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黄土高原民众生存状态的历史考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近百位来自海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演变与人文社会发展这一主题,通过“黄土高原民众的生存背景”“黄土高原民众的生产状况”“黄土高原民众的生活”“黄土高原地区的社会状况”四个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黄土高原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黄土景观类型代表,在中国乃至东亚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直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社教介绍称,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曾长期局限于研究历史人文地理,实际上其研究内容还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区域历史地理。近年来,历史经济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城市地理等领域的研究重心发生了转移,即从古代转向了近代。众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对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演变与人文社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认真梳理我国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从古至今演变的脉络、特征,搭建宏观叙事框架,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地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奠定基础。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仅会适应自然环境,还会对某些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社会结构加以改造。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燕以陕甘宁边区为例,综合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过程中改造村庄政治结构、重构农民政治意识、重建村庄秩序这三个方面的史料,具体揭示了革命对乡村基层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国家力量如何有力影响了民众的生存状态。她表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黄土高原领导的农民革命深深地嵌入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设和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之中,不仅彻底改造了乡村社会结构,也深刻地影响了乡村民众生活的整体样貌,土地改革运动、识字运动、大生产运动等,都使得农民群体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传统的边缘性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构建起普通民众特别是农民群体的革命主体地位。“可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土地革命是由革命政党和乡村民众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其经验和特征也是两者共同塑造的。”秦燕说。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实证性学科,需要研究者在把握宏观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走向田野,把开展田野调查作为推进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研究黄土高原史,不能只是在历史文献中寻找证据,还应去更广袤的大地上发现历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侯甬坚基于四次实地考察,简述了庄浪县梯田修建各阶段的组织方式、技术改进等方面的特点,论述了政府与民众协力将全县坡地逐渐改为梯田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民众由温饱到增收、再到进入生态农业领域的丰富实践。他认为,研究者应积极深入其研究的区域,通过探测、访谈、观察等一系列实地活动,搜集实物资料、口述史料等非文字史料,将其与相关文献记载结合起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对该区域的环境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现代庄浪人走出的山区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值得社会各方面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都是长期的过程,只有从长时段来审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才能为我们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推进历史地理研究提供规律性认识。“‘生活用水圈’是指为了解决共同用水而共同治水的居民所属的地域单位,是一个可以伸缩的空间单位。”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胡英泽基于圈层理论提出了“生活用水圈”的概念。“生活用水圈”清晰界定了生活用水与其他用水的边界,具有费用共担、集体商议、共同管理等诸多特点。他表示,黄土高原生活用水困难,生活用水对社会制约性比较突出,以水的占用、提供、冲突解决等为核心内容的用水制度反映了社会组织、运行、控制等重要方面,并对其他方面产生了影响,成为社会得以构建的纽带。因此,“生活用水圈”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可作为研究黄土高原乡村社会的一个框架。 当前,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与会学者提出,黄土高原史的研究对象十分复杂,研究范围极为广泛,除了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农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基本学科,还涉及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气候学、地貌学、生物学等学科。早在20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一批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就从我国不同时期的地貌、河流、湖泊、水文、气候等方面入手,探究我国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变迁。今天,我们要注重多学科协同配合,吸纳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融合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不断深化我国黄土高原史研究,推动黄土高原史研究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史学智慧。 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 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赵立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