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了民俗学科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学之间虽有深厚的亲缘关系,但是二者不可等同。面对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毁人亡的状况,面对迅速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与文化的断裂,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张是国际化的行为。民俗学作为一个本土化同时也是国际化的新兴学科已经走过了160多年的路程。在很长的时间内,民俗学被认为民俗是由一个“Folk”在遥远的过去残留物。很多国家的民俗学一开始就具有从急剧变化的现代生活中抢救过去文化遗留物(民俗)的学术取向。各国学者对于民俗学理论的研究和保护的实践呼唤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到来,也可以说,民俗学的学科理论的存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奠基石。 近十几年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国政府、民众及民俗学者共同的责任和行为。民俗学者撰写了相当数量的书籍和几千篇学术论文,民俗学者直接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研讨、普查、各级评审和命名工作。有的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缺失提出了积极的批评和建议。民俗学者直接参与田野调查了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办了传承人的讲习班,成为保护工作的主要力量。在政府、民俗学者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多方努力下,中国的古琴、昆曲、蒙古族长调等项目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2009年中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剪纸、侗族大歌、格萨(斯)尔、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呼麦等22个项目又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属于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项目占有很大的比例。目前中国有34项进入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了中国少数族群的文化地位和文化自尊,中国有的族群少有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就是他们的文化财富和文化遗产,他们一直处于被边缘的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他们的财富被社会所认可,使得他们享受到公平的待遇。这足以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增强了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地位和威望。 在此,我们不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纯地理解为政府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和行为,中国在短短十几年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民众对于自己所持有的文化财富价值的认知,特别是在中国这些宝贵财富历经“极左”思潮的磨难后民众对于种种民俗的恢复就是对其多重价值应重新评估。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十分急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进行,大大提升了民俗学的地位。从未来文化发展的角度给予民俗学评估,必然坚定民俗学者建立民俗学科的信心,促进对于民俗学本位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空间的论述、对于传承人的保护也为民俗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民俗学者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凸显的张力中,推进民俗学科的建设。 (本文刊载于《民族艺术》2017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