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赤壁之战后 曹操为什么没能再度南下进军?

http://www.newdu.com 2019-10-26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赤壁之战是西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之间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在赤壁之战后,曹操没能再度南下荆州,统一天下之事,原因有很多。
    首先,孙权和刘备取得了荆州大部分的地盘,并且凭借赤壁战胜的余威,一扫战前战战兢兢之色,有了正面怼曹操的心气。曹操在战争中的主力步骑兵几乎没有伤亡,但一鼓作气南并天下的雄心已然丧失。
    其次是当时的曹操面临的首要问题已经不再是统一天下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需要开始为身后之事策划了。同时也需要考虑自己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处理,曹操打下的偌大家业是用来匡扶汉室还是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这都是赤壁大战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赤壁之战时,曹操已经54岁了,在那个时代已经算是高龄。从个人感情和后续历史走向来看,曹操是更想要将基业留给子孙的。然而将世子之位传给谁,这么做身边的谋臣武将是否会同意。诸如此类,曹操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随着年岁的增长,一代枭雄曹操的雄心壮志也随之消散了不少。由于曹操酷爱文学,擅长诗赋,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曹操不同时期所著诗词中,看出他整个人生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
    早年会盟诸侯,讨伐董卓之时,曹操曾在其诗作《蒿里行》中,开篇写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字里行间的杀伐果敢,气息浓郁,颇有大丈夫建功报国的远大理想。
    官渡之战,击溃袁绍集团,而后又相继剪除袁氏兄弟在河北的残余势力,最终统一北方之后,曹操写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几句《观沧海》里的诗句,以日月星辰、浩瀚海洋拿来比拟,气势磅礴、堪称诗中霸王。
    然而正当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与周瑜统帅的东吴大军对垒之时,在长江之畔、月光之下酾酒临江时,抒写出来的却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此苍凉之情,充斥着《短歌行》整个篇幅。
    可以说,青壮年时期的曹操和晚年的曹操,至少从心境上截然不同。不论是处事心态还是进取精神,都大相径庭。早年间的曹操虽然多疑,但冲劲十足、豪气冲天。到了晚年的曹操,多了几份安逸与豁达,却也少了些许锐气。
    曾经的曹操,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连年征伐、衣不卸甲。然而随着事业的发展,以及赤壁之战后对已有事业的珍视,曹操在进击汉中之后,竟拒绝了司马懿、刘晔等人的劝谏,以“何必得陇望蜀”为理由,放弃了一鼓作气进攻蜀中刘备的机会。当时的曹操年事已高,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朝廷中枢,放在权力归属的问题上,再无力专事征伐了。
    公元219年,刘备军队在定军山杀死夏侯渊,彻底将曹操势力挤出了汉中,三国鼎立之势由此形成。
    次年关羽北进,险些迫使曹操做出迁都之举。虽然最终东吴吕蒙白衣渡江,从背后偷袭关羽的荆州地盘,解除了曹操危机,但曹操同样于这一年去世。
    年轻时的曹操,期翼着能创下一番旷世功勋;年纪大了之后,再也经不住岁月的蹉跎,只要能稳稳当当的给后辈留下一片基业,就心满意足了。这不正是大多数人,一辈子的心路历程吗!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但是在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诸侯自然在道义上难以争锋。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