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 蓝山 这件商代青铜盉(见图),通高36厘米。顶部有管状冲天流,流底两边的乳钉与之构成兽面。袋足中空,三足立地。腹部饰饕餮纹,侧面为夔纹。夔身由两列云纹构成,纹路清晰,装饰性强。 青铜盉最早见于夏代晚期,流行于商周至战国时期。形制多样,一般是深腹、有盖、前有流、三足或四足,早期的流置于顶上,晚期的有提梁。盉主要是盛水器皿,与酒器组合,用于盛水以调和酒味浓淡。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金文‘盉’从禾者,乃像意兼谐声。故如《季良父盉》,字像以手持麦秆以吸酒。”西周早期,盉开始演变为盥洗器,与盘配合作用。 此盉外观新颖,丰满圆润,冲天流有较大倾斜,美观实用。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最有特色的一种浮雕装饰样式,作为平展的饕餮纹它以鼻为中心,向两侧展开,雕刻技法的运用使之在器表的平面上表现出一种深厚、凝重的立体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