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古学家在面对遗址发掘时往往有着基于文化使命的两难:发掘可能意味着人类一段未知经历的揭示,而一旦暴露却可能因利益冲动等种种原因而无法填埋,只会使其走向不可挽回的消亡。要更好地保护文化遗址,必须在经济利益和历史意识之间求取最大公约数,为子孙后代尽可能留下更多的传世遗存。 统万城遗址的最早勘察 早在清道光二十五年,清代学者、西北史地专家徐松任榆林知府时,命横山知县何炳勋亲自对统万城遗址进行勘察、笔录绘图、查阅资料,尽快确认统万城旧址的位置。何炳勋在实地寻访之后,对统万城遗址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保存状况进行了如实的描绘。从此之后,闻名于世的大夏国统万城遗址才得以重现。 1956年,陕西省文管会、陕西省博物馆联合对统万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陕西省文管会俞少逸等绘制了城址平面图,亦对墩台、马面遗址等进行了拍照。不仅如此,他们还征集到莲花纹瓦当、方砖、铜镜、铜“驸马都尉”印、壶形印及瓷狮等文物。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也考察了统万城及其周边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文管会戴应新等于1975—1979年又多次调查了统万城遗址,对遗址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测绘,并且有重点地进行了部分钻探和试掘工作。其研究成果详见于戴应新《统万城城址勘测记》。戴应新所著的《赫连勃勃与统万城》通过文献对大夏国、赫连勃勃及统万城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考证。 符合科学规律的考古发掘 2002年8月5日开始,为配合保护工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地区文管办、靖边县统万城文管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统万城遗址西城西南隅台和永安台的基础进行清理发掘,发掘面积600余平方米。 同年8月20日,发掘确认护城壕。护城壕距西城西垣底部水平距离11.3米,清理了其中的28.5米,现存壕堤顶部低于城墙基础表面3.7米。护城壕剖面呈锅底状,宽11.5米,其中壕沟宽7.1、壕堤宽2.2米,现存深度2.2米,经钻探知壕沟底部夯土厚0.8米。研究人员对基址的规模、夯土的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发现了护城壕,并且出土了一批遗物。 8月,考古队采用全站仪结合GPS全球定位系统对统万城现有遗迹及钻探、发掘出的迹象进行测绘,形成第一份精确的统万城1:2000地形图,同时将统万城实测图纳入国家地理坐标。并通过技术合作,采用低空遥感飞机对统万城周边15平方公里范围进行测绘。 2006年,统万城作为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启动,考古队对统万城外郭城、西城、东城及周边地区地形地貌、遗迹进行测绘。 配合测绘,考古队对外郭城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外郭城、西城、东城部分城垣、马面进行清理,测绘完成后进行了回填。同时,考古队还对统万城周边墓葬群进行了初步调查。 2008年6月10日至11月9日,考古队发掘西门外瓮城;钻探外郭城内2处及红柳河南岸3处夯土遗迹、护城壕;对调查、发掘、钻探出的遗迹,利用全站仪结合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测绘;聘请专业测绘人员对统万城遗址进行航空摄影、测绘。 当年7月,西城西门瓮城发掘,西城城门及瓮城已探明三处,分别为西门及瓮城、南门及瓮城、北门及瓮城。 符合科学规律的考古发掘进一步推动了文物保护和相关研究的开展。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统万城繁华了500多年,历史文化信息丰富,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及其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族及其农耕文化的交融。作为陕西省和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万城内珍贵文物众多,是研究匈奴民族等的重要文物资料,具有重大的考古意义。统万城建筑形式独特,用三合土筑城并修筑马面,高大的多层悬挑式角楼,利用马面空间作为战备仓库,在建筑筑城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统万城是沙漠历史地理考察的典型例证,它的兴衰反映了当地人地关系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城址周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统万城是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民族),古代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城市、建筑艺术以及生态环境变迁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基地。 一言以蔽之,统万城遗址具有重大的现代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通过科学规划与开发,可以把它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旅游、科研、教学等多种功能的示范区,目的就是要在考古发掘和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将统万城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合理地开发利用出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作者系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