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字敬德,本来并不是问题。但自1971年敬德墓被发掘后,人们发现墓志所载敬德名“融”。于是,张沛、樊光春撰文提出当以墓志为准,而苏相禹却认为事情复杂,使用“尉迟恭”之名当谨慎。遗憾地是,前者只选择相信墓志,没能展开论证;后者提出问题却没能予以解决,故本文将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研。 敬德名“恭” 《尉迟敬德碑》与《新唐书·尉迟敬德传》均记载:“尉迟敬德名恭,字敬德。” 《尉迟敬德碑》原名《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鄂国忠武公之碑》,立于显庆四年(659),可惜碑文在述及敬德姓名处已泐,所幸《文苑英华》对此有所收录,故先贤均据《文苑英华》补写为“公讳恭,字敬德”,应是不误。 《新唐书·尉迟敬德传》载:“尉迟敬德名恭,以字行”,但《旧唐书》却只是直书“尉迟敬德”而未提其名。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新唐书》修撰时,唐实录、国史尚存,又值“太平已久,文事正兴,人间旧时记载多出于世,故《新唐书》采取转多……皆《旧唐书》所无者”。可见,《新唐书》是在甄别大量史料后,对《旧唐书》不载敬德名讳的做法作了一次补充说明,补充其名为“恭”,说明这样做的原因是敬德以字行于世。这样来看,敬德名恭是确定无疑的了。 敬德晚年更名“融” 贞观十七年(643)二月,敬德“表乞骸骨”(《资治通鉴》卷196太宗贞观十七年),此后敬德“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可见,敬德晚年沉迷道教,而信道教者常会因某种原因而变更其名,如武攸绪“恬淡寡欲,好《易》《庄周》书。少变姓名”(《新唐书·武攸绪传》)。武宗李瀍,因“疾久未平,以为汉火德,改‘洛’为‘雒’;唐土德,不可以王气胜君名”(《资治通鉴》卷248武宗会昌六年),遂更名“炎”。那么以此推断,敬德也很可能更名,他把名定为“融”字,至少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融”有表示长久之意,符合道教求长生的心理。如《诗经·大雅·既醉》有“照明有融,高朗令终”之句,汉代蔡邕在《郭有道林宗碑》中也有“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的提法。显然,用“融”为名,能表达对永生的一种期盼。 其次,道教本尚虚融,用“融”字不但符合道教的精神,而且从道教经典上来讲,在读音上“融”字亦能暗示出“恭”字来。《道德经》中有“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之句。按《广韵》“容”属上平声锺第三,“融”属上平声东第一,音虽不同但极为相近;“公”属上平声东第一,“恭”属上平声锺第三,读音也极为相近。所以“容乃公”读音极类“融乃恭”。那么“尉迟融”也就是“尉迟恭”了。实际上,很多道士更名时都曾化用经典,如与敬德几乎同时代的著名道士王玄览,俗名晖,后更法名玄览(《道藏·玄珠录》),很明显是取自《道德经》“涤出玄览”之意。 再次,“知常容,容乃公”句,符合敬德的政治心路。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立有大功,事后“论功,敬德与长孙无忌为第一……贞观元年(627),拜右武候大将军,赐爵吴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并食实封千三百户”(《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但从职事官角度来看,贞观元年,长孙无忌“拜尚书右仆射”(《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房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旧唐书·房玄龄传》),二年,杜如晦“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旧唐书·杜如晦传》),三人俱是相职,而敬德只是右武候大将军。于是,敬德“负其功,每见无忌、玄龄、如晦等短长,必面折廷辩,由是与执政不平”(《旧唐书·尉迟敬德传》),结果被调出京城,“三年,出为襄州都督。八年,累迁同州刺史”(《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这就更让敬德难以接受,“尝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因解喻之。敬德勃然,拳殴道宗目,几至眇。太宗不怿而罢”(《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到贞观十三年还发生了诬敬德谋反的事件,“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资治通鉴》卷195太宗贞观十三年)。从这些事件来看,敬德对他功劳第一,但职事位低是愤愤不平的。而“知常容,容乃公”这句话,按王弼所注句意是“无所不包通也。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包通就会感到坦荡公平,对晚年的敬德来说,这句话恰好点中了他的心结。由此来看,敬德晚年更名为“融”是极为可能的。 名“融”并未彰显 唐制,“京常参官及外官五品已上,每有除拜,中书门下皆立簿书,谓之‘具员’”(《唐会要·中书省》),具员簿将官员的“乡贯、历任官讳同一状中书门下” (《唐会要·中书省》)。显然按照制度,敬德更名是要上报宰相、皇帝的(按敬德虽然在贞观十七年致仕,但贞观十九年征辽时,仍除拜敬德“以本官行太常卿,为左一马军总管”,说明致仕后,遇非常之事仍会有除拜,因此即便致仕改名也要上报)。但在贞观二十年发生了张亮事件,据《旧唐书·张亮传》载: 有公孙常者,颇擅文辞,自言有黄白之术,尤与亮善。亮谓曰:“吾尝闻图谶‘有弓长之君当别都’,虽有此言,实不愿闻之。”常又言亮名应图录,亮大悦。二十年,有陕人常德玄告其事,并言亮有义儿五百人。太宗遣法官按之……竟斩于市,籍没其家。 张亮一句“有弓长之君当别都”就成了被问斩的罪证。那么,如果敬德上报改名,就很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比附张亮,而大做文章。再联系到曾被诬谋反之事,敬德就更不敢上报了。而墓志放在墓道里面无人知晓,所以留下了敬德更名的证据。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墓志在“融,字敬德”四字处有明显的涂改,原因就是在刻石时,敬德家人不敢把更名的事向外公开,工匠最初刻的当是“恭,字敬德”,“融,字敬德”是敬德家人自己重刻的,因为毕竟不是专业工匠,故刻出的字体与周围字不同,又因墓志字多而密,为留下较大的重刻空间,所以把“字敬德”三个字也一并涂掉重刻了。 总之,尉迟敬德名“恭”是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使用的名字,名“融”是晚年信奉道教之后的改名,两者都是他的名字。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代特权阶层仕宦与社会流动研究”(14CZS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