评话、金代院本以及元明戏曲小说中均有《杨家将》的故事,故事中有位叫韩昌的辽国人物,他原本是汉族,因文武超群成为辽国的文武双状元,后来成为辽国的大驸马,与三代杨家将为敌,是杨家将最为强劲的对手。 记者查阅史料,发现辽圣宗统和十九年(1001年)三月,韩德让被辽国皇帝赐名为“德昌”,民间有人将韩德让视为韩昌的原型。但《杨家将》中的韩昌为虚构人物,与韩德让的生平出入较大,将韩德让视为韩昌原型的说法,学术界并不认可。不过,韩德让作为辽国重要人物,多次参与对宋作战,在历史上确有其事。 据《辽史》记载,辽景宗乾亨元年(979年),宋军乘灭掉后汉政权之威,欲夺取幽云十六州之地,围困辽国南京城(今北京)。宋军攻城的同时还使出了招降的手段,城中“人怀二心”。韩德让一边安抚人心,一边“登城日夜守御,援军至,围解”。此后,宋辽两军在城南展开高粱河之役,宋军失利败退,韩德让率辽军追杀,“所杀甚众,获兵杖、器甲、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辽景宗因韩德让“能安人心,捍卫城池”,对其赐诏褒奖。 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韩德让率师伐宋,宋军趁夜色来袭,韩德让率部严阵以待,打败宋军。此后韩德让多次随辽圣宗耶律隆绪、皇太后萧绰出征,战果累累。统和四年(986年),宋朝派遣战将曹彬、米信率十万兵马讨伐辽国,韩德让跟从皇太后萧绰出师击败宋军,韩德让因战功受赏,加授司空头衔,封楚国公。 韩德让参与了“澶渊之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辽史》对其的表现记述甚简: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韩德让“从太后南征,及河,许宋成而还”。但宋代文学家苏辙在《龙川别志》中描述了澶渊议和的情景,宋朝使者曹利用“见虏母(萧绰太后)于军中与藩将韩德让偶在驼车上”“共议和事”。在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当月,韩德让即被赐姓“耶律”,封晋王,当是奖励其在“澶渊议和”中所作的贡献。 考古学家、中国辽金史学会原会长冯永谦说,按照《辽史》的记载,辽圣宗当时年龄尚小,辽国大事主要由萧绰太后与身为辽国大丞相的韩德让共同商议决定,常常是韩德让提出处理意见,萧绰太后表示同意,“澶渊议和”的过程很可能也是如此。“许宋而还”的“许”字,值得玩味,从中能看出韩德让对达成协议的积极态度,及其表态的分量。“促进‘澶渊之盟’的订立,是韩德让的一大历史贡献,议和成功给宋辽两国带来了100多年的和平,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冯永谦说。 墓志证实韩德让无子 其后嗣成员由皇族构成 “韩德让是辽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生于941年,卒于1011年,先是在辽景宗时代为朝中重臣,又辅佐辽圣宗登上帝位,被萧太后宠信。韩德让虽是汉人出身,但他担任了辽国大丞相,同时兼任南北枢密使,掌管了辽国的军政大权。确认韩德让墓地是辽宁考古界的重要课题。”辽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司伟伟对记者说。 其实,寻找韩德让墓地的大致位置并不难,据《辽史》记载,韩德让去世后,辽国为他“建庙乾陵侧”,韩德让的墓地也应在“乾陵侧”。另据文献记载,乾陵为辽景宗耶律贤和睿智皇后萧绰合葬墓,修建于医巫闾山,这也为韩德让墓地框定了大致范围。 司伟伟介绍,2014年冬,北镇市富屯街道洪家街西北有一座古墓葬被盗。2015年4月,当时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锦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镇市文物处组成考古队,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被盗墓葬中,考古人员发掘出铜壶、铜灯、漆器、小帐篷构件等器物,从墓葬形制上判断其为辽代贵族墓葬,但墓志被盗,墓主人身份尚不确定。“不过,我们经过勘探,在附近又发现3座墓葬。最先发现的被盗墓被标注为M1,其他3座墓葬分别被标注为M2、M3、M4。”司伟伟说。 随后对M2、M3的考古发掘有了可喜进展。据司伟伟介绍,尽管也有被盗现象,但M2发现了保存较完好的木棺和木棺床,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为探讨辽代契丹贵族殓葬方式的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M3出土了陶瓷器、金属器、漆木器、石器、丝织品等辽代文物。 最让人惊喜的是,在M2墓内发现墓志,为考古队带来了考证上的突破。司伟伟说,M2墓志的信息含量非常大,不仅明确了该墓主人为辽国皇族成员耶律弘礼,还表明耶律弘礼是作为韩德让的后嗣被埋葬于此的。由此,考古人员确定此处为韩德让家族墓。 史载韩德让去世后无子,但按照当时礼仪,每到年节时需由后人或墓地管理人员到墓地进行祭祀。韩德让生前已被辽圣宗耶律隆绪赐名为耶律隆运,属于辽国皇室成员,所以,每年的祭祀并非小事。为此,辽国皇帝便将皇室成员过继给韩德让。据《辽史·耶律隆运传》记载,“清宁三年(1057年),以魏王贴不(耶律宗熙)子耶鲁(耶律弘仁)为嗣。天祚立,以皇子敖卢斡继之。” 司伟伟说,《辽史》中对韩德让后嗣的记载太过简略,且到了清宁三年,韩德让已去世46年,此时再为其确立后嗣未免太晚,这难免让人生疑。耶律弘礼的墓志解答了这个疑惑,原来在耶律弘仁之前,有耶律宗业、耶律宗范、捷不也、耶律弘礼以及天祚帝的皇太子敖卢斡成为韩德让的继嗣者。这六名继嗣者均为辽国皇室成员。 由此可见,韩德让去世后直至辽国灭亡,一直有辽国皇室成员作为韩德让后嗣。耶律弘礼墓志中有“大康七年(1081年)夏,诏奉大丞相韩德让祀”“葬公于医巫闾山之阳,以附丞相茔,礼也”等记述,表明耶律弘礼墓是韩德让的陪葬墓,所以,这卒墓葬群应当是韩德让家族墓葬群。考古人员推断,M1、M3的墓主人,可能也是过继给韩德让的皇室成员。 韩德让墓发现地面彩绘 2016年,考古队启动了对M4的发掘。司伟伟说,由于此墓有多次被盗挖的痕迹,属于严重被盗,大家并未寄予太大的期望,但也发现了此墓的特异之处。一是凿岩为穴,不同于一般墓葬挖土成墓的过程,施工极为艰巨;二是墓圹内的填土经过逐层夯打,非常坚硬,想必当时下了大功夫。 司伟伟清楚地记得,2016年10月29日是个阴天,当黄昏已至,工作人员即将收工时,意外发现一块墓志,惊喜、振奋之情瞬间席卷考古现场。 第二天,经过细致清理,“文忠王墓志铭”的字样清晰显现,韩德让谥号“文忠”,辽圣宗为其建“文忠王府”,这正是韩德让的墓志铭。“在屡被盗挖的辽墓中发现墓志已是足够惊喜,何况还是韩德让的墓志!这将给辽金考古留下重要资料!”在考古日记中,司伟伟兴奋地写道。 10天后,考古现场再次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不仅墓道、甬道两壁及东、西耳室墙壁发现壁画,在韩德让墓门旁的地面及前室地面上,还清理出彩色绘画。地面上的彩绘,在辽墓中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些壁画和地面彩绘,呈现出车、马、人物、花卉、龙凤纹等精美图案。 墓内壁画的保存,既怕地表水的侵蚀,更怕树根侵入所造成的凸起、膨胀,这两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韩德让墓壁画的完整。 有幸的是,地表水渗入墓室后,裹挟的泥沙覆盖了墓室地面,恰好形成了保护层,使地面彩绘免遭破损。司伟伟告诉记者,发现墓内壁画和地面彩绘时已进入冬季,考古队特意搭建保护棚,以避免冻融对墓内壁画和地面彩绘造成损害,如今,辽宁省博物馆文保中心已将其顺利揭取,加以修复和妥善保存。 耶律弘礼墓为单室墓,韩德让墓则为包括前室、后室以及东、西耳室的多室墓。考古队在墓中发掘出多种瓷器和玻璃器,瓷器包括景德镇青白瓷、陕西耀州窑青瓷、定窑白瓷等,这些瓷器和玻璃器均非辽国出产,来源非常广泛,是当时辽国对外经贸交流活跃的见证。 此外,韩德让墓内器物还有围棋盘、围棋子、双陆(古时的一种棋类游戏)棋子,以及陶罐、陶瓮等。这些物品可能是韩德让生前用品,也可能是辽代官方配置,因为按照《辽史》记载,韩德让的墓葬为“官给葬具”。 与耶律弘礼墓内的木棺不同,韩德让墓内为石棺,但石棺被损毁严重。据司伟伟介绍,辽代在医巫闾山山麓建有乾陵、显陵两座皇陵,并在这两座皇陵附近各修建一座城邑作为奉陵邑,称为乾州、显州,起到守卫和奉祀陵寝的作用。“通过近几年对乾陵、显陵的考古发掘,发现乾陵附近的9座墓葬均有早期被盗迹象,与《契丹国志》中金人‘破乾、显等州如凝神殿、安元圣母殿,木叶山之世祖殿、诸陵并皇妃子弟影堂,焚烧略尽,发掘金银珠玉’的记载相吻合。再回顾此次发掘中墓葬被盗、墓志被打碎、石棺尽毁等现象,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缘由了。”司伟伟说。 韩德让去世,北宋皇帝惋惜 《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记述了下葬韩德让时的情景:“灵柩将发,圣宗自挽轜辆车哭送,群臣泣谏,百余步乃止。” 考古学家、中国辽金史学会原会长冯永谦对记者说,葬于乾陵侧及辽圣宗哭送,能看出韩德让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据《辽史》记载,辽景宗临终前,确立其12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位,耶律隆绪之母萧绰摄政,韩德让为顾命大臣。当时的情势极为严峻,辽国诸王及宗室成员有200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皇太后萧绰的家族却实力不济。她不禁哭泣道:“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韩德让和另一位大臣对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于是韩德让在请示萧绰太后之后,令辽国诸王各归府第,不得自私相会,并趁机夺其兵权。于是,人心渐定,政局始稳,萧绰太后则对韩德让“益宠任之”。 在宋朝传下来的书籍中,曾收集了韩德让与萧绰太后关系的传闻。《宋朝事实类苑》一书中记述,萧绰在年少时曾许配给韩德让,后因她被辽景宗选入宫中而作罢;在成为皇太后时,萧绰曾向韩德让表示“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 冯永谦说,此种说法在正史中没有相关记载,因而得不到证实。司伟伟表示,在出土的韩德让墓志铭中,并无韩德让与萧绰太后有特殊关系的记述。 在《辽史》的记载中,韩德让稳重厚道而有谋略,以谨慎细心闻名。《契丹国志》称其“孜孜奉国,知无不为,忠孝致诚,出于天性”。《辽史》对萧绰太后的评价是:“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冯永谦认为,从正史看,萧绰太后对韩德让的宠信,大公无私的可能性更大些。 史料记载,因为韩德让结交北宋,“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贴服中外,靡有邪谋”,韩德让去世的消息由宋朝边臣上奏时,宋真宗表露出惋惜之情:“德让颇智谋,专任国事……臣僚中未闻有比者。”有大臣担心韩德让之死会使宋辽关系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倒退,表示辽国“国主懦弱,自今恐不能坚守和好”,宋真宗则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朝廷始终待以诚信,彼之部族,亦当顺从也。” 在辽代,不少皇族成员、契丹贵族将掠夺来的人口置于一处设立城邑,称为头下州,实为这些皇族成员、契丹贵族的私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有多座头下州,其中就包括沈州(今沈阳),韩德让也有自己的头下州,名为宗州。根据文献记载,冯永谦认为,法库县四家子村辽金古城址应为辽代的宗州。 该城址建在四家子村北面的山岭南坡上,墙为土筑,略呈长方形,城墙后部保存较好,城内出土文物非常丰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