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既然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为什么刘备两个都有却最终没夺得天下

http://www.newdu.com 2019-03-1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众所周知,三国中有一句名言叫“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意思就是诸葛亮、庞统这两个人,只要得一个人就可以得天下。而三国中,刘备将两个人都揽入自己手中,按道理刘备应该一统三国才对,但为何只只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偏安一隅。
    

    卧龙凤雏,当真实至名归?
    首先,诸葛亮,庞统,二人同为司马徽之徒弟,作为他们的老师,看着弟子胸怀锦绣,却不遇明主,心中那个急啊。所以司马徽(水镜先生)在和刘备交谈之时,说出了那句我们熟知的: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事实上伏龙、凤雏真的就是在谋略上无人能敌吗?不尽然,诸葛亮自己都说过: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庞统早逝,诸葛分身乏术
    其次,凤雏早死,原本孔明的「天下三分计」是要刘备制霸荆益两州的,纵然孔明有经国之才,也不可能同时处理荆两州的政事,所以才要士元帮助刘备去攻下益州,并代为管理益州的政事。可是士元在落凤坡中伏身亡,而这样,孔明也只有连原本士元那份工作也扛了下来,那又怎麼会有足够的精力去北伐中原呢?
    

    成也荆州败也荆州
    关羽失荆州,其实关羽是孔明的「天下三分之计」的大功臣,也是「天下三分之计」的最大破坏者,孔明在隆中对中说过,要结好东吴,那麼「天下三分之计」才能有所保障,而且在孔明入蜀时,也再三叮嘱关羽要「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可是关羽却没有遵守,不但拒绝了孙权的提亲,而且在攻打樊城时又过分自信,把大部份部队都调到前线,使荆州防备有所欠缺,而吕蒙、陆逊才有机会霸占荆州。蜀汉失去了荆州,不但失去了广大的资源生产地,而且也失去了分散曹魏兵力的根据地。
    同时刘备本身也有问题,在有机会统领荆州时,他只顾自己的仁义,不去承继刘表的荆州,令东吴有藉口也要了荆州的一部份,间接造成关羽悲惨的下场。再者,关羽阵亡后,又犯上同一的错误,只顾自己的个人感情,毅然向东吴的报复,如果不报复的话,那么不会发生火烧连营的故事,蜀汉也不会丢了张飞、黄忠、黄权等等的良将。
    

    其实,无论文武,刘备在整体上从没胜过曹操,刘备和诸葛亮都忽略了对后代和后备力量的培养,一两次的失败就杀了刘封和马谡,刘备为关羽报仇乃义气之举,感情用事本来就是大忌。诸葛亮分兵以攻待守是徒劳之举,缺少战略眼光,第一谋士的美名,其实也露出很多破绽,司马懿的低调,稳妥最终笑到最后。
    

    这就像网易全自由三国策略手游《率土之滨》中一样,当一个势力出现了断层,只有谋士,没有执行,光有高战没有拆迁,州战的时候只能打退敌人却不能连根拔起,打城时即使击败守军城池也没法占领;
    

    有些大盟因意气用事,执意带领全盟去跨洲远征,最终被另一同盟前后夹击,失败而归;在此期间,其他盟提前进入司隶联合起来呈合围之势将洛阳围起,一举拿下洛阳,统一三国!
    

    古语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关系到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必须加以慎重的研究和考察,一味的只想着打架从而草率的开战,便已经输了三分,那么离失败就不远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