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这是一个北宋时期的一个小国 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http://www.newdu.com 2019-07-04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西夏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1038年,北宋元宝元年,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王朝。从面积来论,西夏不过77万平方公里。体量不小,但也不算太大,尤其跟辽国、北宋相比。人口数量也在300万左右,不算特别多。但是,西夏却先后击败了北宋、辽国两个体量更大的对手,并由此扬名,成为一时霸主。这是很值得琢磨的一件事。
    

    西夏由党项族建立。党项族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汉朝,当时党项族主要以游牧生活为主,凭姓氏划分八部。八部中,最有名的便是拓跋氏。不过,跟同时期其他游牧民族,如匈奴相比,党项族很弱小,需要依靠其他族群,才有生存扎根的空间。唐朝时,党项族内迁甘肃、陕西一带。
    从这个时候开始,党项族的实力逐渐扩大。唐朝末年,党项族还被赐姓皇族的“李姓”。即便实力增加很多,党项族一直都不敢太过张扬。在据守地盘,保留实力的同时,选择对其他势力称臣,避免太大冲突。
    

    北宋初年,党项族仍向北宋称臣。直到宋太宗为了更好控制党项族领地,选择削藩后,才造成双方的决裂,西夏国的建立。但是,西夏后来在建立政权的时候,基本还是照搬北宋体制为主。按照《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这部西夏法典的记载,西夏官制分五品司,其中就有中书、枢密、殿前使、御史等官职。这些在北宋,都可以找到相同的官职。
    

    西夏因为历史、地理缘故,它的体制,并非全部都来自北宋,而是唐、吐蕃、辽,以及西夏自身的一套制度。像西夏皇子的称呼,就有太子、诸王、三公、国王等名位。又比如说,西夏的官职,也跟北宋有很大不同。
    西夏的“官职”,应当拆分为“官”“职”两部分。西夏的“官”,更像是一种爵位。它不代表有实际权力,但地位很高。即便是犯罪,有“官”的身份,处罚上会更轻些。
    

    “职”则是西夏的职事官。这些职事官,就是西夏政府中,负责办事的官员。按照规定,才能跟业绩是西夏职事官的评定标准。他们需要经过定期考核。
    职事官中也有任用、升迁、赏罚的规则。而且,职事官的数量不少。除去军事部分的职事官,其余职事官大约仍有1500个以上。
    

    官制中的数量、规则,其实代表了西夏在建国后,就已经摆脱过去游牧民族治理国家那种粗放的方式,而是有一套更为专业、准确的制度。在用人上,西夏初期,采用辽国施行的番汉同行的人才策略。除了党项族外,也让汉人、契丹人、回鹘人,以及其他羌人共同治理。到后期的话,逐渐成为以汉人为主的人才策略。
    

    换句话说,西夏虽然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但在体制上,采用基本沿袭过去中原王朝的儒家体制,并糅合其他体制的办法。不过,西夏在文化上,不如军事上那般抢眼。
    西夏虽然兴盛一时,但也有自己的问题。他们遇到了一个糟糕的西夏国王。其实,这是任何一个王朝都会遇到的问题。西夏比较倒霉,他们的首任皇帝李元昊就开始出问题。李元昊在军事上颇有才能,在他统治下,西夏击败北宋跟辽国。
    

    他也因此变得肆意骄纵,最终引发内乱。李元昊被自己儿子用武力夺取皇位。从此以后,西夏国在大权交接上,一直问题不断。内忧未平,外患又起。金国、蒙古帝国的崛起,对西夏国来说,压力巨大。
    这两大帝国,西夏一个都打不过。等到蒙古帝国崛起后,西夏只能在金国跟蒙古帝国之间摇摆。一开始时,西夏把希望寄托在金国身上,恳求金国支援。金国拒绝。西夏转身投靠蒙古帝国,一同攻打金国。
    

    说是盟友,实际上在前线打仗的,一直都是西夏冲在前面。蒙古帝国是在拿西夏消耗金国的力量。金国力量颇强,西夏很快疲弱不堪。西夏国内,很多人开始反对联蒙抗金的提议。可是,西夏国王一直没有放弃这个策略。即便皇位交接,西夏也没有拒绝蒙古帝国。
    直到1216年,西夏实在无法支撑连年出兵征战,便拒绝了蒙古帝国的提议。这个选择的代价,换来成吉思汗亲自率兵攻打西夏的结果。在蒙古帝国眼中,西夏只不过是一个用来练兵的地方。
    

    对西夏而言,这等于是灭顶之灾。他们开始放弃跟蒙古的联盟,转而跟金国站在一起,抵抗蒙古。这个做法,自然招来蒙古帝国的全力打击,西夏节节败退,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抵抗。公元1227年,西夏灭亡。同年,成吉思汗病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