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晗 (发表于《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6期)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联合承办的“2016·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形象史学与丝路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7月9至1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就下列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文物图像与历史研究 刘中玉(中国社会科学院)《巫史“演图”刍议——“左图右史”意涵发微之一》对图像在中国早期文明记忆中与巫、史的关系,以及其从“穷神变,测幽微”到“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演化进行梳理。胡振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书画艺术中的“别体之作”——谈扇面上的诗书画字》考察扇面书画艺术的历史沿革和特色。胡嘉麟(上海博物馆)《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击筑佣考》对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陶佣性质和身份作出界定。郑红莉(西安碑林博物馆)《汉画像石“荆轲刺秦”图像探讨》分析“荆轲刺秦”图像的传播路线,阐释其反映的儒家忠义思想。杨爱国(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故事的生成——以山东长清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为例》探讨了孝堂山顶的东汉墓祠被讹传为郭巨祠的过程及影响。高启安(兰州财经大学)《汉魏“鬼灶”上一器名物考索》指出,汉魏时期“鬼灶”上常出现的一种长柄器物应是搅拌器。郭海文(陕西师范大学)《形象史学视角下的大唐公主衣食住行之食研究》从饮食种类、器具以及中馈之职研考唐代公主的饮食文化。 夏小双(香港中文大学)《<南唐文会图>画者与画题辨》对有关《南唐文会图》画者与画题的讹误进行辨正。纪雪娟(中国社会科学院)《“真堪画入醉僧图”——宋代<醉僧图>研究》就《醉僧图》图像、时人评价及画作产生原因予以诠释。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繁华到底”: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首饰丛考》深入研究明代藩王墓出土金银首饰的造型、纹样及设计构思。刘明杉(中国社会科学院)《明代中后期江南女子的花样生活》探讨江南女子以花为戏、以花为饰、以花为用的生活内容。徐文跃(中国丝绸博物馆)《麒麟补、狮蛮带与西洋布》详论明代麒麟补、狮蛮带与西洋布的渊源及所体现的中外间的往来。赵连赏(中国社会科学院)《明代男子簪花习俗考》考察明代男子簪花习俗的使用范围和盛行程度。黄铮(日本立命馆大学)《“说图”与“说形”——浅议形象史学于明清思想史研究中的运用》认为形象史学视角对明清思想史研究大有裨益。戴晓云(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水陆卷轴画的粉本和绘制依据》讨论现存水陆画所据的仪文和粉本来源。周祝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五台山欢喜佛造像艺术初探》详揭五台山欢喜佛造像的艺术渊源、形式和所蕴含的佛教奥义。 二、古文献与历史研究 韩鼎(河南大学)《早期艺术研究中的文献使用问题》总结利用文献研究早期艺术过程中容易陷入的四类误区。苏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由清华简<封许之命>释春秋金文中的“天命”、“大命”》指出,春秋金文中的“天命”、“大命”实指始封君立候建国的锡命,并非僭越。安子毓(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古宇宙观对方位尊崇之影响》着眼于“天中”的变化,阐述其对方位尊崇思想的影响。练春海(中国艺术研究院)《汉代长安地区地面建筑壁画考》考证汉代长安地区壁画的绘制场所、年代、主题和功用等问题。张梦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汉初内史辨析》则讨论汉初内史的设置和职掌问题。 三、丝绸之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刘进宝(浙江大学)《“西城”还是“西域”——早期丝绸之路文献探微》辨析《史记》中的两处“西域”,认为并非一般所说的西域地区。孙丽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出土民族文字简牍形制简论》对新疆民族文字简牍的形制、尺寸进行整理和概括。尚永琪(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狼头纛与古代草原民族的狼裔传说考》从狼头纛入手,系统梳理草原民族“狼裔认同”起源的传说。孙晓峰(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麦积山石窟北朝晚期胡人图像及相关问题研究》探究胡人图像的特征,揭示秦州在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陈菊霞(敦煌研究院)《敦煌壁画中的翟姓供养人》整理和分析敦煌石窟营建中作出贡献的翟姓人物。杨宝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来文士张球与晚唐敦煌汉文化的重建》以张球为例,探讨晚唐时期敦煌汉文化的重建问题。牟新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阿斯塔那336号墓所出骑马吹奏佣——论唐西州时期高昌之卤簿鼓吹》揭橥骑马吹奏佣在新疆地区出土的历史意义。何振良(福建省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吴幼雄(泉州师范学院)《略论泉南佛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宋元时期泉南佛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的融合。叶尔米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考古遗址中出现的“牛”形象探讨》解读新疆考古遗址中“牛”形象的文化意义。叶少飞(越南汉喃研究院、红河学院)《越南古代“内地外臣”政策与双重国号的演变》对越南历代以“內帝外臣”配合双重国号的政策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追索和评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