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清道光澄泥瓦当砚砚堂 三方清道光澄泥瓦当砚砚底 ■江西九江 闵正国 据砚史载:河南虢州(今灵宝)及豫西一带,首先出现澄泥砚。宋时李之彦云:“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为第一。”另有一说,澄泥砚还产于山西绛州。 制作澄泥砚的材料取自当地河泥,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绢袋缝好再扎紧袋口,再以物固定沉入河中,一年或两年后,袋内已贮满细腻的河泥,然后取出“入黄丹,团和溲(浸泡的意思)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至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阴干,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随后,在阳光下晒干,以稻糠和牛粪烧制。烧制到火候后,再掺之以黑蜡、米蜡,“蒸之五七度”。这样的澄泥砚才会坚石试金铁,润可留手晕,并且起墨益毫,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澄泥砚较之端、歙等石砚传世要少得多。究其原因:一是程序繁杂、技法讲究。二是制作工艺技法至清代中期以后逐渐失传。三是石砚较之澄泥砚更具耐久性,不易损毁。 如图所示这三方清道光澄泥瓦当砚,直径分别为16、15和14.6厘米,高分别为2.9、2.8和2.2厘米,造型雷同,均为圆形,直口,圆唇。砚底中心外环刻六字汉隶“长乐未央瓦当”。文字大气洒脱,一气呵成。这三方澄泥圆砚,造型简洁洗练,质地坚硬细密,色呈鳝鱼黄,表层有着陶质特有的包浆和亚光,具有岁月沧桑的古韵。 秦砖汉瓦是中国古代珍贵的建筑材料,嗜古好事的文人骚客便把秦汉板瓦或瓦当琢磨成砚以供使用或鉴赏,如“未央宫瓦”“长乐宫瓦”“铜雀台瓦”等。自宋代后仿制汉瓦砚形成风气。我曾亲见过一方背刻“建安十五年造”隶书,正面铭有长篇篆书并“双井黄庭坚”的板瓦形长方砚,重达7.5公斤,就是仿汉瓦制的澄泥砚。仿汉瓦当砚近年见于报道均不多,《中国文物报》2002年曾报道过一方,是湖南省博物馆藏品,为清道光湖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吴荣光(1773—1843)的案头之珍,乃其督湘期间遗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