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康熙微服私访的故事是真的假的 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http://www.newdu.com 2019-05-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说到康熙微服私访的真相,大家一定看过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那历史上的康熙皇帝果真就如此吗?事实上小编觉得不是这样,康熙作为一个专制君主,不管是出于安全还是帝王的威严,是不太可能深入民间接近群众的,他的微服私访故事在史书上无证。,以至于电视剧也不过是后世的戏说而已。
    

    虽然说康熙皇帝到底有没有微服私访过,这个史无查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到地方上巡察,关注民生,体恤百姓,了解民情最多的皇帝之一。康熙帝最主要的是有六次南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黄淮冲决为患的问题。不得不说,康熙帝是历史上一个深明大义的皇帝,亲自考察民情,亲临河道,寻求治河的方法,考察治河的工程。康熙皇帝的南巡,主要走的是水路运河,坐船至京城而下,途经河北,山东,江浙,最远到达苏杭一带。
    

    说康熙帝微服私访,可能是来自康熙帝的南巡十分注意避免骚扰百姓。这个是事实。他每次南巡的时候都要求一切使用之物都从简,巡视的时候需要用到的木炭食物等,一概都由衙门照当时的物价采买供给,而不去伸张给地方官员,从民间索取,骚扰百姓。康熙帝要求地方的文武大小官员不许与扈从官员以及有送礼,对于馈送收受人员,以军法处置。也就是说不许行贿受贿。那个时代能想到这些也说明康熙帝是一个非常圣明的皇帝了。他每经过的一个地方,都让百姓安居乐业,照常生活。不受皇帝南巡的影响。
    

    康熙南巡的时候,也很注意仆从人员的多少,一路上都是轻装南下,除了必备的一些人员,并没有多大的仗势。这个有史可查,康熙帝自己也说,“便道至浙江观风问俗,简约仪仗,卤薄不设,俋从者仅三百余人。”南巡的时候到地方留宿,据说也没有超过三天的,因为康熙皇帝担心多留一日怕滋扰百姓,可见,他多么注意影响,多么注意节俭,尽量减少给百姓找麻烦。
    

    清朝的时候,常有百姓拦截官驾告状,皇帝的车架也被阻拦过,这势必会影响巡视的进展,也不利于安全,于是严令随从的官员以此办法所告之事不予准许,并且严加治罪,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康熙皇帝是不会喜欢进行微服私访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关心民生,康熙皇帝巡幸,也不是说不见百姓,他到了扬州一带,百姓男女老幼奔走张望,想要一睹圣驾。为了替百姓思考,康熙皇帝下令在车架左右制备地方文案,就是想让老百姓都畅所欲言,巡到德州时,见有一两个灾民流落于路途之中,于是询问疾苦表示关心。
    

    康熙皇帝以频繁的巡视地方,关心民生,体察民情,处理政务,给人们留下了勤政爱民,奉公节俭的良好形象,为以后的皇帝树立了榜样,或许这就是后人根据他南巡的事迹才编出微服私访的故事,也算是事出有因吧。历史上昏庸无能的皇帝比比皆是,可以说康熙帝的圣明是当时百姓之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