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新领域、新问题、新方法与历史学科的发展(专题讨论)——概念史与历史教科书史的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9-08-20 《河北学刊》2019年第1期 李帆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2018年10月13-14日,主题为“新领域、新问题、新方法与历史学科的发展”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2018年会在浙江大学举办。与会学者就当前中国史学在新的研究领域的拓展、新的研究问题的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等方面的情况展开广泛研讨。通过讨论可以看到,在研究范围上,中国的历史研究正在把中国史研究和世界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研究方法上,史学家尝试把考古学、科技方法、文献学结合在一起研究;此外,概念史、城市史、环境史、科技史、妇女史、公众史学等新领域的研究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马克垚在会上所指出的,我们对现有的研究成就和研究现状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不断进行着深刻地反思,在反思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历史学以及整个人文学科究竟贡献了什么。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时,我们是否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成就。中国学术过去受西学和东(日本)学之冲击,当今天我们试图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时,梳理学术概念的发展理路,究竟是应该以古人之是非为是非去还原古人,还是以今人之是非为是非去评判古人。这里发表几位学者在此次年会上的发言,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 键 词:历史学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技术原理/科技方法/概念史/妇女史/中国史学史
    作者简介:李帆(1961- ),男,辽宁抚顺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文化史研究。
     
    近年来,清季民国时期所编纂的历史教科书颇为学术界所重视,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似已成为一个“显学”。但从研究现状分析,恐怕是量的累加较为突出,质的深入颇不理想,平面化的讨论总体较多,即除个别成果外①,主要成果是关于教科书内容本身的探讨以及该内容和时代变迁、学术发展之关系的考察,多见重复劳动,这表明研究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如何深入下去,使研究水准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一个颇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教科书文本的特性考察,引入概念史视角,借助概念史理论资源和方法手段来完善其研究,可能是下一步需做的关键工作。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教科书特别是历史这类人文学科的教科书不同于普通文本,它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的特殊载体,也是学校历史教育的专门工具,承担着传播正统历史观、价值观以引导民众的功能。故而其内容既表达了编写者的立场,也反映了国家政权对待历史的态度。作为编写者与国家政权“共谋”的产物,教科书编写过程往往是学术界与国家政权共同制造知识的过程,而且基于教科书的特殊身份,学术界与政权实际上是以它为载体在生产一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的知识,并使之成为“常识”。当然,生产过程也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可谓知识与权力的双重实践与表达的范本,“知识考古”的最佳材料。对于概念史研究而言,文本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概念史研究依托于两个前提:“一是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在概念中得到表述和阐释;二是这些概念本身有着自己的历史,走过不同的历史时期。概念史研究的雄心是,借助被考察的概念,重构社会史的色彩缤纷的截面并以此呈现(整个)社会历史,为史学研究提供一种范式。”[1](P8)如此意义的概念史研究,当然需要对不同历史时期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关键文本所体现的“主导概念”或“基本概念”进行分析,以达成自己的研究目标。历史教科书恰恰就是这样的文本,是概念史研究的最佳素材之一。
    作为制造“常识”的文本,教科书运用什么样的词语来结构,自是关键所在。而从词语到概念的过程,在教科书的变迁中可看得非常清晰。从清季到民国,借助于“新史学”的大潮和持续影响,历史教科书中的新词语不断出现,与中国“旧史学”的切割颇为明显。在这些词语演变为概念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情形,概念化程度有异。若依一般的概括,“一定的社会、政治经验和意义积淀在特定的词语里并被表述出来后,该词语就成为概念。”[2](P7)那些能被这样表述出来的词语,大体都是教科书编者与国家政权皆想让阅读者所接受的词语,其概念化程度相对较高,成为反映时代的“主导概念”或“基本概念”,而有些词语则没有如此的际遇。词语的概念化过程以及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转化,自然是概念史研究的本体,而这些都能在历史教科书文本中被充分展现。如“中华民族”一词,从现有资料看,清末率先使用者可能为梁启超。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提出并运用了“中华民族”这个词汇,但其内涵与我们今天熟知的“中华民族”有很大差异。从梁文整体来看,其所谓“中华民族”系指华夏族或汉族。1912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本国之部》开始使用“中华民族”一词,书中既强调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也说明其他各族与汉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实体。这一情形表明,“中华民族”一词在历史教科书中的首次使用,其含义即与梁氏所言有根本区别,反而与今日众所周知的“中华民族”概念大体一致,反映出中华民国建立后新的时代语境下概念的转化。民国年间,“中华民族”概念在历史教科书中频繁出现,并与“中国民族”等词汇竞争。其最终胜出并定型,是在七七事变后严峻的民族危机情势下实现的,成为凝聚人心,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战的象征词汇②。此一个案足以说明,引入概念史视角和方法,无疑使得历史教科书史的研究不再停留于平面化的状态,而是会丰富和深刻许多。
    既然是“常识”的载体,教科书的编纂也必须符合科学化、通俗化的准则,其结构文本的词语需依据这样的准则来选用。相类似的是,有概念史研究者曾提出衡量20世纪基础概念的几个标准,其中亦有“科学化”和“通俗化”。如“侵略”一词,清末之人使用时并非全用于贬义,宋教仁当时曾欲著《汉族侵略史》,其留下的《叙例》表明该书是要彰显汉族开疆拓土的历史,鼓舞立志排满兴汉的革命党人实现理想,“侵略”被用作褒义。而在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编者多用“侵略”一词揭露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犯,表达“国耻”和“亡国”话语。渐渐地,“侵略”一词的使用固定起来,成为今日耳熟能详的所谓“科学化”和“通俗化”的概念,这实与历史教科书对之所做的科学化、通俗化的工作分不开。即此而言,概念史的分析手段,用在历史教科书史的研究上同样十分有效。
    不仅如此,作为一种特殊文本,历史教科书还受到时代语境和制度变迁的极大制约。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教科书除需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承担着传播正统历史观、价值观以引导民众的功能,所以有“章程”、“标准”一类的官方文件予以规范,这是历史教科书不同于普通历史读物的最大特点与特征。如1904年初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其关于历史科目的规定中就有讲授“本朝”历史的要求。其中,《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中国历史”课“尤宜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3](P6)。《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历史”课“先讲中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3](P7)。基于此,清季的历史教科书多将“本朝”历史作为叙述重点,不仅所占篇幅超越前朝,而且还出于教学之需(中学堂第三年的历史课开设“中国本朝史及亚洲各国史”),专门有汪荣宝编《中国历史教科书》(原名《本朝史讲义》)、沈恩膏编《本朝史》等专述有清一代历史的教科书问世。再如,1912年北京政府所发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和《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小学历史课程规定道:“本国历史要旨,在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成国民之志操。本国历史宜略授黄帝开国之功绩,历代伟人之言行,亚东文化之渊源,民国之建设,与近百年来中外之关系。”[4](P64)对中学历史课程规定道:“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4](P69)相比清季学堂章程对历史课程的规定,知识性的要求没有本质变化,最明显的改变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国体之大要”、“政体之沿革”,把握“民国建立之本”,这显然是基于对新建立的共和国必须认同的现实需求,与清季学堂章程要求“多讲本朝仁政”的思路是一致的。相比清季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清史叙述,民初教科书在叙述上的最大变化在于价值评判,其中认同问题是为关键,即民初教科书多在编写宗旨上注重民国认同,强调“民国肇造,五族一家。是编注重于统一国土,调和种族,务使以往之专制观念,不稍留存于后生心目之中”[5](《编辑大意》,P1)。如此表述,既表明在民族、国家认同方面,民初教科书完全认同于实行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又表明作为共和国的中华民国不同于此前的专制政体,教科书应将专制观念从学生头脑中祛除。从清季到民初短短数年间的这种变化,充分体现出时代语境和制度变迁对于历史教科书文本的制约力量,其意识形态属性亦显露无遗。就概念史而言,往往视语境、制度、意识形态等因素为研究要件,所以选择历史教科书作为探讨的样本,在文化与政治的矛盾纠葛中,展示知识与权力关系的诸般面相,当能极大充实概念史的研究空间。
    总之,词语、概念、文本、语境、制度、意识形态等概念史研究最为核心的要素都在历史教科书中得以汇合,这是非常难得的标本。故而对于历史教科书史的研究而言,引入概念史视角,借助概念史的理论资源和方法手段,恐怕是开阔研究视野,拓展研究空间,进而提升研究水准、摆脱平面状态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如沙培德、孙江、黄东兰等学者从知识生产、话语转换、制度规训等视角和跨中、西、日文化的特质出发,将历史教科书在建构民族认同和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引导近代中国出现新的社会、文化、政治取向等方面的作用,作为考察对象,所产生的系列研究成果,就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准。
    ②参见杨梅《由“新名词”到“新概念”——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一词的概念史解读》(《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方维规.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A].黄兴涛.新史学(第3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C].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孙江.序:概念、概念史与中国语境[A].亚洲概念史研究:第1辑[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课程教材研究所.加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