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郭翠潇]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研究生学位教育领域的应用(2000-2017)——基于13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9-03-06 中国民俗学网 郭翠潇 参加讨论

    摘要:文章以13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论文数量年度变化、学科专业分布、院校分布、师承关系、研究对象的类型、所涉及的民族、分布地域等统计分析,主要用量化和可视化方法呈现了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研究生学位教育领域的传播与应用状况,并分析了现象背后的原因及研究发展走势。
    关键词:口头程式理论;学位论文;计量分析
    

    “口头程式理论”(Oral Formulaic Theory)也称“帕里-洛德理论”(Parry-Lord Theory),由哈佛大学古典学教授米尔曼·帕里(Milman Parry)和阿尔伯特·洛德(Albert Lord)师生创立,是二十世纪美国民俗学重要理论流派之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汉学家和华人学者首先将“口头程式理论”应用于《孔雀东南飞》《诗经》等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国大陆古典文学和比较文学领域学者的关注和介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以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为代表的民俗学、民族文学领域的学者开始大量译介“口头程式理论”的相关文章,并将该理论应用于中国本土的史诗、叙事诗、民歌等传统的研究之中。
    一个外来理论要想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并不断成长,须后继有人,因此年轻学子对这一理论的使用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理论的生命力。而学位论文体现了研究生的最高学术水平,是最佳的试金石。笔者曾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文献为研究样本统计分析了“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应用情况,本文则将使用“口头程式理论”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样本,考察该理论在学位论文中的使用情况,并与上述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结果相呼应,以便更完整地呈现“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之图景。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数据库、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在中国民族文学网上公布的学位论文提要;使用17个检索词:“帕里-洛德”“帕利-劳德”“帕里-劳德”“口头程式”“套语理论”“口头诗学理论”“口头理论”“艾伯特·贝茨·洛德”“阿尔伯特·贝茨·洛德”“米尔曼·帕里”“阿尔伯特·洛德”“Parry-Lord Theory”“Oral Formulaic Theory”“Oral Theory”“Milman Parry”“Albert Lord”“Albert Bates Lord”,检索范围为主题、题名、关键词、摘要、目录,并使用“程式”“主题”“典型场景”“故事范型”这4个检索词在关键词字段补充检索;学位年度截至2017年;最后一次检索是在2018年8月11日。去除重复和无关论文后,共得到133篇学位论文作为本文的样本文献。本文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法对样本文献做计量分析。
    二、使用“口头程式理论”的学位论文概览
    学位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可以大致显示出硕士、博士生对口头程式理论的认知和应用的总体情况。这133篇学位论文分布在2000年至2017年中的16个年份,共有44篇博士论文,年均2.75篇,89篇硕士论文(其中2篇为专业学位论文,87篇为学术型学位论文),年均5.56篇。
    
    图1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年度分布
    从论文数量年度分布(图1)看,第一篇使用口头程式理论的学位论文出现在2000年,为朝戈金的博士论文《口头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的程式句法研究》。2000年至2010年论文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2011年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扩增节点后开始缓慢下降,2017年出现明显下降。论文总量峰值出现在2011年,共18篇,这一年也是硕士论文的峰值年,数量为14篇;博士论文数量的峰值是6篇,出现在2010年和2016年。
    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呈现出如下基本样貌:
    (一)以口头传统为主,类型多样。
    样本文献的研究对象有近百种,归属于口头传统、中国古典文学、民间戏剧和戏曲、中国古代典籍、宗教典籍、学术史、外国文学、语言教学等类别。研究史诗、叙事诗、民歌、民间说唱等口头传统的论文占大多数。研究史诗的论文最多,共39篇,其中《格萨(斯)尔》9篇,《江格尔》7篇,《玛纳斯》4篇,《伊玛堪》和《梅葛》均为3篇。
    (二)涉及多个民族。
    共涉及中国境内28个当代民族,其中研究对象属于蒙古族和汉族的文章明显高于其他民族,分别为28篇和24篇;藏族8篇;彝族和柯尔克孜族各6篇;瑶族5篇。有3篇论文涉及古代民族或境外民族。
    (三)分布地域广阔。
    分布在中国境内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内蒙古最多,有20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位于内蒙古;其次为云南,15篇;第三是新疆,13篇。有5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位于中亚、西非等海外区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