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中国的良渚古城遗址和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有55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为拥有强大的研究、保护和管理力量的遗产保护强国。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基本构成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表述体系,自然遗产也基本反映了中国多样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生态。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基本能够涵盖中国从旧石器、新石器到整个历史年代的文明发展过程,从世界遗产的角度形成了对中华文明的阐释,表达了中国的文明观和历史观。中国在几千年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文明传承不绝,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中国对于世界遗产(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两个基本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于对中国文物保护的认知,选择文物保护单位中价值最为突出的对象,推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最为典型的1987年中国第一次申报并列入世界遗产的项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长城和泰山。这些遗产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和历史的魅力。其中莫高窟以符合世界遗产关于文化遗产的全部6条价值标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泰山更以既符合文化遗产的全部6条标准,同时符合自然遗产的第一条世界标准成为世界遗产中数量最少的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在世界遗产的历史上,除了莫高窟之外,只有威尼斯符合文化遗产的全部6条标准。而既符合文化遗产的全部6条标准又符合自然遗产标准的只有泰山一处。这反映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际社会对中国世界遗产地所具有的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充分认同。在此之后,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1994)、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1994)、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苏州古典园林(1997)、北京皇家祭坛—天坛(1998)、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1998)、大足石刻(1999)、龙门石窟(2000)、云冈石窟(2001)等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相继列入世界遗产。 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在苏州召开,引发了中国社会对世界遗产的关注,随着对世界遗产认知的发展和对世界遗产新类型的研究,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进入第二个阶段。世界遗产在上世纪90年代增设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如文化景观、文化线路、遗产运河、工业遗产、20世纪遗产等,受到广泛关注。五台山(2009)在申报中强调了其佛教圣地的价值,并以文化景观的类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反映了对文化景观的认识和理解。2011年杭州西湖以文化景观的类型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个主动以文化景观类型申报的项目。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时中国对世界遗产(文化)的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关注到了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融合、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融合,形成了更为整体的遗产观念。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反映了中国在世界遗产的保护中形成了新的遗产观念,对这类巨型遗产的研究、申报、保护和管理能力有了新的发展。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反映了中国在遗产保护中关注遗产与社区的关系、遗产保护对地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也反映了中国对于世界遗产认知的进一步深化。2017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给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颁发世界遗产证书时的讲话中表示,这座小岛有着巨大的价值,是给全世界的一堂文化对话、交融、发展的教育课。 中国在自身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世界遗产的申报中如何表达这种文明成就,如何重点研究、推进反映这种成就的项目,推动反映中国传统世界观、自然观和文化精神的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在世界遗产的平台上讲述中国的故事,表达中国文明的价值观,应当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遗产的申报不应仅仅依赖于地方的积极性,而应当从国家层面建立中华文明的讲述体系,选择适宜的遗产地做重点培育,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世界遗产预备清单体系,加强和完善中国世界遗产相对于中华文明的完整性。在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清单上,一些项目反映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例如中国的瓷器和茶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尽快推动在预备清单上的景迈古茶林、景德镇御窑遗址、中国古瓷窑址等申报世界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更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明,如何在世界遗产中反映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在预备清单中有诸如侗寨、黔东南苗寨、圣山圣湖这样的重要项目,尽快推动这些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遗产应当承担起唤起国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感的责任,《世界遗产名录》上的每一个中国世界遗产都值得中国人为之自豪。 中国通过世界遗产保护的实践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的遗产保护能力的国家。今天在柬埔寨的吴哥、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乌兹别克的锡瓦古城等的世界遗产地或重要文化遗产地都可以看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力量,在参与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2019年6月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的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论坛上,中国政府和专业机构更是表达了支持非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合作进行能力建设的意愿。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在世界遗产相关的文化对话、和平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