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吕思勉史识对历史研究的启迪作用 吕思勉著述宏富,成就卓然,学术影响深远,他的治史理念、治史方法,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迪。扼要概述,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必须恪守史学求真的准则,将求真作为历史研究第一位的目标,绝不要因为其他任何原因,就稍稍舍弃务求真实的学术诉求。吕思勉无论是做历史考证还是撰写史著,都遵循求真第一的准则,他认为“史事贵乎得实,而欲求得实,其事极难”,除了必须做艰难的历史考据之外,某些社会压力与强权压制,是很难克服的,“此则仗气直书不畏强御者,所以究为可贵也”。(35) 为了历史研究的求真目标,史料和参考文献的搜集应当力求全面,在各种异同记述的鉴别和不同观点深入比较的基础上,在无学术外因素干扰前提下,认真地决定取舍,吕思勉《读史札记》即按这样的原则撰写,故能成为传世名著。 第二,必须具有理论思维的培育,必须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是史家最关键的史识。即使专做历史考据,具有理论思维能力的学者,也强于单单掌握史料鉴定技能之人。如前所述,吕思勉特别提出治史之前需要树立历史向前发展的观念、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学说,这是提倡高标准的理论修养,值得重视。吕思勉指出:基本历史观念的树立,“原只是入手时的一个依傍,并没叫你终身死守着他,一句不许背叛。”(36)这就与观念先行的历史先验论划清了界限。至于历史研究方法,辩证法实际上优越于任何其他方法,这不是排除多种研究技能的运用,而是在辩证法的指导下,会将具体技能发挥得更加有力。 第三,应当树立精思善疑的治史理念与勤于质疑的治史风格,读史、治史不生疑问,欲图获得学术创新,难乎其难!吕思勉多次指出:古人撰书,缺乏精审和纯粹求真的意识,这必然导致许多历史记载的失实。只有精思善疑的研究者,才能及时发现更多的问题,推动历史研究的展开。正如上文所述,吕思勉在许多历史问题上,怀疑的精神不亚于“古史辨派”,这是他能够取得骄人学术成就的原因之一。而对于中国远古圣王的传说,则似乎着意克制怀疑和否定,成为一个学术遗憾,此中得失,治史者应予以深切体会。 第四,培养历史研究的宏远眼光,同时注意考察历史事物的细节,宏观研讨与微观考察兼通,方能史识通明,此乃成为优秀史家的学术素质。吕思勉在历史考证中不避巨细,大的难题不畏其难,流入对“貉族”亘古以来迁徙、发展、分化之历史源流的考述,小的课题不嫌零碎,《读史札记》中很多条目是对一个典故、一个词语的解释,如关于“守藏室之史”的破解,关于“中正非官”的阐明。大题目的考据固然力求精益求精,小题目的考释也蕴义深远。于考据之外,更撰著通史、断代史以及其他专著多种,成为独具特色的史学大家,是吕思勉学术素质优秀的体现,岂不信然! 以上四点,再加之勤奋,治史者以吕思勉等史学界前贤为榜样,人人均可攀登历史学研究的高峰。 注释: ①[清]顾炎武:《又与友人论门人书》,《日知录集释》卷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②《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图谶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46页。 ③《吕思勉读史札记》甲帙《传、说、记》,第690页。 ④《吕思勉自述》,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卷6,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第428页。 ⑤参见杜维运:《〈廿二史札记〉考证》,(香港)《新亚学报》1957年2卷2期。该文考证出《廿二史札记》有399处讹误,多属失查、失考造成的史事讹误。 ⑥吕思勉:《从我学习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的学习方法》,《吕思勉遗文集》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10页。 ⑦吕思勉:《史学四种·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9-40页。 ⑧吕思勉:《史学四种·历史研究法》,第21-22页。 ⑨吕思勉:《中国史籍读法》,《吕著史学与史籍》,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⑩吕思勉亦曾发表质疑岳飞功绩和为秦桧辩护的见解,引起轩然大波,不仅受到围攻,而且被告上法庭。这是偶有的个别事例,或许也是促使吕思勉后来多持谨慎态度的原因之一。 (11)《吕思勉读史札记》丙帙《汲冢书》,第910页。 (12)《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毛诗传授之诬》,第694页。 (13)《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汉人说〈尚书〉传授之诬》,第710页。 (14)《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太誓后得》,第704页。 (15)《吕思勉读史札记》甲帙《武王克商》,第153页。 (16)《吕思勉读史札记》甲帙《疑周伐猃狁为东迁后事》,第168页。 (17)《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太誓后得》,第707页。 (18)《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汉末名士》,第535页。 (19)《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太誓后得》,第705页。 (20)《吕思勉读史札记》甲帙《炎黄之争考》,第46页。 (21)《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儒术之兴上》第637页;《儒术之兴中》第642页。 (22)《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汉儒术盛衰上》,第649页。 (23)《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论经学今古文之别》,第659页。 (24)《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汉儒术盛衰下》,第655、657页。 (25)《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汉儒术盛衰下》,第658页。 (26)《吕思勉读史札记》甲帙《长狄考》,第171页。 (27)吕思勉:《中国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41页。 (28)吕思勉:《中国通史》,第426页。 (29)《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39页。 (30)《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讲学者不亲授》,第677页。 (31)《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论尔雅谁作》,第739页。 (32)《吕思勉读史札记》乙帙《释尔雅》,第740页。 (33)《吕思勉读史札记》丙帙《中正非官》,第853页。 (34)《吕思勉读史札记》丙帙《脉法》,第896-897页。 (35)吕思勉:《史学四种·史通评》,第124页。 (36)吕思勉:《史学四种·历史研究法》,第39页。 (责任编辑:admin) |