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刘铁梁:实践民俗学的几个要点

http://www.newdu.com 2019-05-16 微信公众号“北师大民俗 王惠云 参加讨论

    2019年4月12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迎来了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第二十八讲,题为“实践民俗学的几个要点”。主讲人刘铁梁教授是资深民俗学家,他在思考民俗学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认为学者“走在田野”,才能真正理解民众、理解生活,强调应该把当下民众日常生活当作民俗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老百姓说什么、做什么摆在中心和首位。他提出“村落劳作模式”和“日常交流模式”,为实践民俗学进入生活,把握生活脉搏,书写生活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概念。讲座由萧放教授主持,朱霞教授、岳永逸教授、鞠熙副教授以及民俗学硕博生等共同参与。
    当前,民俗学学科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顽强地向后看,如一些民俗学者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中,通过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来留住美好的过去。这一选择在近些年来占据有利的话语地位。对此,刘铁梁教授认为保护是一种外在力量,而非民众主体的意愿。我们对非遗保护应该给与冷静观察和认真思考。二是面向当下,跟随时代和文化转型,与民众实践一道前进。这种选择要求民俗学者把研究的关注点放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上,跟随时代一起思考我们生活变化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为这个时代的变化做出哪些贡献。
    实践民俗学是学术进入生活的必然选择。刘铁梁教授认为民俗是对象,但更是一种研究方法。民俗学研究其实就是通过民俗看问题、看社会、看人生、看世界,强调学者自身也在这个世界中。学科发展之初,各国民俗学基本都面向过去,研究农村。随着社会转型,过去的农村已经没有了,这使得学者转而研究当下,通过田野调查来进入生活,要求学者以对话的形式来了解民众、理解民众,通过交流来叙述和参与生活。
    民俗学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实践。刘铁梁教授认为实践民俗学具有批判性,反对民俗主义、民俗旅游、非遗保护等将民俗资源化和对民俗的操控,提出将老百姓正在做什么、说什么,作为实践民俗学研究的核心。以村落研究为例,村民如何发展自己的经济,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何在改变中坚持历史认同和村落共同体的命运连带感,并追求和广大世界打交道,不使自身局限在封闭生活中。
    刘铁梁教授认为,我们在讨论实践民俗学时经常借用国外理论,我们不排斥吸收和借鉴国外理论,但同时要关注中国自身的实践传统,做到美美与共。比如在研究民间信仰时,西方的宗教理论就不一定适用。我们要从中国道德伦理本位出发,思考中国人的民间信仰其实关注的是怎么做人。还比如乡村礼俗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红白喜事等场合扮演重要的角色,实际上属于礼俗掌控者,这类人我们可以称之为民俗服务角色,他们反映了中国乡村是一个礼俗社会。要摸清生活脉络,就需要关注这类人群。
    他将“劳作模式”和“交流模式”两个概念作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的抓手。劳作模式不仅是指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类型,还广义地包含了与劳作者身体经验相关的模式化日常生活类型。劳作模式有助于将村落的物质生产活动、对外交易活动与其他民俗活动统一于村落认同的身体实践中来加以理解。日常交流模式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日常交流的行为和活动,包括交谈、礼尚往来、聚会、结社朝圣等形式,没有日常交流实践就没有身体在场的风俗传承。日常交流实践的过程也是身体浸润于风俗中受到教化的过程。
    民俗志是民俗学的基本研究方式,其研究材料必须是在田野中通过交流获得。交流式民俗志由集体叙事和个人叙事交织而成。集体叙事要注意边界,以传说为例,一个群体中公认的传说,在别的群体中不一定被认同。个体叙事强调个体对自身的表达,即自我认同,个体在叙述自身的同时也会讲述他人。通过叙事,个体在记忆和建构公共文化。交流式民俗志关注和谁交流,怎样交流,为了什么目的交流以及在交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布迪厄、萨林斯等人的实践理论影响国际民俗学界的实践转型。但是中国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有其独特轨迹,从进入村落,庙会等活动现场调查开始,到自觉观察和描述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生活,这些都为近年来形成民俗学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储备。实践民俗学就是人在其中的文化观,是民俗学面向当下生活进行研究时的视角转换和反思性理论建构,关注的是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以及人们前所未有的生活感受。通过田野访谈来了解普通人日常生活特别是日常交流,对于深入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进程,对于公共文化建设与个人之间的日常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这种民俗学终将加入到人们的日常交流实践当中。
    针对“在现有非遗评价体系下,民俗学者如何实践”的问题,刘铁梁教授认为,非遗评论体系以及非遗保护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是存在非遗概念被本质化、非遗保护被过度干预、非遗实践主体意愿不被尊重等问题。早在2011年他就讨论过非遗保护的内价值和外价值,内价值是局内民众认可的和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价值,外价值是局外人附加给文化的价值。非遗保护存在重视外价值,忽视内价值的问题。而内价值即民众主体的意愿才是民俗学关注的重点。民俗学是关注人民生活的学问,文化并非是精神性的东西,人在其中才是文化。
    最后,萧放教授总结道,刘老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透彻地讲述了什么是民俗学及民俗学人应有的态度,强调民俗学要深入田野,走进生活。民俗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读经典,也要重视田野。未来的民俗学,应该和生活一道前进,关心老百姓如何过上好日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