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額濟納漢簡ES7S:24A《建昭六年曆日‧竟寧元年》復原試擬

http://www.newdu.com 2019-09-26 武汉大学简帛网 許名瑲 参加讨论
(台北市立大學)
    
  
    《額濟納漢簡》著錄一枚《曆日》殘簡(請見附圖),[1] 釋文作:
    
    □丙申,大
    □月丙寅,大,壬午□□
    □月丙□,小,庚戌□        額濟納2000ES7S:24A
    
    該《曆日》殘簡文字墨色殘褪幾盡,唯留淺竊字迹,由圖版完全無法讀出簡文,端賴原整理釋文。假令釋文不誤,雖僅見存五個不完整曆日干支及三個月份大小,然據殘存曆日關係,仍可精塙攷定其年屬。且由該類《曆日》簡形制、格式,依瓢畫葫蘆,復原其相仿簡文。
    今簡文殘遺三項可貴攷曆信息:月朔、連大月、曆注干支;且由文字書寫位置布局,可推擬為冬三月。簡文出現連大月,連大月後,第三月必為小月且月朔干支同于第一月朔,則簡文第三行可補釋作:[十二]月丙[申]小。由是,初步可推擬:十月大丙申朔;十一月大丙寅朔;十二月小丙申朔。張掖居延、肩水地區出土漢簡年代,攷察參照年限在武帝太初三年至光武帝建武八年之間。其間,出現連大月朔丙申、丙寅者有二:1.元帝永光元年六月、七月;2.元帝竟寧元年十月、十一月,唯元帝竟寜元年合于簡文。考元帝竟寧元年天正子月入甲子統癸亥章第15年,謹具氣朔表于下,敬供核覈:
    
    太初上元積年14 3198  太歲在子
    積月177 1133    閏餘 3 平年
    朔積日5230 3088   小餘 8
    氣積日5230 3092    小餘 3516
    
    
    元帝竟寜元年十月大丙申朔,朔日丙申(儒略日170 9683;前33年11月9日)立冬,簡文第一行“十月丙申大”下,原釋文無字,可依該類《曆日》簡格式、文例,補出“丙申立冬”。;十一月大丙寅朔,十七日壬午(儒略日170 9729;前33年12月25日)冬至,簡文第二行“十一月丙申大,壬午”下,原釋文二闕字,可補出“冬至”;臘日在冬至後三戌,《說文‧肉部》:「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十一月壬午冬至,十二月小丙申朔,十五日庚戌(儒略日170 9757;前32年1月22日)臘日。簡文第三行“[十二]月丙[申],小”下作“庚戌□”,當指庚戌為臘日,合于曆例。西北地區漢簡「臘」字通作「臈」,當時通行書寫慣例或如是,從之。「臈」字《說文》未收,「臈」從葛聲,「葛」,古達切,見紐月部;「臘」,盧盍切,來紐盍部。「臘」、「臈」旁紐合韻,音近通用。[2]。石繼承先生指出:「臘」字作「臈」,乃形體訛變,並清楚排列其演變軌迹。[3]這在字形部件變換說明,可以敬從。惟私意以為「臘」字形符「」,其簡筆字形類同音近的「葛」,因而新造「臈」字,部件「」、「葛」替換,音近是重要的機制。「臈」字是漢代後起形聲字,《說文》未收;《干祿字書》以「臘」、「獵」字為正字,「臈」、「獦」字為通用;《廣韻‧盍韻》「臘」、「蠟」字下列「臈」、「」以為俗字,其故或在此也。然則簡文第三行可釋補作:“[十二]月丙[申],小,庚戌[臈]”。由是,簡2000ES7S:24A釋文新補作:
    
    [十月]丙申,大,[丙申立冬]。
    [十一]月丙寅,大,壬午[冬至]。
    [十二]月丙申,小,庚戌[臈]。
    
    在已刊西北漢簡中,可見此類單版分欄書寫年曆式《曆日》簡牘,較完整者敦煌漢簡1560《永光五年曆日》。如下:
    
    永光五年
    正月乙巳朔,大,
    二月乙亥朔,小,二日丙子春分。
    三月甲辰朔,大,十九日壬辰立夏。
    四月甲戌朔,大。    (以上A面第一欄)
    五月甲辰朔,小,四日丁未夏至。
    六月癸酉朔,大,八日庚辰初伏,十八日庚寅中伏,廿一日癸巳立秋。
    七月癸卯朔,小,八日庚戌後伏。
    八月壬申朔,大,八日己卯,秋分。    (以上A面第二欄)
    九月壬寅朔,小,廿三日甲子立冬。 □高五尺。
    十月辛未朔,大。
    十一月辛丑朔,小,十日庚戌冬至。
    十二月庚午朔,大,十七日丙戌臈,廿七日丙申立春,己亥晦。  (以上B面)
    
    
    由簡2000ES7S:24A殘存部分可以察知原曆日具注八節、伏臘等曆注類目,如上《永光五年曆日》者然。唯原簡殘佚泰半,一年曆日僅見存冬三月,無法見睹具注于夏秋之際三伏曆注具體實情。伏日天氣在一年中最為炎熱,對應于節氣(太陽視運動位置)相對固定,在小暑、大暑與處暑之間。《陰陽書‧曆法》云:「候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4]這是對大自然現象極科學的觀察,然古人往往賦予神祕色彩。《史記‧秦本紀》:「(德公)二年,初伏,以狗禦蠱。」[5]張守節《正義》云:「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曆忌釋》云『伏者何?以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春,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立秋,以金代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曰伏。』」《星曆考原‧日時總類》「三伏」條云:「歷例曰:三伏者,四時皆以相生,立春以木代水,水生木也;立夏以火代木,木生火也;立冬以水代金,金生水也。至於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尅,故至庚日,則必伏藏。庚者,金也。金氣伏藏,則火益熾。三,陽數也。故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謂之三伏。如夏至日得庚,便為初庚。立秋日得庚,亦即為末伏。」[6]《漢書‧郊祀志》:「作伏祠。磔狗邑四門,以御蠱災。」[7]顏師古注云:「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也。立秋之後,以金代火,故至庚日必伏。庚,金也。」「三伏」注曆乃古老傳統,沿用至今。據張培瑜先生考察,已出土或傳世唐代曆本,如唐高宗儀鳳四年具注曆、唐僖宗乾符四年具注曆等,直到明清及今日通行的曆書,「三伏」皆依上述方法具注。[8]然近出漢代曆日簡牘,三伏注曆似乎尚未形成定制,舉例說明,略以年代排序如下:
    1. 孔家坡《景帝後元二年曆日》 (前142年)初伏在夏至後四庚,中伏在夏至後五庚。
    2. 銀雀山《七年曆日》(前134年)初伏在夏至後二庚,中伏在夏至後三庚,後伏在立秋後初庚。
    3. 敦煌清水溝《地節元年曆日》(前69年)初伏在夏至後四庚,中伏在夏至後六庚(立秋後初庚),後伏在立秋後二庚。
    4. 肩水金關《五鳳三年曆日》(前55年)初伏在夏至後三庚,中伏在夏至後五庚(立秋後初庚),後伏在立秋後三庚。
    5. 敦煌漢簡1560《永光五年曆日》(前39年)初伏在夏至後四庚,中伏在夏至後五庚,後伏在立秋後二庚。
    6.尹灣《元延元年曆日》(前12年)初伏在夏至後三庚,中伏在夏至後四庚,後伏在立秋後初庚。
    其他若干《曆日》散簡殘牘,載有伏日曆注者,雖未能睹其全豹,猶可管窺一斑。例如:
    1. 肩水金關T26:6《本始二年曆日》(前72年):「(閏五月)十六日庚午初伏」,在夏至後二庚。
    2. 肩水金關簡73EJ H1:4《永光元年曆日》(前43年)六月廿五日“庚申”下具注“初伏”,在夏至後四庚;七月廿五日“庚寅”下具注“後伏”,在立秋後二庚。
    3 . 肩水金關T32:40《永光五年曆日》(前39年)曆日同于敦煌漢簡1560,載「七月八月日庚戌後伏」,在立秋後二庚。
    4. 肩水金關《建始元年曆日》(前32年)簡73EJC:269六月廿八日“庚申”下具注“中伏”,在夏至後四庚;簡73EJC:12七月十九日“庚辰”下具注“後伏”,在立秋後二庚。
    5. 額濟納漢簡2000ES7SF1:89B《鴻嘉元年曆日》(前20年):「[六月]十八日庚午中伏」、「[六月廿八]日庚辰後伏」,[9]中伏在夏至後四庚,後伏在立秋後初庚。
    6 .居延漢簡290.11《居攝元年曆日》(6 年):(六月)“庚申三日初伏” 在夏至後三庚;(六月)“庚午十三日中伏”,在夏至後四庚。
    7. 肩水金關73EJC:459《居攝元年曆日》(6 年):「(六月十三日)庚午中伏」,在夏至後四庚。
    8. 肩水金關T23:332《居攝三年曆日》(8 年):「(六月)五日庚辰中伏」,在夏至後四庚。
    9. 甲渠候官T65:100《更始三年(建武元年)曆日》(25年):「(六月)三日庚子初伏」,[10]在夏至後三庚。
    10. 甲渠候官F22:637A+638A《建武七年曆日》(31年):「(六月)八日庚午初伏」,[11]在夏至後三庚(案:五月十八日庚戌夏至,算上。)
    11 .甲渠候官T65:425《永元二年曆日》(90年):「(六月)十一日庚寅中伏」,[12]在夏至後四庚。
    上開《曆日》簡牘,其伏日曆注似樊然無章,初無定制,然尹灣《元延元年曆日》初伏在夏至後三庚,中伏在夏至後四庚,後伏在立秋後初庚,則全然符合上文所述伏日注曆的曆例。再細察上列散簡殘牘例5 – 11,所記伏日雖僅存一二,却皆符合曆例。斷簡殘編,攸關全局。筆者不敏,大膽假設,成帝鴻嘉年間,伏日注曆已然形成曆例。元帝竟寧元年在此前十餘年,三伏曆注或尚未形成定制。上列此前漢簡《曆日》初伏多具注于夏至後四庚,仿其例,推擬《竟寧元年曆日》三伏注曆作:
    
    五月己巳,小,己卯夏至。
    六月戊戌,大,庚戌初伏,庚申中伏,乙丑立秋。
    七月戊辰,小,庚午後伏。
    
    漢代頒朔詔書當于年前即已下達各地,利于編製來年《曆日》。《竟寧元年曆日》律當製于元帝建昭五年歲暮,原簡若有篇題,當云《建昭六年曆日》。《漢書‧元帝紀》297:“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虖韓邪單于來朝。……復修朝賀之禮,願保塞傳之無窮,邊垂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寧元年。”若原簡載有篇題,又可能于翌年加記“竟寧元年”,作《建昭六年曆日‧竟寧元年》,其情有類金關簡23:317 “元始六年磿日 居攝元年 ● 大歲在寅”。以下據元帝竟寧元年氣朔表,及此類《曆日》簡牘形制、格式,嘗試推擬復原《建昭六年曆日‧竟寧元年》:
    
    正月辛未,小。
    二月庚子,大,戊申春分。
    三月庚午,小,癸巳立夏。
    四月己亥,大。
    五月己巳,小,己卯夏至。
    六月戊戌,大,庚戌初伏,庚申中伏,乙丑立秋。
    七月戊辰,小,庚午後伏。
    八月丁酉,大,庚戌秋分。
    九月丁卯,小。
    十月丙申,大,丙申立冬。
    十一月丙寅,大,壬午冬至。
    十二月丙申,小,庚戌臈。
    
    附圖
    
    
[1] 魏堅主編:《額濟納漢簡》,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圖版第195頁,集釋第400頁。
    [2] 有關「臘」、「臈」兩字聲韻關係,請參林英津:《從「黑鈆之錯」論古漢語若干聲符置換的異體字》,《語言學問題集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頁85-86。
    [3] 此承  郭永秉兄賜告,謹謝拜嘉。
    [4] 李零主編:《中國方術大觀‧選擇卷》(上),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頁83。
    [5]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一冊,頁184。
    [6] 李光地:《星曆考原》,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數術類第81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頁84。
    [7] 東漢‧班固:《漢書‧郊祀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1196。
    [8] 張培瑜:《漢簡的幾個年和伏臘建除注曆問題》,《南京大學學報》,1991年3期,頁100。
    [9] 請參羅見今、關守義:《〈額濟納漢簡〉年代考釋》,《敦煌研究》2012年2期,頁113。
    [10] 請參羅見今、關守義:《〈居延新簡──甲渠候官〉六年曆譜散簡年代考釋》,《文史》46輯,1999年,頁52。
    [11] 請參上揭,頁50。
    [12] 請參鄧文寬:《居延新簡〈東漢永元二年(90)曆日〉考》,《鄧文寬敦煌天文曆法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319-327。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9年9月26日13:3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