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名称: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多学科视野下的劳弗特藏 时 间:2019年4月23日(周二)13:30-17:00 地 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1层1117室) 主 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 项目支持: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传统音乐档案馆“中国最初录音”项目 引言人: 艾伦•伯德特(Alan Burdette,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 魏小石(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 田青(中国艺术研究院)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李松(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巴莫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讨论人: 胡良霖(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李刚 (中国民俗学会) 郭翠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姚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主要议题 一、早期录音的介质保护与数字化建档 二、珍贵录音档案的共享策略:限制与开放的伦理原则 三、劳弗录音档案与田野资料的多学科价值 四、劳弗特藏与早期中国少数民族人类学调查 现场演示片段 1901年上海孟姜女小调 1901年上海滩簧戏、秦腔、京剧片段 1902年北京鼓词、单弦、民歌 1908年西藏传统音乐 在线试听:《卖花束》,1901,上海 “劳弗特藏”中被标记为“卖花束”的录音片段 参会报名 名额已满,因场地限制,恕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报名。报名成功确认信将不迟于2019年4月22日发出,请报名者注意查收所留电子邮箱邮件。 会议背景 选自劳弗特藏中的照片:题为“中国五位喇嘛的神圣舞蹈”(约1901- 1904年间) 选自“劳弗特藏”的照片,摄于中国,时间和具体地点不详 劳弗的人类学之旅:从西伯利亚到中国的实地考察 伯特霍尔德··劳弗(Berthold Laufer,1874-1934)为德裔美籍人类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通晓汉语及多种东亚语言,被誉为同时代最杰出的汉学家。他以英文、法文和德文发表的著述逾百种,主要代表作有《中国—伊朗:中国对古代伊朗文明史的贡献,特别参证植物和作物栽培的历史》、《中国泥塑》、《中国篮子》、《玉:中国考古学与宗教研究》等。劳弗有关藏语和西夏语方面的著作,如《藏文书写的缘起》《藏语中的借词》《西夏语:印-汉语文学研究》等,至今仍为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必读之作。 1897-1899年,劳弗参与了著名人类学家弗朗茨·博厄斯(Franz Boas)发起并主持的“杰瑟普北太平洋考察项目”(The Jesup North Pacific Expedition),前往萨哈林岛和阿穆尔江(即黑龙江)河口区域开展民族志调查,主要负责阿伊努、尼夫赫、鄂温克、那乃等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调查。整个项目在白令海峡两岸的沿海地区展开,由11人共同完成,留下了136卷蜡桶录音。通过该项目的田野作业,年仅二十多岁的劳弗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受到博厄斯的赏识,直接主持了于1901-1904年开展的“雅各布·希夫中国考察项目”(The Jacob Schiff China Expedition; 1901-1904)。据博厄斯解释,该项目旨在收集“能代表中国习俗、信仰、工业、生活方式的实物”。劳弗在这次考察过程中所收录的大约四百卷蜡桶唱片,已被学界普遍公认为“中国最早的录音”,略早于百代唱片工程师弗雷德·盖斯伯格(Fred Gaisberg)录制的吹打乐和孙菊仙的《举鼎观画》等。1908年,劳弗正式入职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并于1908年和1923年两度重返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因而,其后期的调研成果包括采集到的实物大都收藏于该博物馆。 黑龙江流域的那乃人(赫哲族)家庭 摄于“杰瑟普北太平洋考察项目”执行期间 劳弗录音档案“回归”中国之路 2018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传统音乐档案馆(Th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Music at Indiana University)在唐研究基金会的资助下,正式启动“中国最初录音”项目(https://libraries.indiana.edu/firstrecordings),旨在将人类学家伯特霍尔德··劳弗于1901-1902年间录制的四百卷蜡桶录音进行出版。这批录音资料于1961年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转存于印第安纳大学的传统音乐档案馆,成为“劳弗特藏”,并于2017年进行了数字化建档。与此同时,该项目还计划对配套的104张照片、7500件实物及田野笔记作出评介和详解。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将联合十多位中美两国历史学、民俗学、音乐人类学、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共同完成制作英汉双语版的档案试听网站,同时出版一套画册和CD,将纳入劳弗所采集的照片、田野笔记以及音响资料的注释等。 相比于同时代录制于中国的零星录音资料,“劳弗特藏”堪称是一宗系统性的记录档案,其中不仅包括了丰富且互为关联的音乐种类,而且有着较完整的配套图文资料。谈及这批劳弗录音资料的价值,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认为:其中涉及很多“未知的民间音乐大师”。“劳弗特藏”以集成方式保存了二十世纪初期流存于中国的十余个乐种和多种方言的口头表现形式。其中,在上海的录制部分(1901年),记录了当时吴语民歌、滩簧戏、秦腔等多种传统体裁的存续状态,足以让人重归那个年代上海滩精彩的民间曲艺氛围。北京部分(1902年),大多录制于现场表演,部分唱词在后来存世的曲艺资料中实属鲜见,展现了小调民歌(如孟姜女调、五更调)被纳入京津地区曲艺表演中的早期面貌。值得一提的是,二胡的器乐形态在当时已经有了即兴表演和自娱自乐的性质。“劳弗特藏”还记录了远早于刘天华和阿炳之录音的器乐片段,精彩纷呈。 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简介 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Th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Music,ATM,以下简称“传统音乐档案馆”)创建于1953年,迄今已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0万份录音资料,时间跨度起自1893年,直至今天。馆藏包括音视频资料、电影拷贝、照片、手稿、书籍和其他资料,仅田野录音资料就超过3000份。馆藏资料大多是录音资料,几乎涵盖了所有录音格式,其中最著名的馆藏是1893~1938年间制作的7000份蜡筒录音资料。 传统音乐档案馆的收藏范围很广,但主要关注的是与民族音乐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流行音乐以及传统音乐等学科相关的录音资料。这些录音资料可以分为几大类:研究人员的田野录音、商业录音和无线电广播录音。除了音乐资料外,话语特藏还包括故事、口述史、访谈,以及语言学的发音调查等内容。尽管有大量的商业录音,但馆藏的主要内容还是来自田野录音。 传统音乐档案馆广泛致力于音响资料的保存及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建档实践,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indiana.edu/~libarchm/index.php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16ZDA160)于2016年11月立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实施,首席专家:巴莫曲布嫫。 项目下设三个子课题:(1)“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胡良霖主持);(2)“口头传统的田野采集规范与数字化建档规程”(吴晓东主持);(3)“口头传统数据资源描述模型与著录规则”(王宪昭主持)。 项目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主要应用于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数据采集、汇交、整合、质控、审编、获取以及共享的标准体系,目标是促进数字资源向知识本体的转化,完善数字化、数据化和网络信息化的专业研究环境,使课题成果成为既符合国内外通用标准又具有学科特色的存储、管理、呈现和发布系统的数据结构基底,达成为学界和社会提供各民族口头传统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服务的中长期目标。 “劳弗特藏”中的相关图片 雅库特的女性萨满,1902年拍摄 科里亚克群像中的萨满,1901年拍摄 京郊明王墓群,约1900年摄 北京的戏台,时间不详 雍和宫的“喇嘛舞”,时间不详 北京的西黄寺入口,时间不详 北京护城河的小舟,约摄于1900年 “劳弗特藏”的中国乐器及器物,艾伦·伯德特(Alan Burdette)摄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019年2月 “劳弗特藏”中的皮影样品,艾伦·伯德特(Alan Burdette)摄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019年2月 “劳弗特藏”中的戏剧木偶样品,艾伦·伯德特(Alan Burdette)摄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019年2月 “劳弗特藏”中的戏剧木偶,艾伦·伯德特(Alan Burdette)摄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019年2月 所有图片(除标记外)摘自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雅各布·希夫中国考察项目”、“杰瑟普北太平洋考察项目”专题页面 部分照片并非劳弗本人所拍摄,可能由其团队成员或雇佣摄影师所摄,或来自于当地购买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